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 IC 測試市佔率第一,京元電子(2449)可望受惠委外測試之需求
近年由於 IC 製程不斷演進,電子終端產品功能也日趨複雜,除了純 IC 設計公司以外,包含 IC 代工、IC 測試的資本支出都越來越多。導致近年 IDM 廠(垂直整合製造)在考量資源有限下,逐步將 IC 代工、IC 封測等任務,交由專業的公司來處理。(備註:相較專業的 IC 代工或 IC 封測廠,IDM 廠通常包辦從設計、製造到銷售的一條龍營運模式。)
因為台積電(2330)持續壯大,台灣 IC 代工市佔率高居全球第一,而且 IC 封測市佔率也同樣是第一名,加上相關企業在台灣、中國及其他地區皆有設置產能,具備高度的彈性產能配置,成為 IDM 廠首選的合作外包對象。除了過去文章提過的日月光投控(3711)可望受惠之外,平均殖利率高達 5% 以上的京元電子(2449)也同樣受惠。
利用「陳重銘-不敗存股術 APP」法人系統資料顯示,法人預估京元電子(2449) 2022 年 EPS 將可成長 11.1% 至 4.70 元,獲利成長動能與高殖利率兼備,值得來好好研究,因此本篇文章將介紹該公司的營運細節及潛在動能供讀者參考。
京元電子(2449):前 50 大半導體公司約有 6 成使用其 IC 測試服務
京元電子(2449)成立於 1987 年,並在 2001 年掛牌上市。主要業務為 IC 測試,提供前段晶圓測試、後段成品測試、預燒、封裝等整合性服務,因為具有自行研發測試設備的技術,可提供客制化測試解決方案,且可應用於多種終端應用,因此在全球前 50 大半導體公司中,約有 6 成使用京元電子(2449)的測試服務,可分為晶圓測試與成品測試兩種。其中晶圓測試主要功能為在 IC 封裝前,進行檢查及測試晶圓缺陷,檢測結果可作為前段晶圓製程良率檢討的依據;成品測試主要是確認 IC 完成後,功能、速度、容忍度、熱力發散等特性是否符合標準。
若以京元電子(2449)的終端產品區分,消費性電子比重達 4~5 成為最高;第 2 高則是通信領域比重達 3 成,其餘還有數據處理、汽車電子、工業電子等。旗下客戶主要包含聯發科(2454)、Intel、韋爾半導體、意法半導體等,其中又以聯發科(2454)佔營收比重達 2~3 成為最大客戶。
2021 年營收及獲利均創近 20 年新高,主因 5G、Wi-Fi 6、汽車電子化等趨勢
接著從圖 3、圖 4 觀察京元電子(2449)近年營運狀況,隨著半導體產業趨勢發展向上,衍生出越來越多的 IC 測試需求,帶動公司獲利長期穩定成長。其中 2017~2018 年出現比較明顯的衰退,主因短期業外損失、產品組合較差、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不過隨後仍受惠 5G、Wi-Fi 6、汽車電子化等趨勢,帶動 2021 年營收及獲利均創近 20 年以來新高。
京元電子(2449)未來展望怎麼看,有任何潛在風險嗎?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現在訂閱不敗存股術 APP,終生享 6 折優惠!
升級後即可閱讀完整財經研究文!【不敗存股術 APP】訂閱內容:
1. 每月至少 4 篇時事分析文章
2.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3.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4.APP 獨家音頻 30 部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現在訂閱不敗存股術 APP,終生享 6 折優惠!
升級後即可閱讀完整財經研究文!【不敗存股術 APP】訂閱內容:
1. 每月至少 4 篇時事分析文章
2.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3.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4.APP 獨家音頻 30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