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聞】俄烏戰爭持續,加劇汽車業生產供應鏈的困境

【美股新聞】俄烏戰爭持續,加劇汽車業生產供應鏈的困境

截至發稿 小道瓊期貨跌  跌0.16%

小納斯達克期貨  跌0.41%

小S&P 期貨  跌0.30%

【美股新聞】俄烏戰爭持續,加劇汽車業生產供應鏈的困境

下載《美股K線APP》查看盤前即時道指期貨以及美股對台股市場影響!

【美股新聞】俄烏戰爭持續,加劇汽車業生產供應鏈的困境

貼心提醒:若未下載《美股K線》會先跳轉至 App 商店頁面

美股K線網頁版-查看美股熱門指數行情

【美股市場方面】

俄烏戰爭持續,除了車用晶片短缺,烏克蘭生產的車用電線也因戰事生產受阻,加劇汽車業生產供應鏈的困境,

今、明2年全球汽車產量預測下調了260萬輛,預計歐洲汽車產量將下降約9%,約100萬輛。

烏克蘭部分汽車工廠仍試圖在戰爭期間保持營運,不過產量與戰前相比已下降不少,

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比2021年下降2%,低於去年10月預期的銷量增長4%~6%。

自疫情爆發以來,供應鏈問題持續困擾汽車製造商,隨著疫情趨緩、經濟復甦,消費者用車需求增加,

但供應鏈中斷仍未隨經濟好轉而改善,導致汽車產量持續低迷,供不應求之下,推高新車售價。

俄烏開戰再替汽車業前景蒙上陰影,不止烏克蘭生產的車用電線短缺,俄羅斯也是全球金屬鎳、鈀、鐵礦的最大生產國之一,

而這些都是製造汽車的關鍵材料,歐洲汽車製造商正面臨材料和零件短缺的窘境,若戰爭持續延燒,

有可能還會影響到其他市場。

【美股個股方面】

供應鏈受阻、晶片短缺、原物料成本上漲,此情況又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恐打亂馬斯克原先想推出更便宜電動車的計畫。

車用晶片持續供不應求,即使2020年馬斯克曾計畫推出2.5萬美元(約台幣70萬)的電動車,

但事與願違,馬斯克年初表示,不打算推出任何新車型,將會把目標專注在提高汽車年產量以及交付情況。

電動車電池是生產電動車最貴且不可或缺的零件,鎳、鋰和其他電池材料的價格上漲,

可能會減緩甚至暫時改變電池成本下降的長期趨勢,阻礙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此外,今年鋰離子電池大漲的可能性很高。

1月份美國電動車平均售價為6.3萬美元(約台幣177萬),與整體汽車市場相比高出約35%,

即使美國目前電動車充電站越來越普及,但價格高昂仍是消費者猶豫的主因。

受到供應鏈衝擊,電池生產商去年底也開始提高鋰離子電池售價,以應對原料成本上漲。

特斯拉也早在2020年底已將Model 3價格提高18%,至4萬4990美元(約台幣127萬)。

新創公司Rivian近期表示,由於零件成本上漲,新車售價最多將調漲20%,不過也引發部分客戶反彈。

同樣身為新創公司的Lucid雖尚未宣布漲價,不過也在計畫調整售價來抵消上漲的成本。

相較於特斯拉以及其他大車廠,規模較小的電動車公司或新創公司,不僅在市場優勢少,

可能也沒有能力要求零件供應商壓低成本出貨,僅能將增加的生產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不過也得看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

【美股新聞】俄烏戰爭持續,加劇汽車業生產供應鏈的困境

下載美股K線APP了嗎?

一起利用《美股K線APP》查看美股公司對台股供應鏈表現影響!

【美股新聞】俄烏戰爭持續,加劇汽車業生產供應鏈的困境

貼心提醒:若未下載《美股K線》會先跳轉至 App 商店頁面

美股K線網頁版-查看美股熱門指數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