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中國玻璃產業供給持續收縮、房地產需求仍強,帶動玻璃報價易漲難跌,台玻本業獲利能力明顯提升;十四五開始實施後,玻璃產業將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燃料以天然氣為主的台玻的成本優勢將開始逐漸顯現。
台玻的營運狀況於20Q3開始轉虧為盈,自此之後逐季穩定上升,21Q2台玻營收151.13億元;營業利益33.28億元;稅後淨利30.17億元;EPS 1.04元,獲利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台玻2021年EPS預估3.78元,平板玻璃需求不墜;5G、高效能運等新應用拉動對PCB、載板需求,有利玻纖布後市,預期2022年獲利仍將成長,每股淨值有望隨獲利連續上升,預估2022年每股淨值可來到19.76元。
台玻歷史PB (股價淨值比)約落在0.3~2.6 x。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國際同業PB平均為3.2倍,由於公司自2012年之後獲利情況不甚穩定,近年市場給予的評價倍數不高。2021年台玻因具爆發性成長,PB也獲市場調升來到中軸之上,雖公司在2021年已大幅墊高的基期,預期2022年仍有成長契機,但現階段高通膨恐加速聯準會縮表動作,金融市場的資金派對可能因此逐漸消退,股價的評價倍數或將因此下降,由於目前評價並未低估,故給予區間操作評等。
台玻公司&產品介紹:
台玻(1802)成立於1964年,主要產品分為平版玻璃、玻璃纖維、玻璃器皿,2020年營收比重分別為68%、22.7%、8.5%;21Q2玻璃纖維比重上升,佔比分別達到68%、25.4%、5.8%。
目前銷售區域以中國71%為主、台灣16%、其他13%。
年產能:平板玻璃326.7萬噸(中國產能佔八成)、玻璃纖維22.1萬噸、玻璃器皿17.6萬噸。
平板玻璃除了常見的玻璃之外,還包括了需要深度加工的強化玻璃、Low-E(低輻射)玻璃、真空玻璃等產品。終端用途主要以營建業為主(70%)、汽車業為輔(15%)。
營建業又以Low-E玻璃窗為主,遵循十三五政策,最新環保標準要求窗戶採用節省能源的雙Low-E複層玻璃以節約空調耗能,使每窗玻璃用量片數提升。複層鍍膜的真空節能玻璃具隔熱效果,能降低室內外熱交換,達到空調設備能源節省。
平板玻璃主要原料為燃料42%(主要為天然氣、石油相關產品)、純鹼25%(降低熔點)等,原料主要以美日進口為主,變化不大;台玻在中國大陸的平板玻璃產能約為台灣廠的五倍,目前為中國第四大廠,市佔率約6%。
玻璃纖維(布)出貨主要以PCB用電子級玻纖紗為主、FRP(玻璃纖維)為輔;玻纖紗是用來交貨給CCL(銅箔基板)客戶應用在PCB(印刷電路板)的製造,FRP則是應用在運動用具、風電葉片、汽車零件等等,目前營收比重約低於3%,產能為中國第三大,市佔率約13%。
台玻受惠供需結構性改變,平板玻璃報價相比過去大幅成長
平板玻璃於21Q2營收佔比68%,主要應用於建築市場,八成的產能位於中國大陸。玻璃市場供給面限縮,主因近年中國政府推動十三五計畫供給側改革,淘汰不合規的平板玻璃,使得過去供給過剩的情況逐漸消失。台玻的窯爐以天然氣燃料為主,相較低階的燃燒焦煤環保,燃焦煤的碳排放是天然氣的1.69倍,故台玻在碳中和政策的”煤改氣”環節中具優勢。
受惠玻璃供給面結構性的轉變,中國市場的玻璃期貨價格從以往平均的RMB 1500/噸不斷上漲,在20Q3-Q4時價格達到2100/噸,此情況也造成台玻的平板玻璃產線自20Q3獲利大幅且穩定的增加,平板玻璃營業利益率自20Q2的0.25%跳升至20Q3的16.65%,後續一路上漲,21Q2營業利益率甚至來到21.29%的歷史高點。
十四五計劃限縮產能,房市走強,台玻營運後市可期
中國玻璃庫存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走低,目前仍維持低水位;受到房市火熱,營建業密集開工影響,廠商九月的可用玻璃天數亦處於過去三年的低點,上述情況推升台玻營運動能,營運欲小不易。
20H2之後中國的房地產景氣一路走強,結合玻璃報價走揚,21Q2平板玻璃營收103.91億元(QoQ +39%),創近三年新高,營業利益率21.29%。
(下圖為 房市新開工面積年增率)
十四五計劃開始後,玻璃產業將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燃料以天然氣為主的台玻的成本優勢將開始逐漸顯現。
