免責聲明 :
單純分享"客觀財報資訊"與"公開資料收集",無邀約之實,價值之判斷依據公開且可取得公式之【價值河流圖 App】,無個人分析推薦之意,也不做買賣方向之推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P.S 請大家不要問我,能不能買、該不該賣、哪裡便宜、哪裡昂貴,這是違法的,回答你的話,我可能會收到巨額罰款 & 吃牢飯,公司的詳細介紹我都寫在文章內了,買賣要自行判斷才行,河流圖、文章與價值檢視系統,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證券交易法第 155 條規定
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最高可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0 萬元以上 2 億元以下罰金。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107 條規定
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直接或間接自委任人或第三人取得報酬,對有價證券、證券相關商品或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項目之投資或交易有關事項,提供分析意見或推介建議,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 5000 萬元以下罰金。
資料來源 :
公司股東會年報、公司財務報表、法說會、CMoney 法人決策資料庫、 TEJ 經濟日報資料庫、股人阿勳價值河流圖 App。
新光金:董事提案與台新金合併
就在今年 3 月底,新光金剛開完董事會,就有內部人爆料,董事洪士琪提案成立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專案小組研究可行性。
新光金表示,目前僅是董事提案,不是新光金「想嫁」、對方也未正式「提親」,董事會也尚未通過此提案。台新金則回應「事先並不知情,未收到正式評估邀請,後續若收到邀約,台新金會以正面開放態度進行評估,本來幾年前談過此事,這次大家若有機會能一起合作努力看看,也是一件好的事情」。
新光金與台新金的淵源
新光集團橫跨金融、紡織、食品、瓦斯、百貨,是由吳金龍、吳火獅、吳金虎三兄弟和洪萬傳及林登山共同投資建立,老二 吳火獅 個性外向、善做業務,新光集團幾乎全靠他打天下。
而吳金龍的長子 吳東興,長期經營新光三越,在吳火獅在世時頗受重用,是吳火獅的特助,在辦公室不到 10 坪時就一起打拼了,更是新光人壽招募第一批人員的監考官之一。
吳火獅 則有四位兒子,包含 長子吳東進、次子吳東賢、老三吳東亮 與 老四吳東昇,由此可知,新光金原董事長 吳東進 與台新金董事長 吳東亮 是兄弟,且兩大金控都有投資公司相互持股關係。以下做個簡單的梳理 :
吳東興->吳東金與吳東亮的堂哥
- 年齡 ▶ 80歲
- 現職 ▶ 新光三越百貨董事長、新光實業董事長
- 家庭 ▶ 新光吳金龍家族老大,妻彭吟芳
- 子女 ▶ 吳昕達、吳昕陽、吳昕昌
吳東進->堂弟
- 年齡 ▶ 74歲
- 現職 ▶ 新光金控董事長
- 家庭 ▶ 新光吳火獅家族老大,妻許嫺嫺
- 子女 ▶ 吳昕東、吳欣盈、吳欣儒
吳東亮-> 吳東進三弟
- 年齡 ▶ 69歲
- 現職 ▶ 台新金控董事長、新光電腦公司董事長
- 家庭 ▶ 新光吳火獅家族老三,妻彭雪芬,育有2子
- 子女 ▶ 吳昕威、吳昕豪
其實早在 20 年前,兩家金控就傳出打算合併,卻因新光人壽宣布要增提 196 億元準備金而破局,雙方表示之後是「兄弟各自登山、山頂會合」,到時機成熟時,還是可能合併、壯大。
2021 年度新光金總資產規模達新台幣 4.65 兆元,為上市櫃金控前 4 強,台新金總資產規模 2.51 兆元,居金控第 12 名,若單就兩家總資產合併計算,將超越中信金,總資產僅次於金控雙雄的國泰金與富邦金。
金金合併得通過金管會 4 關卡
金金合併容易嗎 ?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一般而言,金管會對金控公司申請轉投資案件的審查重點共有 4 大項 :
- 第一,財務和資本結構健全性
- 第二,資金來源妥適性
- 第三,守法性
- 第四,金控公司投資以後仍要維持健全經營
其實上面對兩間金控來說,都是想要就能達成的條件,但最難的地方應該在【經營權所屬】,涉及權力的問題,事情就會非常困難。
再者,依照目前的經營績效,台新金 (2887) 的股東肯定會抗議,併購需要通過 2/3 的股東出席 + 1/2 股東同意,光是這關可能就過不去。
績效大幅落後其他金控
最初寫新光金是在 2020/3/4 ,當時價格僅為 9 元,如今價格來到 11.15 元,累積報酬有 36% ( 含 2 次股利 ) 。
不過這樣的數字,還是大幅落後給其餘金控股 ( 過去 2 年平均漲幅 100% ),加上主要經營者吳家及經營團隊爭議事件不斷,難怪新光金創辦家族之一洪家「不忍了」,提案成立合併案專案小組,應該是想透過合併案,讓金控體質得以脫胎換骨。
