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因殺人而坐牢:十年後,以博士身分在TED演講:我們都有能力揮別過去,重寫自己的故事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15-06-24 16:50
  • 更新:2020-11-12 17:06

牢籠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Paul Wood 是一位

住在紐西蘭奧克蘭市的18歲迷惘青年,

有一天晚上去跟毒犯買毒品,

卻失手殺了人,隔天就被關進大牢,

你一定會猜,這個人一生大概沒救了

 

沒想到僅十幾年後,

他居然登上TED的舞台,

以博士的身分教大家怎麼逃出監牢,

全部的人聽完居然還都起立鼓掌!

 

難道這世界反了嗎?到底是怎麼回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以下摘錄演講內容並使用第一人稱)

 

十八歲時我選擇了

用毒品去應付生活,

有一天我跟一個毒販碰面,

我們發生衝突,我不小心殺了他,

而隨後的是十年的牢獄之刑。

 

二十歲時,

我被轉到紐西蘭的高度戒備監獄,

在這兒我發現原來我未被監禁前

我已經身處於一個自己製造的監獄,

一個在我腦海裡的監獄。

 

我的監獄是我一直都認為:

「自己的潛能就只能如此,

並相信量度男人的一把尺

是以他的暴力程度為標準,

而男人不應感到害怕、

傷心、脆弱或軟弱。」

 

很諷刺的是:

「我得在實體的監獄裡,

才能擺脫我的精神監獄,

也很諷刺的是,直至我重獲自由後,

才驚覺原來有很多人都同樣

被困在各自的監獄裡。」

 

我能夠逃脫我的精神監獄,

是透過五個步驟去達至個人改變,

叫它們為通向自由的五步。

 

邁向自由的第一步,

是去肯定 我們是生而自由

孩子生來就像白紙一張,

然後生命就開始了,

叫我們要去理解世界。

我們習得自我打擊和歪曲信念,

很多時候這些信念都囚困我們,

但這並非我們原本要過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應該是絕對的自由。

 

 

我有次遇到紐西蘭

最厲害的保險箱竊賊之一,

而這挑戰了我對自由的理解。

他是國際智商組織門薩的人,

他很聰明,我們花很多時間在後園中,

討論他貿易的複雜內容,

有一天他帶著一個網球

和沉重的煙灰缸,然後問我:

「如果他同時把兩樣東西掉落,

哪樣會先落在地上?」

 

我無法相信他竟然

會問如此笨的問題!

當然是 重的菸灰缸比較快啊!

但是,看著這兩樣東西

同時掉落在地上,令我很驚訝,

我從來沒有質疑過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我一直都只是接受世界向我展示的模樣,

但這一次令我思考

還有什麼我現知的原來是錯誤的?

在這之前,

 

我一直以為教育是能

令人得到工作的事情,

現在我開始覺得教育,

其實是會令世界變得更有趣,

令我的信念更為準確。

瞭解到我們是生而自由,

和知道哪些信念囚困我們,

是可以被挑戰和取代的,

這就是通往自由的第一步。

 

通往自由的第二步

是選擇去 逃脫自己的監獄

住在監獄實在是很艱辛,

但要逃出更難,那種想逃出的慾望,

是由我們想成功的程度驅策的,

有很多選擇不逃脫的人,

是因為他們覺得改變是不可能的,

覺得失望是無可避免的。

 

要逃脫也要視我們認為需要

多少心力和我們認為這改變的價值,

在監獄裡我們相對更安全,

我們沒有機會再次失敗,

而它不需要太多努力。

對很多人而言,待在監獄比較容易,

因為面對很少成人需承擔的責任。

雖然聽起來是一種歪理,

但很多人會找到歸屬感。

 

 

逃脫是需要強烈

渴求改變的心,

如果你要去堅持,

你要將重點放在為何你想改變,

不是其他人為何認為你該改變,

而是為何你想要為自己而改變。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

能成為學術上出色的人,

我甚至被留級過一年。

然而我修讀了兩堂心理學的課,

因為我知道了解人們的行為,

是有用於生存於監獄的。

 

我在單獨囚房完成了第一份作業,

我在一間沒有窗的囚房裡完成了考試,

而我竟然也成功及格了!

