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 stock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1年受到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增加、智慧及5G時代的來臨下,表現相當亮眼。然而除了台灣最著名的IC晶圓代工外,整個半導體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各司其職,成就強大的半導體產業鏈。其中在完成晶圓代工製程之後,後續製程即為封裝測試,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封測廠之一的超豐(2441)。
公司簡介
超豐電子創立於民國七十二年,原名為合德積體電路有限公司,於民國八十四年增加積體電路之封裝及測試服務,更名為超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0年台灣半導體封裝與測試製造大廠-力成,收購超豐電子股權約44.09%,於民國101年取得超豐公司過半董事席次,超豐因此成為力成的子公司。
超豐的業務範圍分為兩大部分,封裝與測試。依照2021年營收比重來看,超豐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是封裝,佔公司整體營收比例84.7%,測試服務僅佔15.3%。
資料來源:超豐
打線封裝仍為超豐主要營收來源
超豐的封裝製程中又分為打線封裝以及覆晶封裝。打線封裝的過程,需要將金屬線連接晶片以及導電架,連接完畢後再進行塑膠、陶瓷等外殼封裝,外觀則會出現Pin腳可供測試、安裝,目前根據pin腳數的多寡、排列狀況,形成不同的封裝方式。覆晶封裝則是因為目前高速運算需求提高、晶片的體積縮小,pin腳排列數量有限,因而發展出利用錫球取代接腳、基板取代導電架,可讓錫球分布於晶片膠體的下方區域,高速、高腳數的特性有助於應用在未來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當中。
目前超豐仍以打線封裝為主要營收來源,根據2021年的營收分析來看,銅線的比例佔了75.6%、金線20.3%、銀線0.4%,而覆晶封裝的部分僅佔營收3.7%。
資料來源:超豐

圖/shutter stock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1年受到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增加、智慧及5G時代的來臨下,表現相當亮眼。然而除了台灣最著名的IC晶圓代工外,整個半導體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各司其職,成就強大的半導體產業鏈。其中在完成晶圓代工製程之後,後續製程即為封裝測試,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台灣封測廠之一的超豐(2441)。
公司簡介
超豐電子創立於民國七十二年,原名為合德積體電路有限公司,於民國八十四年增加積體電路之封裝及測試服務,更名為超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00年台灣半導體封裝與測試製造大廠-力成,收購超豐電子股權約44.09%,於民國101年取得超豐公司過半董事席次,超豐因此成為力成的子公司。
超豐的業務範圍分為兩大部分,封裝與測試。依照2021年營收比重來看,超豐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是封裝,佔公司整體營收比例84.7%,測試服務僅佔15.3%。
資料來源:超豐
打線封裝仍為超豐主要營收來源
超豐的封裝製程中又分為打線封裝以及覆晶封裝。打線封裝的過程,需要將金屬線連接晶片以及導電架,連接完畢後再進行塑膠、陶瓷等外殼封裝,外觀則會出現Pin腳可供測試、安裝,目前根據pin腳數的多寡、排列狀況,形成不同的封裝方式。覆晶封裝則是因為目前高速運算需求提高、晶片的體積縮小,pin腳排列數量有限,因而發展出利用錫球取代接腳、基板取代導電架,可讓錫球分布於晶片膠體的下方區域,高速、高腳數的特性有助於應用在未來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當中。
目前超豐仍以打線封裝為主要營收來源,根據2021年的營收分析來看,銅線的比例佔了75.6%、金線20.3%、銀線0.4%,而覆晶封裝的部分僅佔營收3.7%。
資料來源:超豐
營運近況與展望
雖受到長短料等問題影響,超豐21Q4稅後淨利季減14.2%,但年成長57.7%
