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這樣「幸福」的女人:林志玲不結婚,關社會什麼事?

女人迷

女人迷

  • 2015-08-05 17:25
  • 更新:2015-10-16 09:05

只能這樣「幸福」的女人:林志玲不結婚,關社會什麼事?

(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

 

「志玲姊姊什麼時候才要把自己嫁出去?」

「志玲你會不會開始擔心沒人要了?」

「還是要不要在報紙上公開徵友,我們都可以幫你?」

 

這是幾個月前記者會上的實況,

話題繞著「志玲姊姊為何還不嫁」打轉,

每一句聽來善意的關切背後,都藏著

「只要不結婚,你就不夠完整,你就讓人擔心」的刻板想像。

 

(贊助商連結...)

 

 

我在現場,

看著志玲姊姊還帶著甜甜的笑謝謝大家關心,

還不溫不火回應記者的一一提問,

還客氣的跟所有人解釋自己也期待遇見生命中的另一人,

我始終不明白為何她不結婚,

居然成了所有台灣人的焦慮問題;

為何她得對自己已臨所謂的「適婚年齡」卻不結婚解釋;

為何我們對於一個女人的最終期待,

就是她把自己好好嫁掉,別成為敗犬?

彷彿除此之外,其他並不重要。

 

在媒體眼中,她是完美卻總缺了一塊的拼圖,

再怎麼事業成功再怎麼美麗再怎麼活都沒有用,

始終都有沒結婚的缺憾,她怎麼樣就是不夠完整。

屬於林志玲的場景,

也是屬於台灣所有女人的被逼婚現況,

你似乎就不曾看過哪位男性如此公開的被逼婚過。

 

她不結婚,何必對我們解釋?

難以逃脫的單身窠臼,「敗犬」的終極迷思

有時候,你閉起眼睛,卻感覺仍被世界注視,

世界用另一種方式期待你,許多時候充滿惡意。

你忍不住懷疑,如果我不這麼做,是不是就代表我還不夠好?

 

大概所有女人都曾想過這樣的事。

如果我選擇不結婚,算不算一種任性?

如果我結了婚卻不生孩子,是不是不負責任?

如果我在家庭與事業面前優先選了事業,我是不是對不起了誰?

如果我持續單身讓家人擔心,我是不是應該優先檢討自己?

 

現代的厭女情結是份包裝精美的禮物,

裏頭優先替每個人放了一生該有的 checklist 表單,

先知般的搶著替你決定未來。

若你的航道稍稍偏離,有人會跳出來搖搖頭說,

糟糕這樣拿不到乖寶寶印章喔。

打著替你擔心的漂亮旗幟,

一句句關切把你釘死在社會對女人的制式安排裡,

然後我們還以為台灣的社會有多自由。

圖片來源

 

這是台灣的厭女情結,

你必須成為社會眼中的「女人」。

你最好可以輕鬆簡單的被定義以及被掌握,

不要踰矩,不要越軌,漂漂亮亮的最好,

嫁個好人家最好,你要挽著另一半的手然後只需輕輕的笑。

那些我們都知道的事情就不多說了。

於是我們總忍不住祝福彼此,

早日脫離單身或趁早結婚生子,

因為社會不停告訴我們,

身為獨身女人那可多可怕

 

「你知道嗎?我是個女性,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

名作家蕭紅曾在其著作中這麼寫過。

蕭紅在民初就寫下這樣的句子,

筆觸裡有輕柔卻深刻的痛,

他對女性在父權社會裡的處境不滿又覺得心酸,

可惜了自己竟身為女人。

厭女的另一種體現,是女人對自己女人角色的自我矛盾。

 

我們感到憤怒與憂傷,

被社會裡的厭女情節所傷,

卻又不知道該對誰發脾氣,

只好把怒氣朝著自己來,

反覆呢喃著「一定是因為我是女人」的緣故。

圖片來源

 

女人只有「結婚」一種幸福,

老女人只有「崩壞」一種路徑?

