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小妹假日去逛了一趟誠品書店
發現這本書,幾乎是人手一本
仔細一看,哇!
小英姊姊的《英派,點亮台灣這一哩路》耶
距離 2016 總統大選,剩不到 90 天
難怪她的書很火熱了!
今天不討論 藍綠 問題
蔡英文是一位讓人尊敬的女士
這本新書,趕緊一起來瞧瞧吧 ...
(贊助商連結...)
蔡英文:「我們都是英派」
這句話的典故由來是 ...
「英派」這兩個字,
第一次出現在 2015 年基隆市後援會授證大會的會場上
有感於台下支持者的熱情
然後,她覺得必須為這一群
想要改變國家命運的人
想一個強而有力的名稱。
於是,她就脫口而出說:
「我們都是英派」!
這三年來,發生很多事
台灣需要改革,
不敢改革就是領導人的失職。
一直以來我對政治的態度都是如此
她要求自己,
不管發生什麼事,
都要冷靜地達成理想
絕不拖延,也絕不躁進。
2012 的大敗仗,讓她具備「敗者的承擔」
2012 年總統大選結束了
雖然剛經歷一場總統大選
但今天的台北跟以前沒有什麼不同,
日子還還是要過下去,
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敗選,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返回黨部第一件事
就是檢討大選落敗的錯誤原因
徹底明確的檢討,
下次不能再犯一樣的錯誤
小英說:
「檢討問題是針對事情,不是對人;
敗選,是我一個人的錯誤」
有人說是政策不夠清晰誘引人,
有人說是因為民進黨谷底攀升,
還未獲人民信任
理由很多,都言之成理,
似乎沒有一個絕對因素
但捫心自問從 2008 年到 2012 年,
民進黨究竟做了什麼,
這些足以爭取到人民信任嗎 ?
失敗後 ... 她回到民間找答案
敗選後 2012 年,她辭去黨主席的位子回歸民間
黨內許多人認為她的離開,
將對黨產生很大的衝擊
民進黨可能會更趨保守,
進步動力停滯且缺乏號召力
然而她認為即使大選結果不如人意
但是黨內多年來打下的根基,
她認為民進黨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離開而煙消雲散。
於是,她決定回到民間找答案。
小英說她時時會想起父親當年對她說的話:
「你不需要去跟別人爭。
人家能做的事,讓人家去做;
或者做不到的,你再去做。」
然而現在要做的是好好的看照著這片大地!
準備好我會再回來
她準備要成立一個基金會,
以一個普通民眾的角色
透過基金會將解答心中所有的疑問,
這些疑問也包含了所有的想法
以及實際將其執行出來的做法。
社會力量必須壯大
要讓社會力量壯大起來,
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裡
平衡與制衡政治與經濟部門
如果社會力量不足,
將會由政黨來承擔,
最後將導致一次又一次的朝野大戰
我們已經多次見證了。
所以我們必須從社會出發!
壯大社會力量,
健全社會思維
美好的年代,是心的繫絆
小時候總聽到父母親說著當年,
台灣經濟起飛的盛況
1980 年代的台灣,
國際化、自由化孕育而生
資本主義的市場也愈來愈活絡,
台灣的人民也愈來愈富有,
年輕人只要努力處處是機會
再繁榮的經濟體系之下,
台灣曾一度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
甚至有人用「台灣奇蹟」來讚譽我們。
而如今的台灣 GDP 預估值卻可能不到 1%...
她不是空心菜! 4 大經濟評析
( 準備讓人民過好生活 ... )
1. 產業外移的衝擊和蛻變
台灣曾一度 GDP 成長率 8.4%、失業率 1.4%
而反觀今日的台灣,
連政府機關都不敢保證今年的 GDP超過 1%
現在的台灣面對相當多的危機
包含「新台幣升值、工資與土地成本增加、
環保單位與勞工運動風起雲湧的衝擊、
傳統產也紛紛外移,
台灣經濟結構也開始蛻變,
科技產業和服務業比重不斷上升。」
2.「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工作機會流失?
台灣過去主要產業以代工出口為主,
而自從大陸發展起來,
以及台灣工資提高與環保意識高漲種種因素
迫使產業尋求低廉成本而外移,
試想一個國家產業從「投資、採購
、生產到出貨物流」都不在台灣
即使大企業荷包滿滿,
台灣 GDP 帳面價值看似漂亮
但是人民的工作機會在哪裡?
3. 紅色供應鏈,台灣邊緣化?
近年來興起「紅色供應鏈」這個名詞
全球都密切的關注「紅色供應鏈」的衝擊
但究竟什麼是「紅色供應鏈」?
其實就是近一兩年來大陸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
原本大陸的廠商會從外國進口中間材產品,
再到大陸進行組裝之後出口,
但現在大陸廠商改在本地進行生產與採購,
而形成完整的「紅色供應鏈」。
面對大陸廠商的激烈競爭,
「台灣產業如果不轉型,
或者找到新的藍海市場,
只能靠著更大強度的降低成本,來維持競爭力
這種模式之下必然無以為繼。」
4. 中小型企業的堅持,未來經濟的曙光
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是產業升級的一大契機
規模雖小、資金成本與風險都較大企業來的高
但是中小型企業有著滿滿「創新」的想法
他也扮演著減緩貧富差距擴大、維持社會穩定、
提供充分就業機會、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腳色
「未來,要驅動經濟成長,
不能單靠大企業這樣的大引擎;
也需要千千萬萬的中小型企業做為靈巧的小引擎。」
大企業可以支撐規模,
中小型企業則是可以在特定技術上單點突破,
快速反應;
兩者分進合擊,
台灣經濟才能夠持續健全發展。
英派:讀後心得
本來我對蔡英文的認識
僅止於常常在電視上看到她
但讀過這本書以後
她在書中的許多理念
都讓我更加認識這個偉大的女性
例如,書中提到的這個理想
她說:「當我們鼓勵年輕人挑戰體制,
發揮創意時,我們有義務為他們的失敗分攤風險,
這就是社會網絡的概念。
給年輕人梯子,也要為他們鋪上網子」
不論政治,只論經濟
台灣需要改革
不要怕,再試一次!
我們都期許一個更好的台灣,
如果不走入國際台灣的經濟是死路,
她相信,只要再願意拚一次
就沒什麼好失去的
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推薦這本書:《英派,點亮台灣這一哩路》
本文由 時報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英派,點亮台灣這一哩路》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我上班我不笨,30 歲存百萬...( 22K 6 年也能翻到 500 萬 )
外商顧問超強資料製作術:BCG╳麥肯錫的12種圖形架構,學會就能說服任何人!
本文為 CMoney 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 理財寶粉絲團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