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用了很好的選股方法、挑到很棒的定存股,也買到了便宜價位,理論上,存股已經離獲利不遠了。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存股卻總是不成功,主要的原因是,老是敵不過行情大幅波動時「想賣股」的情緒動盪。股票大漲時,投資人總想趕快獲利入袋;大跌時,又被市場恐慌氣氛影響,害怕賠更多,乾脆認賠先出場,等更低價時再買回。
文 / Money 錢
2020 年 3 月的全球股災,以及之後的驚驚漲,就讓投資人措手不及。面對波動劇烈的股市,賣太慢,可能造成大筆虧損,買太晚,則可能會被套在高點。這些心情糾結,該怎麼化解?你真的只能一直當追高殺低的苦命散戶嗎?學會本篇的4妙招,你就能建立正確的觀念,學會存股賺錢的方法。
妙招 1 挑低波動股票 獲利穩健
上市櫃公司當中,每年都配發高股息的成長股,也就是能讓投資人股息和價差都大賺的個股,可說是鳳毛麟角, 即使找得到,投資人恐怕也等不到低價可以買。因此,應該放低標準,別一心想買到飆股,因為你可能永遠買不到便宜價。退一步想,配息穩、低波動的好公司,每年高低價差通常在5成以內,只要買進價位在年均價以下,多半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想虧錢可能都很困難。
妙招 2 分批、分散買 持盈保泰
大家都知道,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樣才能分散風險,存股也是如此,分散持股的好處是,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投資達人楊禮軒建議,可以慢慢分散投資組合,最好不要超過 20 檔。除了分散持股、建立投資組合之外,投資人在建立持股時,可以用分批買進的方式,進一步降低持股成本。舉例來說,A 股票的合理價為 10 元,投資人可以分次買進,類似定期定額投資,因為這也符合多數小資族每個月只能存下一小筆資金的情況。分批進場的好處是,長期下來具有降低持股成本的效果,能拉高整體報酬。
妙招 3 紀律存股 時間就是最好的朋友
投資的重點是,持續用股利買回股票、增加總張數。存股達人陳重銘分享一位投資人在 2016 年初買進 300 張第一金之後,當年每股發放 0.95 元現金股利,總共領到 28.5 萬元,假設這 28.5 萬元以年均股價 16.3 元買回股票的話,可以買進 17.485 張,接著 2016 年又發放每股 0.45 元股票股利,共可領回 13.5 張,因此他在除息後的股票總張數從 300 張變成了 330.98 張,這就是「滾雪球」。他的第一金持續滾雪球到 2018 年除權息後,總張數已經達到 377.87 張。假設這位投資人在 2016 年初用 16 元買進第一金,300 張的成本是 480 萬元,2019 年 5 月股價站上 22 元,持股總價值高達 831.31 萬元,總共賺進了 351.31 萬元,報酬率高達 73.2%。
請問你,這個投資人有到第一金上班嗎?有每天做研究並殺進殺出嗎?他只是趁低價買進好公司的股票,再持續用股利買回股票,藉由時間的累積就可以創造出龐大的財富。
妙招 4 不會選股就改買 ETF
投資人未必個個是選股高手,也未必每個人都有時間可以研究個別公司,因此,如果不知道如何挑選定存股,可直接選擇集中多檔個股的ETF,買一檔ETF,相當於擁有了投資組合,可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台股相關 ETF 當中,最為人知的 ETF 首推元大台灣 50(0050), 該標的是台股市值前 50 大個股的投資組合,近 10 年的年化報酬率約 7%,與加權指數表現相當。其他標的比如元大高股息(0056)則標榜高殖利率,近 5 年平均現金股息為 1.3元,平均股息殖利率 5.05%,且股價波動幅度比 0050 低,也是存股族可考慮的標的。存股族可以從大型 ETF 著手,先從成分股名單來篩選,如果其中有多檔自己鎖定的存股標的,這檔 ETF 就可以列入你的候選名單。如果還是沒信心,怕自己會買在高點,則可以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買 ETF,省去擇時的麻煩,而且隨時都可以進場。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Money錢 2021存股、存ETF賺錢攻略 授權轉載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