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南克,救了全球經濟,卻被大家罵翻?他做出這些決定,背後竟需要這麼大的勇氣

柏南克,救了全球經濟,卻被大家罵翻?他做出這些決定,背後竟需要這麼大的勇氣

(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

 

柏南克,美國聯準會前任主席

影響美國和全球經濟的一位巨人

班‧柏南克 ( Ben Bernanke ),

美國猶太裔經濟學家,前任聯準會主席。

從南卡羅萊州的一個小市鎮開始力爭上游,

在擔任了普林斯敦大學經濟學教授,

創造傑出的學術名聲後,

攀登頂峰,前往華府權力中心,擔任重要公職。

 

擔任聯準會主席的這 8 年,

每一個決定,都撼動全球經濟

美國貴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

世界經濟體系可以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聯準會在美國貨幣政策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所以在柏南克擔任聯準會主席的這 8 年中,

( 2006 年 2 月 1 日-2014 年 2 月 3 日 )

他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撼動著全世界。

那麼究竟在這段期間中,

美國發生了什麼事?

全球經濟又遭遇了什麼樣的危機呢?

為什麼他當時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為什麼世人對他的評價如此兩極化?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讓我們跟著他的自傳,

聽聽他的故事,

聽聽他做出每一個決定和行動所付出的勇氣,

並將時空倒回當時的美國,

 

一起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贊助商連結)

 

 

 

2006 年,柏南克剛上任

他為了抑制通膨,一上任就 3 次升息,

卻忽略了房市泡沫,為後人所詬病

2006 年,柏南克甫上任,

當時他認為美國整體經濟已不再需要靠降低利率的幫忙,

因為儘管就業機會沒有成長驚人,但也還算穩定,

失業率也只有 4.4 % ,( 在歐美國家,這算低的了 )

因此為了抑制油價上漲導致的通貨膨脹,

他前後升息了 3 次,

把利率從前朝的 4.5 % 一路升到了 5.25 %。

然而當時的他卻完全忽略了房市正在泡沫化的現象。

他曾說次級房貸占整體房貸的比率不大,

只有不到 20 %,

但他後來卻也承認,

自己輕忽了次貸風暴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2007 年的次貸風暴之所以會演變成 2008 年的金融海嘯,

過高的利率可以說是責無旁貸,

甚至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為這麼高的利率,

讓房市泡沫再也撐不住了。

 

 

 

柏南克成功挽救美國和世界經濟

從 2007 年次貸風暴到 2008 年金融海嘯,

幸好亡羊補牢,把經濟守住了

由於低估了次級房貸的影響,

果不其然,

2007 年次貸風暴一爆發,

因著先前一連串的升息政策,

房市迅速泡沫化,

引發了一連串的經濟骨牌效應,

再加上「美國打噴嚏,全球重感冒」,

到了 2008 年,甚至演變成為「全球金融海嘯」,

全球的金融體系面臨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崩潰邊緣。

為了拯救美國經濟,進而穩定全球經濟局勢,

柏南克帶領著聯準會,

先是將 300 億貸款給摩根大通 ( JPMorgan Chase ),

讓摩根大通收購已嚴重虧損,瀕臨破產的

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 ( The Bear Stearns Companies )。

再來又向被大舉討債,流動資金緊絀的

美國國際集團 (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 )

提出挽救方案條款,

以公司 79.9 % 的股份認股權證作為交換,

提供了 850 億美元的緊急貸款,

並暫停先前已發出的普通股及優先股的股息。

在這場挽救金融危機蔓延的戰役中,

他無所不用其極,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工具,

只為了使美國與世界經濟免於滅頂。

 

 

 

 

他救了 貝爾斯登、AIG 等好幾間公司,

不讓它們破產,

卻對 雷曼兄弟 見死不救,放手讓它倒閉

除了前文提到的貝爾斯登和 AIG,

聯準會還先後接管了房利美 ( Fannie Mae ) 和房地美 ( Freddie Mac ),

救了美林證券 ( Merrill Lynch ) 等好幾間公司,

因為這些公司被認為是

「大到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 ) 的。

然而同樣身為國際性大型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 ( Lehman Brothers ),

柏南克卻選擇見死不救,放手讓它破產、倒閉。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當時他評估後,

認為雷曼兄弟已經沒有足夠的擔保品向央行申貸,

而且客戶都已經對該公司失去了信心,

即使再有任何資金注入,

也無法扭轉擠兌的現象,

因此就算出手可能也只是徒增納稅人的損失而已。

所以雖然明知雷曼兄弟垮台將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但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

柏南克只好選擇放手,

承受龐大的輿論壓力,

讓雷曼兄弟於 2008 年 9 月走上破產一途。

 

 

柏南克一生中最重要的 3 次 QE 政策

第 1 次:只炒出了熱錢,卻沒讓就業率提升

所謂的 QE,即「量化寬鬆 ( Quantitative Easing ) 」的簡稱。

2009 年,金融海嘯剛結束,

當時全球景氣一片低迷,

美國市場也出現了通貨緊縮的隱憂。

於是柏南克啟動了著名的 QE 政策,

投入了高達 1.73 兆的大筆美金,

購買次貸風暴和金融海嘯時產生的

房地產公司及投資銀行的不良證券,

還有國債和金融證券,

希望能藉此使景氣復甦,穩定金融體系。

但一年過去了,

金融體系是復甦了,但就業率卻不見提升。

此外,QE 產生的大量貨幣因此流入新興市場,

形成「輸出性通膨」,

變成美國熱錢在炒作他國資產、物價的罪魁禍首。

 

