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當道、油價續漲,今年熱門ETF該續抱還是轉跑道?

Money錢

Money錢

  • 2021-11-25 14:46
  • 更新:2021-11-25 15:55

通膨當道、油價續漲,今年熱門ETF該續抱還是轉跑道?

你買的ETF有賺錢嗎?面對全球市場愈來愈波動,VIX指數第四季起節節高升,過去有獲利的投資項目,未來會受影響嗎?

首先看一下從全球與台灣ETF今年至今的績效表現,可以看出兩點有趣的差異。如果你買的是全球的ETF,在今年績效前十名裡可以看出,能源與科技是兩個熱門主題。因此第一個要問的,是這兩個題材未來還有機會嗎?

 

全球Top 3 : 能源議題正夯

 

在全球今年表現最優異的ETF裡,幾乎都與能源相關,舉凡天然氣、鈾礦、能源探勘或是潔淨能源等。

 

這與油價密切相關,2021年油價漲勢確實驚人,從每桶20美元之譜,一路竄升到80美元以上,甚至傳出上看每桶100美元。正是因為能源價格水漲船高,使得天然氣、再生能源甚至是核能發電,能源產業都受益於漲價帶來的收入提升。

 

但美國能源資訊局 (EIA)預估,因為2022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俄羅斯、美國等產油國將擴大產能,原油庫存預期高於今年水位,除非有突發性的原因導致能源需求增加,否則在基礎建設需求已經反映,再加上供給提高的條件下,油價可能自2022年開始趨勢向下。一旦這個假設成真,對於再生能源與能源相關題材可能將是利空。

通膨當道、油價續漲,今年熱門ETF該續抱還是轉跑道?

不過與能源相關的投資,還有一個正在崛起中的標的─碳權。事實上現在已經有碳權相關的ETF。例如由KraneShares發行的全球碳ETF〈KRBN〉,就是目前少數與碳權交易相關的的交易工具。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11月剛結束的氣候框架協議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6)正式確立了碳交易的制度。

 

所謂碳交易制度,交易的標的當然不是碳本身,而是排放碳的權利。因應氣候變遷,未來各國碳排放量將有配額限制,企業要取得碳排放的配額來,需要透過政府免費發放或拍賣取得,或是在碳市場向其他企業或投資機構購買。

 

換句話說,不論碳權價值有多少,碳排放市場成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而且這不只是經濟力量形成的市場,還有政治目標與環保目標的期待,未來很大可能性只會愈來愈蓬勃。

通膨當道、油價續漲,今年熱門ETF該續抱還是轉跑道?

台股Top3:能源、大盤型ETF仍夯
在台股方面,延續全球瘋能源的趨勢,台灣少數的能源相關基金,期元大S&P石油繳出62.48%的成績。

除了能源題材,台灣投資大盤的ETF也有不錯表現,特別是中小型與中型企業。在台股中小型股的主力多為科技業,以富邦台灣中小 (00733)為例,其中22%持股為半導體、電子機械、電子零組件各8%。

然而,在2021年衝擊全球的晶片荒,專家預估在2022年仍將延續。主因在於半導體產業需求仍在上升階段,再加上供應鏈緊縮,導致晶片供給遠遠跟不上需求,屬於基礎建設議題,恐怕難以在1、2年內解決。換句話說,現在科技業就算訂單滿手,也不一定能出貨,也不見得能換成營收。

然而,面對2022年,通膨、聯準會升息以及原油價格波動等不安定因素,如果因為看到特定類型產業型ETF繳出好表現,就想要「上車」,恐怕並非明智之舉。反之,從被動投資的角度,透過投資大盤增加組合多元性,等待市場消化通膨。

因此投資人不妨從長期投資角度切入,不要貿然買進產業或是單一國家的ETF,更論期貨型或是槓桿的ETF;反之,可以穩定買進大盤型的ETF,作為面對通膨風險的「地基」。

如果對於單一產業有特別興趣,例如能源、半導體甚至前面提過的碳權交易,不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的標的,也不妨透訂定在幾天內達到特定股數或張數,透過定期定股的方式買進,達到目標後視情況調整或調整部位。

通膨當道、油價續漲,今年熱門ETF該續抱還是轉跑道?

以台新證券為例,現在申請證券帳戶並透過預約買零股定期定股買進個股或ETF的零股,不僅1股就能存,可以享有手續費優惠。現在開戶還有好禮拿,活動網址請見https://lihi1.com/CORwE/11

Money錢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www.money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