新光金 (2888)
國內第四大金控
新光集團是由 吳火獅 與 洪萬傳、林登山共同創立,其名來自吳火獅在 1945 年創辦的「新光商行」,「新」是吳火獅家鄉新竹的「新」、「光」則是在日治時代,提攜他的恩人小川光定的「光」,因此新光有感恩念本之意。目前集團主要由 吳火獅 四位兒子 吳東進、吳東賢、吳東亮 與 吳東昇 還有姪子 吳東興 負責經營。
其中 吳東進 與 吳東亮 因理念不合,分別於 2002 年自行創立 新光金控 與 台新金控,不過吳東進 於 2020 年 9 月時,遭主管機關以影響 新光金(2888) 投資決策及風險控管作業等嚴重內控疏失,認定有礙公司健全經營,因此目前董事長由 任職 新光 50 年的吳家老臣 許澎 擔任。
但外界普遍認為 吳東進的次女、現任新光金控總經理 吳欣儒 ,等待累積足夠的資歷後,便會接棒擔任新光金董事長。
( 新光金總經理 : 吳欣儒 )
資產規模達 4.65 兆
新光金 (2888) 成立於 2002 年,由新光人壽及力世證券以股份轉換方式成立,後併入新光銀行、新光投信,並在 2018 年合併元富證券,是一間以人壽保險為主體的金控公司,資產規模 4.65 兆,為台灣第 4 大金控公司。
集團底下公司市佔率分別如下:
- 新光人壽 (1963年) : 市佔率排名第 4
- 新光銀行 (1997年) : 市佔率排名第 18
- 元富證券 (1947年) : 市佔率排名第 6
業務內容
新光金 (2888) 旗下業務非常完整,幾乎所有金融服務都有提供,以下分別簡介一下各事業的主要業務內容:
銀行 : 個金 61.8%、法金 38%
存款、放款、保證、外匯、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OBU)、信託、信用卡、現金卡、證券、債券、自營期貨、衍生性金融商品、應收帳款承購、保管箱、電子銀行以及公益彩券代理業務等。新光銀行是消金為主的銀行,企業金融功能非常弱 (我就是用戶)。
保險 : 投資型 7.8%、健康險 10.8%、傳統型 81.25%
新光人壽商品策略維持價值導向,2021 年初年度保費較 2020 年減少 27.1% 至 527.8 億,但 FYPE/FYP 比率為 35.7%,優於業界平均。
此外,由於美金大幅貶值,外幣保單銷售金額達 426.3 億,佔初年度保費比重 80.8%,健康險初年度保費較前一年成長 9.7%。 ( 新光人壽統計的表格,傳統壽險當中有含利變壽險 )。
- 投資型 :
是結合「保險」與「投資」二種功能的保險商品,保戶所繳交的保費除了一部分用來支應保險成本與保單相關費用外,其餘的保費則會依照保戶事先約定的投資方式與投資比重進行投資,由保戶完全享有投資成果,並負擔投資風險。
- 健康傷害型 :
傷害保險就是一般所謂的意外險或平安險。指被保險人於保險契約有效期間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非由疾病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致使身體蒙受傷害而致失能或死亡時,保險公司依約給付保險金。
健康保險則是被保險人在保險契約有效期間內,罹患疾病或遭遇傷害事故時,保險公司依約定就醫療或醫藥費用給付保險金。
- 傳統型 & 利變型 :
這部份都是人壽保險,主要是為了讓被保險人轉嫁「身故(死亡)」的風險,也就是說,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死亡,就能領到保險金。
利率變動型是指該保單用來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利率是變動的,即是我們常說的宣告利率 ; 而傳統的壽險保單,如郵局的常春增額還本保險及合家歡增額保險,皆是以固定利率來計算保單價準備金,因此只會有預定利率,而沒有宣告利率。
元富證券 : 經紀 65%、自營 30.7%
受益於 2021 台股成交量史詩極大爆發,公司 2021 年營收達 106 億,較 2020 年成長 52.2%;合併稅後淨利較前一年增加 106.3% 至 39.2 億。
其中經紀業務收入達 69.2 億,較 2020 年提高 60.2%,自營業務收入較 2020 年成長 44.4% 達NT 32.6 億,主要因股票出售利益較 2020 年增加 7.4 億。
營收結構
淨利息收益為主,占 68%
"淨利息收入"就是利差,利差有分存銀行放款利差,也有壽險業投資利率與保單利率的利差,兩者是相加在一起的 ; "手續費收入" 更簡單,證券交易的手續費、銀行匯兌手續費,財富管理手續費,都算在內 ; 最後是 "投資收益",投資交易損益,股票、期貨、外匯、長投損益都體現在這。
- 淨利息收入佔 68%
- 手續費收入佔 19%
- 投資收益佔 13%
獲利結構
壽險 55.2%、銀行 28.9%、證券 17.3%
新光金 (2888) 是以壽險為主體的金控,第二大事業則是銀行,第三則是元富證券, 2021 年股債雙漲,新光人壽投資收益暴增,貢獻整體金控約 55.18% 的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