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為何主張不發股息 ? 他舉了這個替代方案,幫股東賺更多!!

股人阿勳

股人阿勳

  • 2021-10-15 07:04
  • 更新:2021-10-15 07:07

 

 

巴菲特為何主張不發股息 ? 他舉了這個替代方案,幫股東賺更多!!

股市小學堂系列

如何查詢同系列文章?

Step1. 前往學習中心

Step2. 點擊篩選

Step3. 選擇標籤

 

 

巴菲特為何主張不發股息 ? 他舉了這個替代方案,幫股東賺更多!!

 


 

台灣 200 萬人愛存股

塑化+金融+電信

台灣人愛儲蓄,也非常愛存股。從 2017 年開始,在股市大多頭 + 名人推廣的效益下,「存股」成了主流顯學,不少上班族、退休族、菜籃族,都紛紛投入股市存股。而存股族越多的公司,股東結構就越穩,股價波動也較小。

如果參考 轉手率 20% 以下 且 股東人數大於 5 萬這個基準來看,過去 1 年擁有最多存股族的類股莫過於 電信、塑化 與 金融,其中個股分別是  6505 台塑化、5880 合庫金、3045 台灣大、2880 華南金、1326 台化、2801 彰銀、5876 上海商銀、2633 台灣高鐵、2412 中華電、4904 遠傳、 1303 南亞 ,這些人數相加就達約 200 萬人次。

 

巴菲特為何主張不發股息 ? 他舉了這個替代方案,幫股東賺更多!!

 

誘因 : 穩健+股息

吸引這 200 萬名存股族的誘因,除了公司規模大 且 營運穩健外,關鍵因素就在於「股息」,股息相當於投資分紅,只要企業當年度有獲利,就會分紅配發股利回饋股東,大部分股民喜歡【現金股利】,因為可以馬上看到帳戶現金入袋。

而主張企業應該樂於發放現金股利的股民認為,此舉顯示公司不缺錢,而且很大器,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本來就沒打算出售手中股票,生活的獲利來源就是現金股息。

且股東拿資金投資於企業,企業有賺錢就回饋現金給股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發股利的管理階層,表示企業不懂得照顧真實股東,特別是需要股息過活的小股東們。

 

反對發放股息 : 要成長

但也有一部分股民認為,現金是公司血液,也是公司未來擴展營運的本錢,如果把賺來的錢都發給股東,那公司未來如果看到機會,需要購買擴廠,購買土地機器設備,就必須透過舉債 or 增資的方式籌措資金,但如此一來,日後就必須給付固定利息給銀行,甚至稀釋了既有股東的未來利潤。

 

主張發放股息 : 成長不一定要燒大錢

不過這個論點也遭到另一派股息族的反駁,認為企業成長不一定得大量燒錢,不能用是否發放 現金股利,來判斷一間公司是不是 成長股,成長股 通常會發放 股票股利沒錯,但反過來就不一定成立,發放 股票股利,不見得都是成長股,不發現金股利,可能代表企業需要保留資金,以便抓住未來的成長機會,但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經理人無法保證企業一定會成長,除此之外,會成長的公司,也不見得全都要燒錢。

 

 


 

兩派都有其說詞,但到底誰對誰錯呢? 

我們可以參考 90 歲股神巴菲特的智慧 ,

以下文字擷取 波克夏公司 致股東的報告信:

 

趕快登入看看,說不定你已經可以看到完整的文章囉!

  • 觀看投資洞見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呦!
股人阿勳

股人阿勳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