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日報報導,聯合再生(3576)將於 2022 年增加國內太陽能案場投資、擴張大尺寸太陽能電池產能及自建儲能 AFC 設備系統,預計資本支出達 71 億元,並已通過董事會。
聯合再生(3576)預計將投入大尺寸電池 M6 9-busbar、M10 10-busbar產品,擴產後電池產能將達 1.3GW,模組將達 1.2GW。目前在手案場包含校園風雨球場、台鐵及台水太陽能案場、掩埋場及大型滯洪池,新增併網案場將達 140MW。另外開始自建 AFC 儲能設備,預計將建設 12.3MWh 的自持系統並於 22Q3 完工,未來將是台灣最大創能+儲能全方位綠電解決方案供應商。
展望整體太陽能產業將於 21Q4 起回溫,主因 21Q4 經濟部調高躉購費率 4.5%,且台灣政府規定通過審核後之電廠須於 2 年內完成併網,因此近期系統廠加速完工併網,且預期 2022 年可望維持該費率,並可望受惠上游原料如矽料、矽晶圓等價格回檔,帶動模組廠獲利結構轉佳。相關受惠股包含聯合再生(3576)、元晶(6443)、茂迪(6244)、安集(6477)。
聯合再生(3576)雖然訂單滿載但多為政府標案,獲利結構相對較差。市場預估聯合再生(3576) 2021 年 EPS 為 -0.41 元,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0.4 元(YoY虧轉盈),2021.12.27 收盤價為 21.75 元,預估 2022 年底每股淨值約 9.33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股價淨值比為 2.3 倍,位於近 5 年股價淨值比 0.5~2.9 倍中上緣,目前評價並未明顯低估,股價淨值比有望在 2.1~2.7 倍之間震盪。
市場預估元晶(6443) 2021 年 EPS 為 -0.08 元,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2.16 元(YoY 轉虧為盈),考量元晶(6443)將受惠美系客戶訂單穩定貢獻長期獲利,且太陽能產業展望正向,有望使 EPS 虧轉盈且長期維持,採用本益比評價。2021.12.27 收盤價為 41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19 倍,參考同業較穩定獲利之安集(6477)本益比約 23 倍,以及低軌道衛星同業本益比約介於 20~30 倍之間,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25 倍靠攏。
市場預估茂迪(6244) 2021 年 EPS 為 0.47 元(YoY+51.6),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0.95 元(YoY+102.1),預估 2022 年底每股淨值約 10.14 元,2021.12.27 收盤價為 36.30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股價淨值比為 3.6 倍,位於近 5 年股價淨值比區間 0.50~5 倍中上緣,考量太陽能產業展望正向,且自有電廠將貢獻穩定獲利,目前評價低估,股價淨值比有望向 4.2 倍靠攏。
市場預估安集(6477) 2021 年 EPS 為 1.23 元(YoY-53.6%),並預估 2022 年 EPS 為 2.27 元(YoY+84.6%),2021.12.27 收盤價為 49 元,以 2022 年市場預估 EPS 計算目前本益比為 22 倍,位於近 5 年本益比區間 7~31 倍均值附近,考量太陽能轉業轉佳且擁有更多電廠穩定貢獻獲利,目前評價低估,本益比有望向 23 倍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