我對自己能及格感到很驚喜,

這讓我想自己也不是沒有能力。

它讓我開始夢想、思考

「想像我能得到一個學位然後出獄!」

成功及格進一步強化了我逃出監獄的慾望,

但想改變和去實行,畢竟也是兩回事。

 

通往自由的第三步是要逃脫、

開始行動,別只是在做夢

為了要逃脫,你要開始踏出一步,

去縮短你與你夢想的距離,

那些想逃出監獄但失敗的人,

常將改變視為在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但問題是這些都沒有推動我們去行動。

 

要令你逃脫精神牢籠,

你要明確知道你想改變什麼,

明確的改變不是為了減一點重,

而是想減掉五公斤。

研究顯示有不明顯的目標,

會令我們更難開始行動、更容易放棄,

明確目標會讓你更容易達成。

 

 

很多囚犯都會討論出獄後會做什麼,

講他們會如何好好照顧小孩、

會如何有更好的生活,

但當你面對長期囚禁,

時間是種不同的概念,

要心理上生存下去,

你先要忘記外面的世界,

接受這是你的新生活,放眼於當下,

 

重點放在當下,

是我逃脫的重要一環,

我不會擔心我以前怎樣,

也不會擔心未知的將來,

我只放眼於今天要做什麼,

看看我這一刻能做什麼,

研究顯示擁有活在當下的能力,

令你能三倍更容易達到目標,

所以我不再吸食大麻,

這令我完成了我的學士學位,

這也縮短了我在單獨囚房的時間。

 

通往自由的第四步是

為你的自由而戰

為你的自由而戰,

是需要勇氣和耐性的,

為達到目標,你必須克服困難,

讓我放棄毒品並非簡單的過程,

而在監獄裡讀書也有其困難,

例如要看課程資料,必須先取得允許,

但去克服這些困難,正是為自由而戰。

事實上透過克服這些困難,

建立了我們改變的能力,

也需要意志力。

 

有不少人覺得意志力和自律,

有就有,沒有就自然沒有,

但研究顯示有些特質是

可透過練習和應用而建立。

 

在監獄求學不同的階段

我遇上了很多挫折,

這些都需要堅持和克服的決心,

我的夢想也提升了我成功的機會,

當我完成了碩士課程,

而下一步就是博士學位,

這次的障礙就更大,

我被告知我是不可能修讀博士課程,

因為無法和指導教授定期進行面談,

然而我的指導教授卻願意

花好幾個小時到監獄與我面談。

 

 

為自由而戰

對改變和成長至關重要,

但若有盟友會更好,

若不是有一個十年來,

每個星期都探望我的父親

與良師鼓勵我要敢於夢想,

我今天根本不會站在這裡,

我是紐西蘭監獄裡首個以

高中綴學生身份進去,

卻拿了學士和碩士學位出來的人,

我也是首個開始修讀博士學位的人,

之所以能達成這一切,

是因為有並肩戰友的支持。

 

通往自由的最後一步

是活得自由

自由是一趟旅程,不是一個活動,

它是需要心力維持的,

自助的書和節目大多都失敗,

是因為他們都不承認自由生活的現實,

和它所需的持續心力,

自由的代價是不斷的努力,

去認清和避免看似無知的選擇,

去學習回應挫折的方法。

 

活得自由需要我們承認自己有時軟弱,

我們不會每次都順利地完成目標,

有時我們辜負自己的理想,

但這些失敗是使我們成長的機會,

它們給予了我們機會去反省和認清自己,

 

我們跌倒是為了

學習如何重新站起,

十八歲時,

我的選擇對很多人造成了負面影響,

而這些會永遠跟隨我而活。

我花了超過十年時間在一個負面環境,

在那裡,錯誤的觀念被擁護、

錯誤的行為獲得讚賞,

但這些選擇和經歷都無法定義今天的我,

今天的這個男人

是因為我選擇當下如何過生活,

是因為我選擇了如何表現,

我們都有能力揮別過去,

去重寫自己的故事。

 

要活得自由,

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生而自由,

我們必須選擇逃出精神監獄,

我們要為自由而戰,

我們要保持真我,即是活於自由。

 

我的故事反映了我改變的旅程,

也說明了通往自由的五步

是我們都能做的改變之道,

那你的監獄又是什麼?

 

完整影片:

(中文翻譯)

 

看更多好文,成為更好得自己:

 

本文由CMoney團隊整理報導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 )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原創文章

CMoney官方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