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梗嗎?!快看過來!讓故事有「梗」的 5要素...讓你說一口好故事!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15-05-27 14:40
  • 更新:2018-07-17 09:31

沒梗嗎?!快看過來!讓故事有「梗」的 5要素...讓你說一口好故事!

(圖/shutterstock)

 

不一定每個人都會說故事...

最主要就是因為從來沒有人教「怎麼說故事」,

那到底怎麼樣才能說出一個「好故事」呢?

以下 5個要素一定要學起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要素1. 要有「事實」也要有「寓意」

別說硬道理,要軟事實

好故事就是要引人共鳴,

但是往往這都是最困難的點!

打動人心的,往往是事實;

而在所有的事實裡面,「有圖有真相」的事實,

又比「只有數據」更能打動人心!

 

事實加上劇情過程就是最動人的品牌故事

有一個人...

他以前是專門幫人家競選的,有一天,他突然生了一場大病

,全身長滿不知名的疹子、暗瘡,渾身癢得不得了,

連澡都沒辦法洗,四處求醫吃藥卻依舊無法根治,直到自己用藥草做了手工皂,

病情才開始穩定。後來他開始把用不完的肥皂分送別人,

接著乾脆決定創業賣這種手工皂。

光是聽見這個故事,可能就已經願意信任它的品質了。

 

要說故事還要點出寓意,否則傳奇聽過就忘記

用軟故事取代硬道理,是為了讓聽者更容易接受,

尤其是如果你的目的,是希望說服聽者採取行動、

停止某種行為,或希望刺激他們開始思考,

通常說故事往往更能讓他們願意做正確的事,

而不是跟你唱反調。

既然如此,把故事的寓意講清楚就很重要,

才能引導聽的人認同你希望他們學到的教訓。

 

 

要素2. 親身經歷或目睹的事件,最佳

想打動人?你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故事

由於說的人親身經歷過,聽者往往會感染對方當時的情緒,

而讓故事有吸引力 !

戴爾.卡內基在《成功有效的團體溝通》

中提到:童年時期與教養經過、早年奮鬥的經驗、

嗜好與娛樂、某些特別的知識,

或是一些不尋常的經驗,都是很好的題材。

 

觀察身邊的一切加上你的心得,就是好故事

沒有人規定非親身經歷不可, 有時即使你並未親身參與,

但只要是你親 眼目睹的事件,或是從中觀察出心得,

拿來說故事,效果也一樣非常好!

 

記得學運期間有一則廣告非常成功,是舒利視葉黃素。

它搭上「向日葵」與「香蕉」的爭議,

推出廣告影片「答對篇」,

暗指吃了舒利視葉黃素,

就能輕易區分出向日葵與香蕉。

由於廣告發布的時間距離新聞事件發生才不久,

因此引起許多觀眾的共鳴,

甚至佩服這個品牌竟能如此快速回應時事。

 

 

要素3. 情節要帶動觀眾情緒或出人意料

故事怎麼抓住吸引力,就在於故事的「難關」

要怎麼讓聽眾融入故事、完全抓住聽眾的吸引力,

除了演說者的表演功力之外,

還可以在故事裡安排事件的情緒高低。

TED講者傑瑞米.唐納文(JeremeyDonovan)

在《TED Talk》裡提出

「故事情節高低起伏的七階段」。

 

他認為,一個故事裡假設主角要從A 地抵達G地,

那可以安排他要通過三個難關、想出三種過關的方式。

因為這種說故事的方法,

比直接說明主角如何從A走到 G,會更加引人入勝。

 

故事的轉折只需兩個字:但是

如果你覺得這個架構太難學了,還有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記住電影大師霍華.蘇伯(Howard Suber)的話:

「說故 事,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但是』。」

他在《電影的魔力》一書中說:

「沒經驗 的說故事者,會告訴我們,首

先,發生了 第一件事,

然後,又發生了另一件事,

他們不懂得如何用具有娛樂性與戲劇性的手法,

把故事串連起來。老練的說故事者,

則常會說:『好消息是⋯⋯但,壞消息 是⋯⋯』」

 

 

 

要素4. 穿插令人會心一笑的橋段

故事中營造出幽默的橋段,

可以讓觀眾用愉悅的心情記住故事最重要的訊息,

不但能傳達訊息,還能讓故事與講者更受歡迎!

 

最簡單的方式:開自己玩笑

開自己玩笑有三個優點:

一是你說的 是不但是事實(見要素一),

而且還是親 身經歷(見要素二),

而親身經歷是最能 博取信任的故事。

二是當你攻擊自己的弱點,觀眾會更容易令卸下心防

,也更容意 接受你的觀點。

三是人在很放鬆的情況下才可能自嘲,而當你一放鬆,

聽者也會跟 著放鬆,這是培養幽默感最好的方法。

 

小心幽默不成反而炸死自己

罐頭笑話,包括你從臉書上看來的冷笑話、

或是從脫口秀演員那邊聽來的酸言酸語,

雖然都很有趣,但可能對說故事本身幫助不大,

聽過的聽眾可能會覺得你沒創意。

 

 

要素5. 去蕪存菁,三不三去掉

去蕪存青,預演一番是為了讓你的故事被買單

那麼,「去蕪存菁」到底要做什麼?

其實每個人對「菁」與「蕪」的定義都不 一樣,

最好的方法是當你準備好故事後, 先找個人展示一番,

但凡對方表現出不耐 或無聊的地方,就是你需要刪改之處。

 

因為故事之所以要「去蕪存菁」,

就是為了變得更有吸引力、

能說服更多聽眾或觀眾─無論這則故事是一則廣告、

你要向公司提出的企劃、還是你要說服某人 認同你的意見。

 

去掉無意識的口頭禪,否則對方只記得口頭禪

無論是寫還是說故事,很多人最常犯 的錯誤,

其實是在內容裡加入太多無意識 的口頭禪,

例如一直重複「然後⋯⋯」、 「於是⋯⋯」、「結果就⋯⋯」,

這跟講話的習慣有關,如果你說故事的對象是熟 人可能沒什麼,

但如果是正式的簡報或是像TED這樣的場子,

對聽眾來說可能會產生干擾,最好練習去掉。

 

 

本文摘自 優渥誌 8月號/2014 第60期更多內容請參閱本期《優渥誌》

 

 

本文為 CMoney官方 原創文章,編寫皆經 授權。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本文 轉載自 CMoney 網站,原文 於此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

 

 

延伸閱讀

破解 TED台上「18分鐘」,開口前必備 3 招,你就能說動任何人...

簽約率 99%的業務之神...秘傳 30招「關鍵技術」,讓你年薪 破 千 萬...!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原創文章

CMoney官方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