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黃曉明跟 Angelababy 的世紀婚禮剛落幕,
「讓我保護你」又再度成為浪漫的代名詞,
不過我們真的期待、喜歡以及應該被保護嗎?
一個香港女生到台灣環島的觀察,
就從發現自己在台灣突然「備受照顧」開始...
(贊助商聯結...)
「你們 台灣人,
是不是對女生特別『照顧』?」
坐在我對面的 K 邊嚼著沙拉邊問我。
K 是我的香港朋友,我們在法國里昂唸書認識,
常一起搭伙煮飯,後來回了各自的家鄉。
最近她一個人到台灣東部騎腳踏車環島,
突然有感而發地說。
當她拉著行李,有人急忙來幫忙她扛;
當她騎著腳踏車在東部沿海,有人大聲跟她說「加油妳好棒」;
當她拉著腳踏車搭上火車,
有位老先生看她是女生一個人,
急切的要幫她找同行的男生,
親切地告訴她「我來幫你找個一路照顧你的人。」
「剛開始我覺得自己被『照顧』很好很新鮮,
你知道在香港一個女生走在路上抬著重物,
也沒什麼人會特別理你。但久而久之,
我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你會這樣覺得嗎?」
她好像忽然來到一個全民熱情喊話的地方。
我想了一下,
覺得自己從小就活在諸如此類的「熱心」裡。
比方說,還是學生的時候,
女生不用抬中午便當,因為便當太重,所以男生來就好;
然後你開始工作,許多長輩以關心之姿提醒你,
女生不用太操勞工作,不需要在事業上跟人逞凶鬥狠,
嫁個好人家享清福輕鬆過就好了。
女生不要太累、「讓我好好保護妳」的說詞、
眾多「直線思考」的熱心,時不時就讓我不知所措,
好像我的「虛弱」多麼理所當然,就得讓別人多花心思照顧我。
(贊助商聯結...)
「其實,我覺得我不需要那種『照顧』,
那樣的『照顧』會讓我有點不舒服」K 搔搔頭,
「好像身為女生這件事對他們來說,
就是比較弱也需要被照顧的。」
我突然想起黃曉明洗版的婚禮誓詞
「讓我保護你,你是我一輩子的小公主,
就讓我把你寵壞吧,這樣別人就搶不走你了。」
可或許對更多女生來說,我們並不期待這樣的「保護」,
也不想被當成捧在手掌心的小公主。
「一個女生好勇敢喔」的加油魔咒
K 說起另一件讓她困擾的事,
「為什麼好多人看我一個女生騎腳踏車環島,
就稱讚我勇敢呢?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勇敢啊,
我只不過是自己旅行而已。」
這樣的話你一點也不陌生。
一個女生旅行是勇敢的,一個女生出國是勇敢的,
一個女生當眾舉手發言是勇敢的,
一個女生自主地做了決定,就會獲得勇敢的勳章。
「我自己還是比較習慣香港的環境,
男生跟女生是可以較量的,而不是男生必然要『禮讓』女生。」K 說。
香港的平等倒也不是追求什麼齊頭式的平等,
不過就是把男生與女生的性別淡化,當成好好的「人」來看待。
你記得很清楚,
你做了一點小事,好多人對你說加油,好棒,太厲害了你。
你反而覺得莫名其妙,這些被視為勇敢的行為,
是否只是因為人們沒想過女生也可以這麼做?
有能力的女生在台灣常常被包裝成「異類」,
女總統,女導演,女 CEO,好像在陽性的場域裡面,
她居然搶到一席之地,多麼不容易與出類拔萃。
但是你望望身邊的朋友,覺得好多人都是這樣子的,
她們並不是特別勇敢,她們不見得覺得自己在打性別戰,
她們就是也把自己當成「人」來看待,
不特別抗拒質疑,不害怕面對批判。
你是過了好久才知道,
原來當年的「你不敢」,並不是因為「你不能」。
可是,我就是這樣的港女啊
「香港的女生也一直受『港女』名詞所苦啊,
這是一個常常拿來嘲弄女生的負面詞彙喔。」
K 眯著眼睛說,
「以前我很不承認我跟港女有關係,
覺得為什麼要這麼刁鑽,我才不要當那樣的女生,
我還真怕男生會不要我。」K 笑了起來。
身為女人,
我們好像從小就學會了不要搶人風頭,
不要太有能力,要不就乖乖的就好。
教育從沒有告訴你,你可以很強勢,你可以很出色,
你可以很強,女人有力量是一件很美的事。
你只是曾跟旁邊的同學一起訕笑過武則天,
最後落得那樣淒涼下場,還不是女人貪圖權力之累嗎?
你只是學會了彎腰駝背,縮起自己的性徵,藏起自己的強悍,
去做柔軟順從的人,還以為這才是生為女人的生存之道。
港女正是形容香港女生潑辣蠻橫夠寸,各方面都比男生更強勢。
「但是我現在想通了,其實我就是港女啊,
我很喜歡自己很 powerful 的樣子,是啊,當港女有什麼不好?」
我覺得那樣說的 K 好美好美。
我們尋找血脈裡被藏起的尖銳,
明白你的力量就在那裡,
活跳跳的,不要懼怕成為充滿力量的人。
我們是這樣的女人。
※本文作者: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女人迷網站》。
※本文由女人迷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於此 : 「一個女生好勇敢喔」的保護魔咒!香港女生的台灣觀察
生活中的那一點性別痛癢
〉〉為什麼其實妳很聰明,妳卻不敢承認
〉〉四位女星對好萊塢的性別反擊
〉〉女性政治人物,為何不能理直氣壯地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