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對冰箱多省 30 %電,正確使用再省 50 %電

蔡誠圃

蔡誠圃

  • 2015-10-26 10:09
  • 更新:2020-01-21 14:42

挑對冰箱多省 30 %電,正確使用再省 50 %電

 

 

每個人家中都有冰箱

挑選適合自己使用習慣的冰箱

可以省下不必要的電費支出

像變頻冰箱可以比傳統冰箱還省電

而冰箱使用習慣良好

也能在無形中省下不少電費

冰箱門打開 10 ~ 20 秒

冰箱內溫度就會提高 1 ~ 2 ℃

壓縮機要運轉十分鐘才能再度降溫

快點一起看看

怎麼使用正確冰箱才能省錢吧

 

(贊助商連結)

 

 

變頻冰箱能比傳統冰箱省電 30 %!

冰箱主要功用就是保冷,隨著開關冰箱門

溫度隨時都會產生變化

想避免壓縮機反覆重新啟動

加上冰箱 24 小時不斷電

選擇變頻冰箱節電幅度會相當顯著

 

若家中冰箱已使用 5 ~ 8 年

或是已經要汰換可以考慮變頻冰箱

 

使用變頻冰箱的好處:

1. 相同容量下,變頻冰箱比傳統冰箱省電 30 %以上

2. 冰箱壓縮機運轉的噪音值較低

 

兩步驟挑選適合自己的冰箱

參考EF值(能源因數值)

EF值指的是:一度電可以

提供多少容積的冰箱使用一個月

數值越高表示冷藏效率越好

 

在EF值附近常會有一個數字

是標示耗電量等級,數值越低耗能越少

根據數據顯示:

一台 560 公升的電冰箱

一級比五級,一年可多省 304 度電!

 

冰箱容積(公升) = 家庭人數 x 60~80

冰箱太大 → 額外電費支出

冰箱太小 → 冷藏效果降低,影響食物保鮮

 

目前計算適合容積(公升)

還有冰箱容積(公升) = 家庭人數 x 40 ~ 50

兩種計算原則都沒錯

 

但目前市面上小冰箱的選擇並不多

所以建議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做購買

 

如果習慣一次採買一周食材 → 冰箱容積需要較大

如果習慣天天採買食材 → 冰箱容積需要較相對較小

 

 

六招冰箱省電小妙招,

學會再省 50 %電!

第一招:將食材分門別類,

冰箱門貼便條紙

冰箱門打開太久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食材

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習慣

運用保鮮盒將食材分門別類

並且在冰箱門上貼一張便條紙標註食材位置

 

第二招:冰箱門開啟角度太大

冰箱保冷主要就是內部冷空氣留住越多越好

現在有許多冰箱門可以開啟 180 度

但其實在拿取食材時很少會有這樣的需求

冰箱門開啟的角度越小,冷空氣流失越少

所以隨手拿取冰箱物品時

記得要快狠準,在開冰箱門時也不要開太大哦!

 

第三招:冰箱側門的止洩邊條鬆了

通常冰箱側門的止洩邊條使用壽命是 4 ~ 5 年就可能老化

另外就是平時的手汗、髒汙也可能讓止洩邊條無法密合

 

止洩邊條只要出現一條小縫

耗電量就會增加 5 ~ 20 %

所以看到冰箱門無法密實闔上

要盡快請人維修

 

第四招:DIY 冰箱門簾

將塑膠軟片剪成條狀黏在冰箱上

這個小動作可以攔截 50 ~ 60 % 的冷空氣外流

 

第五招:冷藏不高於 5 ℃,

冷凍低於 0 ℃

食物在保存期限內時維持安全冷度

(冷藏不高於 5 ℃,冷凍低於 0 ℃)

即可有效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延長食物的保鮮期

不一定需要將溫度調節鈕都調到強冷哦

 

第六招:用金屬製品盛裝食物,

等食物冷卻才進冰箱

金屬的導熱、導冷效果較好

使用鐵盤盛裝食物可有效幫助冰箱降溫

 

根據實際測試

將 1 公升 55 ℃ 的開水放入冰箱

要讓它冷卻到 5 ℃

會比 25 ℃ 開水放入的情況下增加兩倍的耗電量

下次記得等食物溫度降到室溫左右後再放入冰箱中吧!

 

 

《讀書心得》

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家庭的省電了

連卡通都出現相關的題材

其實,家庭日常做好省電

會幫助減少產電成本

可以在無形中幫助到環境

一年下來也能省下自己不少荷包哦!

 

在夏天的時候也常看到

剛煮好的綠豆湯還熱熱的

等不及想直接喝冰的來消暑

所以就先送進冰箱再說

只是,將熱的食物送進冰箱

除了會增加冰箱的工作量

也容易影響到其他在冰箱中的食材保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

 

推薦這本從生活中可以省下很多的

省水電瓦斯 50 %大作戰》給大家

 

挑對冰箱多省 30 %電,正確使用再省 50 %電

 

本文為 CMoney官方 原創文章,編寫皆經 授權。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本文 轉載自 CMoney 網站,原文 於此

 

蔡誠圃

蔡誠圃

菜圃股倉網站:http://www.tpshouse.tw FB社團:http://bit.ly/2utDtRJ FB粉絲頁:http://bit.ly/2UYQRcc - 從小偏好儲蓄,於2007年時受朋友分享在股市的獲利過程啟發,開始對股市產生好奇,於是在儲蓄本金的過程中持續學習投資,目前撰寫儲蓄銜接股市初階的教學文章,希望能藉此協助初學者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