超豐21Q4營收季減4.2%、年增25.7%,為51.1億元,主因為客戶進行庫存盤點,加上長短料問題尚未緩解,營收成長動能趨緩。毛利率與前一季相比,受到稼動率下滑及產品組合改變的影響,預估季減3個百分點、年增3.8個百分點至31.5%;營業毛利季減12.5%、年增42.8%達16.1億元;營業利益受到毛利下滑的影響,季減12%、年增54.9%達14.4億元。稅後淨利季減14.2%、年增57.7%達11.6億元;EPS 2.06元。
圖/價值K線App
2021年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提升,超豐營收及獲利大幅增加逾三成及七成
2021年在AI、物聯網等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帶動下,半導體呈現成長態勢,相關需求強勁。各類的基礎IC廣泛應用於5G、車用電子及NB/PC領域,使傳統打線封裝產能吃緊狀況持續至2021年底,且新添購的打線封裝機台,設備交期較長,因此目前產能利用率高。受惠母公司力成科技將利用率較低的DRAM WB機台移至超豐(自11/2020起),提升超豐的接單量及出貨量,使超豐2021年營收年增32.4%,達194.6億元,預估毛利年增64.6%,達62.7億元,營業利益年增74%,為56.5億元,稅後淨利年增74.1%,為57.5億元;EPS 8.09元。
上游代工廠產能滿載加上產能擴增,預估超豐22Q1獲利年增22.7%
受到工作天數較少,加上晶圓供給吃緊以及供應鏈長短料問題依然存在,2022年1月的營收成長動能較為趨緩,月增3.7%,達16.8億元。雖然原物料短缺、晶圓供給吃緊等問題持續,但超豐的產線平均稼動率到達95%,訂單排隊時間縮短,以及2021下半年已調漲代工價格,預期代工價格再調整機率不大。
現階段超豐主要服務是8吋晶圓產品的封測,目前上游8吋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滿載,預期將為超豐的營運提供成長動能。隨著超豐持續受到(1)新產品的導入增加,包括車用、網通、智慧製造的相關晶片,採用其方形扁平無引腳封裝(QFN)的量將會增加。(2)受到客戶需求能見度高,超豐持續進行產能及設備的擴充。(3)受到車用電子設備的需求增加,帶動產品封測成長動能提升;然因農曆年節假期影響,預估22Q1因產能利用率提升有限,營收季減2.2%、年增18.4%,達49.9億元。預估毛利率將受惠產品組合改善,提升5個百分點至31.5%;營業利益14億元,季減2.6%,年增25.2%;稅後淨利季減2.6 %,年增22.7%達11.4億元;EPS 2.00元。
因應電動車及5G帶動需求成長,超豐二大新廠將於2022下半年完工
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穿戴式裝置、物聯網等晶片解決方案及電源供應器,隨著5G及智慧世代來臨,成為帶動科技產業持續成長的主要動能,其中產品零件多採取成熟製程。由於一線封測大廠陸續退出低階消費性產品市場,且材料中基板的成本仍偏高,預估消費性產品的封裝仍是以導線架為主,使訂單穩定成長。預期2022年營收比重打線封裝佔96%,主要以銅打線為主,測試業務訂單則維持少量多樣的模式。
雖然2022年隨著電動車的普及、5G的發展帶動超豐營收成長,卻可能面臨到台幣升值、設備原物料短缺、國際政經情勢不穩及新冠疫情不確定性等眾多的問題,所幸二大新廠房(頭份二廠、竹南晶圓測試WT二廠)預計將於2022年6月完工,增加產能的供給,減緩上述問題對營收貢獻的影響,在上游需求持續強勁的情況下,拉高營運成長動能。預估2022年超豐營收210.35億元(年增8.1%),營業毛利68.8億元(年增9.7%),營業利益61.3億元(年增8.6%),稅後淨利48.9億元(年增6.2%),EPS 8.60元。
股利政策
股利發放的狀況如下,近三年股利配發率平均68.1%,且以市場預估2021年EPS 8.09元計算,每股將發放5.5元的現金股利。以2021/2/18 超豐股價74.2元做計算,預估超豐殖利率達7.4%,遠優於近十年平均殖利率5.7%。依照近五年的狀況,填息機率達到80%。
圖/價值K線App
結論
2021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生活型態,以及5G等智慧化時代來臨,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大增,帶動半導體景氣良好,超豐封測成長動能強勁。展望2022年,雖然晶圓供給吃緊、供應鏈缺料的問題持續存在,但由於上游訂單持續滿載,未來超豐接單的可看性高,加上預期超豐新廠將於2022年6月落成,彼時可提高超豐產能,增加營收貢獻。從殖利率表現來看,預估2022年發放的現金殖利率可望達7.4%,加上填息機率高,股價具有強大支撐。在擁有基本面的成長性,以及預期優於以往的殖利率表現下,可謂是價值型投資標的的好選擇。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