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總理 不能自己買菜?「這個」就是德國人的強大之處!台灣該好好學學...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 2015-08-24 16:40
  • 更新:2018-11-27 17:25

誰說總理 不能自己買菜?「這個」就是德國人的強大之處!台灣該好好學學...

(圖/shutterstock)

 

 

 

 

旅居德國20多年,

創作才女鄭華娟對德國文化

與德國人的思考方式,

有相當深刻的體會與了解。

 

這一次,她要帶著我們一窺

德國人嚴謹的生活態度中,

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思考深度。

 

舉例來說,德國人的常用問候語之一,

竟然是:「所有的事都在秩序中嗎?」

 

你沒看錯。

鄭華娟說,「如果你沒有親身來住上一段時日,

真真實實地跟德國人來個秩序生活上的短兵相接,

是無法想像德國人竟然

可以守秩序到這種堅定的地步的,

甚至德國人的問候語除了一般的『你好』之外,

還有一句最常用的問候語是:

『所有的事都在秩序中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德國人彼此問候時,

還在關心對方和自己的『秩序』!

這麼強大的『秩序感』,

大概沒有其他語系的國家能與之相提並論吧?」

 

從政府施政到公民的日常生活,

處處都顯現德國人的秩序感與溫柔心,

例如

德國聯邦食品及農業部是政府食安維護機構,

但這個單位同時還關注畜牧動物的健康。

你想要在自家前門牆壁漆新顏色,

不好意思,在德國你得等五年。

 

嚴格的規定,

都是對人、動物的尊重

鄭華娟用一個個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讓我們發現,

德國許多看似過於嚴苛、繁複的「秩序」與「規定」,

其實都代表了德國人對人、動物的尊重與關懷。

而德國之所以擁有強大國力,

正是因為

他們在許多我們忽略、看不見的地方,

下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功夫。

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

 

就以作風平易近人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來說吧,

華娟從她身上觀察到的德國人思考。

 

總理牌購物袋

媒體上報導著德國總理梅克爾

是世上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對我這樣的家庭主婦而言,梅克爾讓我佩服的,

不只是她能掌管一個國家,

而是她還能在

處理這麼多這麼多事之外,

還有條理地掌管她自己的家。

 

我覺得能掌管自己的家,是世界上最難的事。

因為掌管一個國家,可以依循各種規範,

還有幕僚或許多外力的幫忙;

但掌管一個家,而且是自己的家,

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在這方面,我對於梅克爾的身體力行,

真的感到很厲害啊!

 

梅克爾就是一位

「做自己」的最佳代表,

她對於「身體力行」很感到興趣。

比如:她對自己在這麼高的職位上

該做什麼知道得清清楚楚,

她大可以利用職權使喚他人幫她做事。

我想在亞洲,這是很普遍的「權利」,

看看媒體上天天宣傳落伍的「少奶奶」觀念,

便知道使喚人做事,是一種權利的象徵。

 

梅克爾不懂這個象徵,她喜歡親力親為,

最讓世界媒體感興趣的就是:

她下了班,會提著很普通的購物袋,

去超級市場買菜。

 

當她被狗仔拍到在超市排著隊結帳時,

對我而言,她顯示了幾個有趣的思考:

 

一、我是梅克爾,不管我的工作是什麼,

下了班我就是梅克爾。

 

二、我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吃,

我喜歡吃和用的東西,

就在這樣一般人會去的超市裡,

我和一般德國民眾沒什麼不同。

 

三、我對德國超市的產品很有信心。

 

四、我用我的方式過著我的生活。

這幾個簡單的堅持,是很強大的信心。

 

 

當一個人可以獨立思考,

就一定能對自己的生活 有清楚的信念

這樣的信念會讓人找到對生活的樂趣,

而不是等著使喚人,

讓別人來管理你獨有的人生。

 

另外,梅克爾表現了她的腳踏實地,

完全一如她科學家的求證精神,這就是思考的質量。

而當思考有質量的時候,

觀看世界就能有平等的理念。

於是,你所面對的每一個人,

都是與你一樣平等的,

沒有職業的高低,只有是否專業。

當人能這樣思考時,就會比較注重互相尊敬。

 

其實,梅克爾上超市買菜的照片,

是多數德國人的生活寫照。

德國人以能自己處理生活事物為驕傲,

因為這是人長大成熟的最好證明。

 

盛湯或夾菜給人的動作,

在西方是對病人才會 做的動作...

我剛剛結婚時,有一次吃飯時幫先生盛湯,

結果婆婆很驚訝地問我:「他生病了嗎?」

我露出一臉問號的表情。

「如果他沒生病,妳為何要幫他盛湯?」

婆婆不解地問。

 

原來,這個在亞洲表示親切的盛湯或夾菜給人的動作,

在西方是對病人才會做的動作。

 

自此以後,

我才明白很多

亞洲人認為好命的「被照顧」,

在西方是要命的「不成熟」的表現。

 

梅克爾下班,

就是過平常人的生活

梅克爾的穿著打扮也是相當樸素,

她的衣著都是好質料的得體服裝,

她對於逛街買奢豪品的興趣缺缺,

也不見她穿設計師品牌。

下了班沒事就會回到租屋處,

做做晚飯並好好睡覺。

她如果到一般餐廳用餐,

也沒有德國人會上前打擾她,

因為沒上班時,

她就過著一般民眾一樣的生活。

 

她最喜歡的活動就是觀賞藝文表演。

買戲票、音樂會票或展覽入場券的事,

大多由梅克爾的先生處理。

梅克爾不需要任何人招待他們看戲、聽音樂會,

他們以可以買票入場為榮,

因為親自花錢來捧場,

是對一位表演者最高的禮讚,

梅克爾一定不可能放棄這稱讚藝術家的機會。

 

年輕時的梅克爾

也很喜歡自助旅行,

她揹著背包住青年客棧,也喜歡看足球賽。

所以,只要是德國足球隊出戰的重要比賽,

一定可看見梅克爾到現場加油的身影。

 

梅克爾的生活歷程,

與任何一個德國正常成長的女性並無二致。

她除了是德國的總理之外,

許多德國人看她,

就像看到自己的母親一樣。

於是,梅克爾在德國有個䁥名:「媽咪」。

她給多數德國人安心或管東管西的感覺,

就像一個可以信任的媽媽。

 

 

說話 有條有理,

讓政敵 無法輕易反駁

她的平易近人和務實的個性,

當然也惹惱了不少政敵。

然而她卻又是正統訓練有素的科學家,

研究的是先端的量子學,她思考的縝密及反應,

有讓許多人無法跟上的敏捷,

更別說要輕易用淺薄的立論來反對她。

 

梅克爾很少急促地表達意見,

她說話總是有條有理。

光是這一點,

就讓我這個一急說話也急的人非常羨慕。

 

梅克爾的先生也是德國大學的量子學教授,

兩人同為一個領域的研究者,也真是天作之合啊!

 

 

 

看到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的生活觀,

你有什麼感想呢?

 

本文由圓神書活網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從德國人的日常,發現他們的強大!》

作者:鄭華娟  出版社: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圓神出版

你的目光曾經停駐過的書,就是你想拓展的 視野。 書是活的,圓神出版 是你打造美好生活的提案家。 圓神書活網 : http://www.booklif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