接近「適婚年齡」」的女人被粗魯的扯放砧板,

趁斤論兩,待價而沽,

不忘告訴你趕緊促銷以免賣不出去,

不想辦法把自己銷出去,就被罵不夠努力;

然後距離適婚年齡越來越遠,直至你選擇獨身人生,

旁人的冷嘲熱諷幾乎等比上升,

還附贈一兩句碎嘴說你肯定孤單終老。

 

易卜生《玩偶之家》筆下的娜拉,

在1879年早打開家庭的大門,

拒當玩偶走往未知的荒野,

但現代台灣女人如果告別了

好母親、好妻子、好女兒、好媳婦的既定想像,

是否能被當成完完整整的一個人?

我居然沒有答案。

 

亞洲社會厭惡也懼怕年老,年老女人尤甚。

我們對於一個年老女人的想像,

就是她必須老有老的樣子,

最好是花椰菜般的捲捲頭,不碰脂粉,一臉素雅,

年老女人不結婚讓人驚慌被喊老處女,

花點時間打扮自己就叫喊死三八,

還留著一頭烏黑長髮叫做沒事無聊。

社會極盡所能的收編女人,

列隊排好,容不下任何異端。

我有時候好想問,社會何時才肯放女人一馬?

圖片來源

 

長大之後,我才發現厭女跟自厭始終分不開,

一個不小心我們就成了社會壓迫女性的幫兇。

我記得自己曾隨口就說出「她幹嘛不結婚呢」這種話嚇了自己一跳;

也曾嘗試在女性角色間割裂脫口而出「我才不是那樣的女生」,

把其他女生「他者化」讓自己不要受傷;

我曾想過證明自己與男人有同樣的發聲分量,

因而掉到了不停否定的陷阱。

 

我們有那麼多的曾經,

無助無奈與自厭程度呈正比,

作用力與反作用最後都回到了自己身上,

讓我們覺得如此痛。

 

(贊助商連結...)

 

 

看著林志玲被麥克風包圍,

我想起施明德幾年前也對蔡英文公開喊,

要她對全國民眾解釋為何不結婚,是不是性向有問題?

我想起林心如、舒淇等人總被貼上「黃金剩女」的標籤,

於是這幾年來「敗犬」、「剩女」、「大齡不婚」名詞傾巢而出,

我們以為更進步了,我們以為自己有選擇,卻一步一步走進了死路。

 

所以,

不斷掉到陷阱還責備自己的我們能怎麼辦?

面對厭女情結與仇女情緒能怎麼做?

越痛的傷口,可能越得直視的看吧,

看啊傷口就在那裡,你去看了驚心,

你去戳了會疼,但若選擇不看,痛只會生根直至腐爛。

 

我始終這樣想。

還是存在一種途徑,存在屬於女人的戰鬥位置,

存在屬於陰性的語彙系統,存在不只一種的無聊可能,

這一條路徑只有我們走得出來。

許多人早在前頭替我們闢徑,

想想那反動的女性主義,

想想後女性主義的逃散與溢出,

正是因為所有的痛她們都曾經受過。

我們要做的是更堅定地上路,

不偏不倚深信身為女人的必然理由,

並且明白我們始終無需抱歉自己不甩標準,

更不用因此交代什麼。

 

這是屬於我們的生存之道。

 

※本文作者: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女人迷網站》

※本文由女人迷網站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文轉自 女人迷womany│華人第一全方位女性網站

原文於此 : 只能這樣「幸福」的女人:林志玲不結婚,關社會什麼事?

 

關於厭女情緒,你怎麼想?
【厭女症】厭女,是男人變成「男人」的一種手段?
【厭女症】阻礙女人的,究竟是性別還是能力?
當台灣女人遇上西方男人

 

祝福全天下的女人 分享給朋友吧~

 

女人迷

女人迷

womany.net 女人迷網站,華人第一女性全方位生活網站,最有女性意識的女性網站,我們為女人而生,也為女人而寫,致力於 Empower woman ,提供時尚、心靈、健康、職涯、藝術生活等內容照顧女性需求,讓每個女人知道自己可以活出最想要的樣子。我們想對你說 women are many,you are the only.

womany.net 女人迷網站,華人第一女性全方位生活網站,最有女性意識的女性網站,我們為女人而生,也為女人而寫,致力於 Empower woman ,提供時尚、心靈、健康、職涯、藝術生活等內容照顧女性需求,讓每個女人知道自己可以活出最想要的樣子。我們想對你說 women are many,you are the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