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近年來最夯的關鍵字莫過於「自動駕駛」,特斯拉為汽車生態帶來爆炸性的改變。你認為自動駕駛對社會帶來什麼影響?除了讓駕駛人行駛尚有多個選擇,事實上計程車業、物流業、汽車業才是被影響的最大核心。有了自動駕駛,司機還是一種必要的存在嗎?
文 / 山本康正
「使用」就是自動駕駛的意義所在
GAFA 也正在向交通運輸產業擴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 關鍵字是自動駕駛。 其中我對「自動駕駛計程車」特別感興趣。 根據一項估計顯示,世界上有高達 95% 的汽車平常沒有開上路, 而是停在車庫裡。換句話說,這是相當無用且浪費的。 因此我 們可以利用自動駕駛科技,將這些車輛閒置的時間作為計程車。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自動駕駛計程車的優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就人類駕駛的計程車來說,據說約 70% 的車資是花在人事成本上。如果由機器人進行自動駕駛,這樣的人事成本將會減 少。所以在目的地相同時,過去車資需要 700 日圓,現在只需約 200 日圓即可。解決閒置車輛的浪費以及車資大幅降低,在這兩個因素的結合之下,意味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未來可能變得非常普及。
這股趨勢從 GAFA 的動向也可以明顯看得出來。第一個行動做出行動的是特斯拉。特斯拉本來就是一家汽車製造商,所以具有「已售出的車輛」和「既有客戶」,這兩個強大的管道。
Google、Amazon 也在投資自動駕駛
而谷歌正在透過旗下一間名為 Waymo 的公司來做這件事。 他們目前提供的不是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而是有工作人員同 行的自動駕駛服務。但 Waymo 已經開始提供機場接送服務。 亞馬遜則是在 2020 年 6 月 20 日收購了一間名為 Zoox 的 新創公司,正在加強攻勢。Zoox 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已經停 止開發。該公司的市值曾為 3000 億日圓左右,現在已經降到約 1000 億左右。亞馬遜正在對交通運輸產業虎視眈眈,他們應該 認為這是一次很划算的收購。
亞馬遜未來應該也會將自動駕駛技術導入自身的物流事業中。不僅是自動駕駛卡車,還有無人機。亞馬遜身為物流業界先驅,透過將自動化引入自身服務中來降低成本,該公司將毫無疑問能夠實現更多的「客戶至上」。
物流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事故。如果考慮到發生事故時要付給司機的賠償費用,自動化和無人操作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亞馬遜可能不會止步於此。我相信他們將利用從自身物流事業自動化中獲得的知識,擴展到其他事業,例如自動駕駛計程車。
至於蘋果公司也不落人後。根據新聞報導,他們已經暫停相關汽車的研發。雖然他們一直沒有正式宣布,但據說他們研發的重點不是在汽車,而是放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實驗時需要事先取得許可證。只是蘋果公司具體到底想做什麼?打算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目前狀況尚未明朗。
也許蘋果公司這樣做是一種事前防衛措施,因為其他 GAFA 正在想辦法跨入自動駕駛領域。又或者他們將其看作是一個新 的事業來源(business source)。其中我的想法是,蘋果公司將 此定位為一項實驗,用以實現他們認為的最佳交通工具。
有一家公司已經具體展現出了全新交通工具的理念,那就 是索尼。索尼擁有高品質的相機感應器系統,並在 2020 年 1 月 發表了「VISION-S」,一款大量運用自家感應器系統的電動車。
對其他產業的人來說,汽車產業以及相關的娛樂產業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我們未來可能會持續見到更多來自其他產業的公司,試圖進入這塊市場。我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Uber 將失去意義?
一旦自動駕駛計程車成為普遍現象,由人類駕駛的共乘汽車將逐漸失去意義。Uber 和其他共乘事業的公司對此非常警戒。 這就是為什麼 Uber 正在急於開發自家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然 而在先進國家中,Uber 的共乘汽車服務已經很普遍。而日本對 Uber 能否進入共乘汽車事業仍有非常大的爭議,落後於世界其 他國家。
但等在 Uber 前的不僅是自動駕駛計程車,還有新冠病毒。 在共乘汽車正在普及時,新冠疫情爆發,不知道有誰坐過的共 乘汽車是很危險的。更別說 Uber 司機並非專業計程車司機,只 是普通人。Uber 司機是否能做到徹底消毒讓人存疑。在這次新 冠疫情下,不僅是 Uber,其他共享服務也受到嚴重打擊。
這聽起來可能很矛盾,但我覺得從其他角度來看,新冠病毒的問題並不是那麼大。這是因為只要經過適當的清潔和消毒,即可解決病毒帶來的影響。一旦自動駕駛計程車有了自動消毒功能等服務,即使我們進入與病毒共存的時代,自動駕駛計程車也將會獲得巨大的成功。
汽車製造商將被淘汰
未來如果Uber 被淘汰,自動駕駛計程車普及,那汽車的數 量將會比現在少很多。用先前提過的 95% 汽車是閒置的數據來 換算,大概只需要目前的 20 分之 1 就夠了。簡單來看,過去汽 車製造商每年約生產 100 萬輛汽車,這個數量將驟降至 5 萬輛; 所以汽車製造商將被迫合併或縮減規模。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汽車製造商正在跨足自動駕駛計程車領 域,例如美國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汽車產業大概從 2010 年左右開始,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種危機感:一旦自動駕駛 技術成熟,汽車製造商就會完蛋。此外通用汽車曾因雷曼風暴 (Lehman shock)經歷過公司破產。故儘管通用汽車是一間傳統 的大企業,還是對此採取了行動。
他們收購了一家名為 Cruise 的公司,它是由一位出色的麻 省理工學院畢業生創立的。收購當時 Cruise 幾乎是 0 收入的狀 態。有一些批評認為,向這樣的公司投資 1000 億日圓是很愚蠢 的行為。但可以從此事明顯看出,通用汽車有著強烈的危機感。
收購事件以後,通用汽車目前正在開發自動駕駛計程車專 用車款,即通用汽車 「Cruise Origin」。他們已在 2020 年 2 月公開發表此車款,並且一併向媒體發出了新聞稿。根據該新聞 稿,通用汽車將於 2020 年在舊金山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另外也將在 2020 年內大規模量產此車款。然而以目前的情況來 看,能否及時推出服務成了一個很大的疑問。
至於該車款的售價,如果將開發成本考慮進去,在達到大 規模生產前,一輛可能要價 4000 ~ 5000 萬日圓。雖然與普通汽 車相比可說是價格高昂,但如果用前述的 20 之 1 來算,則是 200 萬 ~ 250 萬日圓,大概落在一般常見汽車的水準。不過當然 它的工作量將會是傳統汽車的 20 倍。
日本的本田汽車已經投資了通用汽車,並正在共同開發車體。本田汽車與通用汽車一樣,對這即將出現在日本的業界重大改革抱有危機感。本田汽車與通用汽車的合作是一種面對即將到來危機的回應。
不管怎麼說,GAFA 都正將自動駕駛技術當作武器,對汽 車產業掀起重大改革。錯過這波浪潮的守舊汽車製造商不是被 淘汰,就是將被 GAFA 吞併。這樣的佈局將是未來的趨勢。
本文摘自《元宇宙時代 全球經濟新霸主》,作者: 山本康正,出版社:商周出版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