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1 投資快訊】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調查萬海(2615),多空聚焦月線攻防

【08:41 投資快訊】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調查萬海(2615),多空聚焦月線攻防

美股多方格局未變,並且道瓊續創高的背景下,雖帶動國曆封關日早盤續創高,但買盤觀望仍令電、金、傳三方齊齊走低,其中近日壓陣多方的台積電(2330)未能突破11/19高點後走低收跌0.16%,鴻海(2317)續弱,雖然盤中資金一度轉往面板、記憶體發揮,但僅記憶體中的華邦電(2344)大漲7.42%,表現最佳,未能帶動整體記憶體多方步伐,非金電部分出現由海轉空的跡象,貨櫃航運三雄全數走低,午盤時華航(2610)、長榮航(2618)出現買盤拉抬,終場漲幅分別擴大至2.99%、2.57%,加權指數終場收跌29.44點,以18,218.84點作收,成交量2,631.67億,全年上漲3486.31點。OTC櫃買指數相對活潑,個股仍有昨強今弱跡象,元太(8069)收漲3.42%續勢挑戰前高,寶雅(5904)則收跌3.97%,回吐近日漲幅失守5日均,資金持續輪動轉往高價股,信驊(5274)突破12/22高點後買盤續進,終場收漲3.03%,力旺(3529)於5日線取得支撐後仍有多單點火,終場收漲2.82%,生技表現分歧,其中高端疫苗(6547)終場收漲4%,但藥華藥(6446)收跌2.01%。OTC櫃買指數終場收漲0.54%,指數連4紅。3大類股指數全數收黑,29大類股指數跌多漲少。【大盤完整版 → https://cmy.tw/00B2B8】

籌碼面上,外資買超26.4億,投信賣超8.8億,融資增加2.41億,融資餘額為2,822.18億,融券減少4.85萬張,融券餘額為48.39萬張,外資台指期淨空單部位增加2,065口,總部位為25,156口。

今(3)晨新聞提及,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更新政策後,對貨主投訴船公司相對有利,傳出投訴案件增多,繼長榮(2603)、中遠海運、地中海航運、達飛CMA CGM、赫伯羅特等,被投訴收取不合理滯箱費之後,在2021/12/31公告將調查萬海(2615)2021年春季以來有問題的21個貨櫃,為又一起全球十大貨櫃航商被FMC調查的案件,該消息由於已經過萬海(2615)證實屬實,但同時表明在美國地區的滯留費與延滯費皆照標準且向主管機關報備,將全力配合調查,雖較不利萬海(2615)短線多方突破12/10高點,但以整體產業而言,因空櫃積壓在美西碼頭日益嚴重,據洛杉磯港統計,60%的空櫃在碼頭停留九天或更長時間,令亞洲區缺船缺櫃於2022年度仍未有趨緩跡象,運價底部仍有強撐,只是國曆新年前部分投信獲利了結,外資亦無轉買跡象,加上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造成的觀望,可能延續整理,於月線失守時仍應先行降倉為妥。

整體而言,上週因跨年市場交投普遍清淡,但本週逢12月營收公布,於農曆新年前仍有表現機會,族群上,除晶圓代工外,記憶體、車用、高速傳輸、PCB、航運、台積電概念股、網通等族群各擁利多,矽晶圓部分,中美晶(5483)董事蔡文惠表示電動車和5G等帶動了應用面的改變,令矽晶圓的生態由2020年開始逆轉。由低毛利產業躍升為2位數的高毛利產業。加上產業能見度高,仍有利於農曆年前資金關注,本週加權多方中點仍落於放量站穩萬八大關,操作上仍應持續汰弱留強,於失守5日線時應嚴守停損以保留資金優勢。

《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無群組,請勿亂加降低被詐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