台玻近年來積極往產業上游進行垂直整合,轉投資持股約37.7%的實聯中控,旗下擁有實聯化工(江蘇),主要生產玻璃上游所需的原料-純鹼和氯化銨,此舉使得台玻在原料取得穩定,對於生產原料品質控管加強,大幅提升產品品質提升進步;近期雖然純鹼及天然氣報價不斷走揚,但台玻垂直整合所帶來的效益將是同業所無法企及的。2021年在全球原物料價格揚升下,實聯化工對台玻的營運貢獻度預期也會比去年增加。
台玻的平板玻璃主要供應中國的營建產業,房地產為中國重要產業,今年以來開工面積不斷上升,且部分新建高級大樓採用節省能源的雙Low-E複層玻璃以節約空調耗能,目前Low-E玻璃滲透率約25%,此種設計使每窗玻璃用量片數提升。綜上所述,台玻出貨量預計可維持高檔表現。
預估平板玻璃21Q3營收105.99億元(YoY +32.67%)、營業利益率21.5%。考量中國玻璃庫存水位維持低檔,營建業開工面積也處在上升趨勢、後續廠商回補庫存需求對玻璃價格有撐,預估2021全年平板玻璃營收385.17億元(YoY +34.23%)、營業利益率21.03%。
預估台玻Q3獲利續創新高,主要受惠玻璃纖維市況優於預期
玻璃纖維於21Q2營收佔比25.4%,2020年較2019年虧損收斂由虧11.8億減至虧5.3億元;主因為中國大陸對玻纖產業實施供給控管,2016-2019年玻纖紗產量以CAGR(年複合成長率) 13% 大幅成長,但2020/2021年新增的產能僅2%左右,供需結構好轉,電子級玻璃纖維價格也同步回升,21Q1開始轉盈獲利5.5億元。
21Q2玻璃纖維營收38.51億元(YoY +98.78%)、營業利益率26.38%,營業利益率甚至超越平板玻璃。近期受惠玻纖紗價格上漲、玻纖布價格止跌、IC載板的使用量持續增加,預估玻璃纖維21Q3營收39.28億元(YoY +65.45%)、營業利益率27.62%。
Q4為電子零組件傳統旺季,玻璃纖維的終端廠商受到中國限電令影響,導致部分PCB、CCL廠商停工應對,預估出貨量將小幅下降。但電子級玻纖布價格飛漲,有利於玻璃纖維後續報價持續上升,預估21Q4玻璃纖維價增量減,玻璃纖維全年營收148.89億元(YoY +56%),營業利益率24.15%。
結論:
中國玻璃產業供給持續收縮、房地產需求仍強,帶動玻璃報價易漲難跌,台玻本業獲利能力明顯提升;十四五開始實施後,玻璃產業將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燃料以天然氣為主的台玻的成本優勢將開始逐漸顯現。
台玻的營運狀況於20Q3開始轉虧為盈,自此之後逐季穩定上升,21Q2台玻營收151.13億元;營業利益33.28億元;稅後淨利30.17億元;EPS 1.04元,獲利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考量房市熱絡、開工面積逐月上升,平板玻璃後續報價有撐,而玻璃纖維供給持續緊張,預估台玻21Q4營收146.71億元(YoY +10.84%);營業利益31.29億元(YoY +68.33%);稅後淨利30.38億元;EPS 1.04元。
2021全年預估營收568.64億元(YoY +36%);營業利益119.94億元(YoY +373%);稅後淨利110億元;EPS 3.78元(YoY +346%)。
2022預計供給短缺情況持續,房市開工對於平板玻璃的需求不墜,5G、高效能運算(HPC)產業對載板的需求只增不減,看好玻纖布也將受惠此成長趨勢,預估2022全年營收604.14億元(YoY +6%);營業利益128.22億元(YoY +7%);稅後淨利115億元,EPS 3.96元(YoY +5%)。
考量縮表隱憂將使資金派對加速消退,給予台玻區間操作評等
台玻2021年EPS預估3.78元,平板玻璃需求不墜;5G、高效能運等新應用拉動對PCB、載板需求,有利玻纖布後市,預期2022年獲利仍將成長,每股淨值有望隨獲利連續上升,預估2022年每股淨值可來到19.76元。
台玻歷史PB (股價淨值比)約落在0.3~2.6 x。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國際同業PB平均為3.2倍,由於公司自2012年之後獲利情況不甚穩定,近年市場給予的評價倍數不高。2021年台玻因具爆發性成長,PB也獲市場調升來到中軸之上,雖公司在2021年已大幅墊高的基期,預期2022年仍有成長契機,但現階段高通膨恐加速聯準會縮表動作,金融市場的資金派對可能因此逐漸消退,股價的評價倍數或將因此下降,由於目前評價並未低估,故給予區間操作評等。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