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落底沒?起漲K帶你深度分析貨櫃三雄的走勢
航運熱度大不如前,許多人也被套在船上
繼上次的懶人包後,
今天將用更詳細的資料
幫助各位投資人判斷航運是否可以進場
究竟航運能不能重振往日雄風呢?
讓我們用三個面向來去做分析
技術分析- K棒
從K線圖上來看可以看到今天貨櫃三雄都收了帶上影線的k棒。長榮收在91.7,跌幅0.76%;萬海收在158元,跌幅1.25%;陽明收在88元,跌幅1.12%。
單就K棒來看可以知道多方有要往上攻,但遇到壓力後還是收黑K。今天貨櫃三雄的K棒高點有過昨天高點,低點也沒破昨天低點,多方稍占優勢,但因為收了長上影線,空方佔優勢。兩者合在一起可以知道今天多空交戰,沒有一方特別強,方向不明,走的是盤整型態。把時間拉長一點看,可以看到近6個交易日的K棒都是貼著5均走,上不去也下不來,慢慢形成一個整理平台。這邊沒有持有航運股的人不建議進場,因為進場風險很大。為什麼?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如果平台之後的走勢是往下的,那現在去做抄底會損失慘重;那放空呢?也不建議,因為如果之後整理平台的走勢是往上的,那這邊一樣會有被嘎空的危險。因此遇到這樣的整理平台我們最好的操作手段就是空手,靜觀其變,而不是一股腦地下去買賣股票,到最後損失慘重。
K棒看完接著來看均線排列。可以看到很早以前就已經呈現5均在下,季線在上的空頭排列,不管哪一檔都一樣。而且長榮跟陽明連10日均線都還沒有碰到就開始下壓,可以看到5均所帶來的壓力很大,10均更不用說,連碰都碰不到,因此就目前而言不會是一個很好的抄底機會,在還沒有站上5均跟10均前都不建議去做抄底。
籌碼面 - 法人
長榮:
10/18的盤後籌碼可以看到長榮買超最大宗的是外資,但是大多都是隔日沖外資。可以看到摩根大通買超8660張,美林買超5093張,兆豐 - 嘉義買超3140張,除了都是著名隔日沖主力,也是昨天的買超前五名。因此今天開高後主力開始倒貨,之後便開始走低。
萬海:
昨天買超第一名是美林,大買18044張。美林是我們熟悉的隔日沖券商,看圖可以知道今天是外資倒貨,昨天買超最多的美林今天不出所料的賣超了762張,包括賣超第一名的摩根大通賣超974張,也讓外資今天整體是賣超的。
陽明:
昨天買超最多的是瑞士信貸,是著名的波段-長線投資券商,操作特性屬於「銀彈拉抬」及「低檔布局」型。看到這邊有些人可能會很開心,這樣是不是代表股價已經在低檔了!這邊我們只能說「不~一~定」!為什麼?因為我們不能僅就單一一家券商就去做判斷是不是落底。這邊可以跟上述提到的技術分析一起看,會讓判斷更加完整。不過瑞士信貸今天又繼續買超1894張,後續可以注意看看這邊是不是又會是一個起漲點。
基本面 - 營收
受惠於缺工以及塞港導致的問題,SCFI航運指數今年以來從年初1753元,一直大漲到上禮拜的3300元,漲幅接近一倍!也連帶拉抬了貨櫃三雄的營收表現。貨櫃三雄今年的營收一直都很不錯。長榮今年1-9月每個月的營收年增率都是大幅增加的,增加最少的是1月的71.7%,最多是7月的168.5%;萬海除了今年二月外,每個月的營收月增率跟年增率都是正的,年營收年增高達191.76%,是貨櫃三雄裡成長最快速的公司;陽明營收也是每個月都在成長,累計119.48%的漲幅也著實驚人!
雖然營收不錯,但今年的航運運價也不是一路狂飆。從下圖可以看到全球貨櫃航運9月底來SCFI運價指數走勢變得不太穩定。9月30日SCFI指數終止20周漲勢引發市場熱議,10月8日小幅回升,但在15日再度走弱,而且歐美三大黃金航線運價罕見全面下挫,美東線更是連三跌。這就衝擊到各家航運業者未來的營收表現。雖然塞港問題有可能在明年年中甚至年底才有望解決,但是在航運價格滑落以及中國政府祭出的低廉運價政策雙面價擊下,會不會對貨櫃三雄產生更嚴重的影響值得我們去關注。
結論
技術分析上來看可以知道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看看整理平台之後的方向是往上還是往下。籌碼面一樣較為混亂,還是以隔日沖券商為主,但有波段券商進駐,可以看看後續走勢。就基本面來說,未來營收狀況若要繼續維持今年的高水準還需仰賴運價指數繼續走高,明年的營收目前來看是樂觀的,但中國的低廉運價政策還有塞港問題何時會緩解都牽動著貨櫃三雄未來的營運表現。因此航運未來是會恢復航海王的榮景還是繼續變成咕嚕咕嚕的潛水艇,就讓時間來告訴我們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