 

 

 

第 2 次:他讓美國失業率下降,

卻使亞洲各國原物料價上升了

2010 年底,從希臘開始,歐債危機爆發,

美國經濟未見好轉,企業動能減弱。

這時柏南克故技重施,

啟動了俗稱 QE2 的第 2 次 QE 政策。

先是大量購買美國國債,

再配合財政部發行公債,

讓貨幣開始在市場上流動。

於是到了 2011 年,美國經濟終於好轉,

失業率降到了 7 %。

然而這個 QE2 卻廣為其他國家所詬病。

QE2,雖然救了美國經濟,

卻使熱錢流出,炒作起國際原物料價,

亞洲各國開始出現各種原物料短缺的現象,

甚至連糧食危機都漸漸浮出了檯面。

各國開始抨擊這個 QE2,

但歐巴馬卻相當支持柏克南的決定,

他堅稱:「美國市場的穩定,

才能帶領世界走出困境。」

 

 

 

 

第 3 次:為了歐巴馬的民調,

柏南克再次放手,只求就業率好轉

2012 年中期,美國經濟雖稱不上太壞,

但失業率卻居高不下。

此時歐巴馬面臨與羅姆尼的總統競選之爭。

羅姆尼批評歐巴馬治國無方,

並提出減稅救經濟的論點,

於是當時的歐巴馬便希望以就業率持續復甦為藉口反駁之。

於是同年 9 月,

柏南克啟動了第 3 次 QE 政策,

以拯救就業率為目標,

每月投入 400 億美元進入市場,

直到就業市場改善為止。

雖然這次的 QE 要比前 2 次收斂許多,

但無限期的 QE3,

的確使美國的股市與製造業受到了鼓舞,

就業數字逐漸好轉。

 

 

 

 

想讓 QE 功成身退,

不料卻發現請神容易送神難

以上 3 次瘋狂 QE 的結果,

就是美國累積了即將破表的國債。

( QE 可以視為一種舉債印鈔票的行為 )

因此在這之後,

歐巴馬必須在有節制的前提下

使經濟繼續維持成長。

時至 2013 年,先前的 QE 顯然不再可行了,

而且柏南克的任期也即將結束,

為了要在任期內讓 QE「有始有終」,

柏南克決定啟動溫和的 QE 退場機制。

然而「請神容易送神難」,

2013 年 6 月,柏南克首次提出 QE 減碼退場,

卻旋即引發全球股市震盪,

5 天內全球股市市值蒸發高達 3 兆美元。

為此,聯準會馬上提出緩步減購,

並對保持極低的利率做出承諾,

企圖使投資人相信 QE 逐漸退場並不是緊縮政策,

好在他也成功撐過去了。

 

柏南克,拯救世界經濟的舵手?

還是歷史的罪人?

史上最多災多難的一任主席

柏南克可以說是史上遭遇最多患難的聯準會主席之一。

才上任不久便遇上史上最嚴重的金融海嘯。

儘管成功挽救了金融海嘯造成的經濟崩盤,

卻未能全身而退,

有人批評他低估了次貸的影響,

沒有看出金融海嘯的前兆,

才導致如此悲劇的發生。

此外,「放生雷曼兄弟」這個決議也令他備受爭議,

甚至有人提出政治陰謀論一說,

儘管他完全否認這一點。

 

 

他的 3 次 QE,惹毛了好多國家

著名的 3 次 QE 政策更是令他飽受各國的批評。

美國身為世界金融體系的主角,

聯準會不僅有 hold 住自己國內經濟的義務,

更有維持世界經濟穩定的責任。

然而這 3 次 QE 的過程當中,

卻一再惹怒了許多亞洲新興國家。

甚至有人對他說:

「你的 QE 帶來很多副作用,讓我們很煎熬。」

另一方面,儘管美國確實經濟好轉,失業率下降,

但這些日子以來所累積的國債也夠他受的了。

 

柏南克:交給後代的歷史去論斷

只讓我們看見,每一個行動的勇氣

「要是行動,沒有人會感謝我們;

   可是,我們不行動,又有誰會伸出援手呢?」

歐巴馬那句

「美國市場的穩定,才能帶領世界走出困境。」

給了柏南克很大的信心和力量。

他不是一位太平盛世的宰相,

如今他也卸任了,

究竟他是拯救世界經濟的舵手,還是歷史的罪人?

他決定將自己任內做的一切功過留給歷史去評斷。

「經濟復甦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我希望活得夠久,可以讀到教科書上的論斷」他說。

 

 

 

 

書中最可貴的地方便在於

我們可以藉由柏南克第一人稱的視角,

了解到他當時所遭遇的每一個危機、

他做出每一個決議時所經歷的天人交戰、付出的勇氣,

以及他在面臨世人各種評價時的心境變化。

就好像在看一部紀錄片一樣,

它記錄了每一個,行動的勇氣。

 

 

覺得意猶未盡,

想聽聽更多柏南克的故事嗎?

有興趣的朋友請別錯過: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延伸閱讀

股神 選股 秘訣大公開!如果 巴菲特 是台灣人,會買 台股 這 5 檔 ...

4 萬人搶著上他的課!原來學歷史可以 有趣又有用,只要你學會 呂世浩名師 的秘訣 ...

小資族必看!巴比倫千年致富理財術:只要 10% 薪水就能 無痛翻身,全看這 10 招!

竟然有比領 22K 更令人驚恐的事情!可是看完之後,人生反而燃起了希望...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本文 轉載自 CMoney 網站,原文 於此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