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20 歲的你
有沒有曾經想過 30 歲的你
會在哪裡?
是坐在十字路口、便利商店
還是高樓辦公室?
如果,你們是安於每月都有薪水領
有地方住有飯吃,偶而可以
聚餐、逛街、唱歌這樣的舒適圈
然後月底把錢花光時
就窩在家裡吃速食麵等月初薪水入帳
那要小心了
你們已成為社會的「籠中人」
想出人頭地,就必須接受以下殘酷的忠告
趕緊來看看吧....
( 贊助商連結)
1、對未來無感
是世上最恐怖的事
你的細胞不停老化
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鈔票每秒都在變薄
如果你也不跟著成長和進化
不清醒的事實就是:
年紀愈大,愈無立足之地
這社會就像是一個無形的牢籠
表面上我們是自由的過著生活
但是事實上,金錢,慾望,權力...等
將我們禁錮在一個固定形式的生活中
安於現狀而沒有自覺
也沒有培養能力
就將一生望著籠外的成功者
當籠裡的夢中人
你現在所做的每件事,每個決定
都是「播種」的過程,一旦過了 30 歲
年少時播的種子就到了開花結果的階段
很難再改變
所以快醒醒吧
想想「未來」和你現在所做的事
2、三十歲時
你必須看見的殘酷事實
30 歲前沒定位
30 歲後就沒有升遷機會
所謂「三十而立」
指的並非是 30 歲前成家立業
其中真正的意義
是要你確立自己的
價值觀和職場定位
大部分的年輕人在
畢業之後都會經歷一段
「職場體驗期」
不過在這段時間要好好摸索
未來的發展道路,並用
這段時間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否則,只能看著別人往上爬
幾年後再淪為他人升遷的墊腳石
(贊助商連結)
30 歲的你,沒有本錢再犯錯
20 歲菜鳥犯錯會被原諒
30 歲老手犯錯會被開除
很多年輕人不了解的是
當犯了錯是主管給機會
讓你從錯誤中學習
但若毫無長進
那麼沒有未來價值的你
要怎麼和 20 歲的社會新鮮人比
40 歲失業,是你 20 歲造的孽
當社會普遍告訴你
40 歲以後就是邁入
高失業的危險群時
還有一個更殘酷的數據
現在社會新鮮人的失業率
早就高過 40 歲以上
中高齡職場的失業率了
所以 20 幾歲的年輕人們
你的每一份工作與每一次轉職
都在啟動命運的轉盤
都決定未來你在職場的
十字路口會往哪裡走
正視你每個決定
不要一個輕率的決定
而導致了未來的失業的命運
3、這世界是否永遠需要你
「沒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 ( No one is indispensable)」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
在學歷貶值的今天,專家不斷強調的是 :
想要在現今職場生存
就要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事實上,你我都可以被取代
差別只在於「這社會有多需要你」
4、二十歲開始準備
才能選擇三十歲的位置
從未來回堆到現在
你才知道自己目前究竟該做什麼
在管理學來說是「結果導向」
先設定想得到的結果
再逐步擬訂計畫的每個步驟
你在 20 歲做了什麼準備
決定你未來是站在路邊發傳單
還是站在鎂光燈下接受大家的喝采
早一點,永遠是最好的時間點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
發現很多人把 30 歲
當成「第二個 20 歲」
認為 30 歲在開始還來的及
而引發了現在的青年危機
銷售大師喬吉哈德曾經說過
「通往成功的電梯總是經常故障
因此想要成功
只能一步步旺上攀爬」
世界上沒有巧合
只有被規畫好的劇本
盡早確定目標
才能愈早行動,達到終點
睜開眼
你才能看見別人要什麼
很多人臉上的眼睛是睜開的
但內心深處的靈魂卻是閉上眼的狀態
這個時候他們看見的世界
是自己內在投射出來的
經過自己妄想和恐懼扭曲的世界
而年紀越大,內心眼皮越重
更怕看見那個和他
想像中不一樣的世界
少數悟性過人的年輕人
才 20 幾歲就能真正睜開眼
看見別人的需求
因此在各行各業打下一片江山
有的在連鎖餐飲當店長
有的自己研發甜點
有的成為賣車高手
其實,當你能從內心睜開眼
就會看見自己的價值
和社會需求,有什麼樣的連接
開始進入一個更高格局的人生階段
5、你的「心態」站在哪裡
注定你能站在那裡
一個心中有目標的普通職員
會成為創造歷史的偉人
一個心中沒有目標的人
只能是平凡的職員
其實,職業沒有
任何高低貴賤可言
但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做
「得過且過」的工作
毫無理想和目標
你的工作未來 20 年
能創造多少價值
除了個人感受外
你更必須找到自己
在職場上的「立足點」
眼前這個年代,早就已經變了
不在只要找到能捧著一輩子的
「鐵飯碗」,就能等待退休
現實的現況是,你我都必須在
這場令人窒息的「飢餓遊戲」中
努力的生存下去,唯一不變的是
你的「心態」站在那裡
都將決定以後你會站在哪裡
和一輩子能爬到什麼巔峰
現在開始
用 10 年後的自己
思考現在的你
該做好什麼準備吧!
看更多好書試讀,提升職場競爭力:
- 辦公室的氛圍,看出一間公司的格局!
- 原來聰明人的筆記長這樣!活用這 3 點原則 ,讓你讀書更有趣 、工作有效率!
- 一位台灣工程師的告白: 矽谷待3年,抵過台灣30年!不是矽谷比較厲害,而是矽谷人充滿...
- 30 歲後,你會站在那裡? 想出人頭地,這 5 點殘酷的忠告 - 你必須接受
- 誰說總理 不能自己買菜?「這個」就是德國人的強大之處!台灣該好好學學...
本文擷取自:
作者: 狄驤
出版社:智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