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2008 年是「保本」或「避險」商品最猖狂的時候!這一年秋天,雷曼兄弟宣布破產,整個全球金融市場被打趴在地、三年後才慢慢恢復起色。在台灣,也曾經發生過騙了一萬六千多名投資人,金額高達 8 億美元(約當年的 260 多億台幣),甚至連 × × 行政院院長、上市公司股王,以及六家銀行、一家投信也加入投資行列受到波及(包括香港的知名銀行),被喻為「台版馬多夫」的詐欺案。
文 / 吳淡如
打著金融專家的名號吸引你
你一定覺得很訝異,為什麼這麼多看似厲害的人物及金融機構也受騙上當?事情始於一家打著美國保盛豐集團創辦人名號的男士,向各機構銷售所謂的連動債。一般的連動債公司,只會給銀行 2 % 佣金。保盛豐集團卻給台灣的銀行 4 % 的佣金,並且提出給客戶每年獲利 6 % 至 8 % 的保證。(消費者當然不知道。)對銀行來說,銷售 A 公司連動債有 2 % 佣金,銷售 B 公司連動債有 4 %,又能給客戶這麼高的保證,當然推薦 B 公司是吧?!
保盛豐集團的連動債,就這樣在台灣銀行界及一些大公司開了花,收進了大筆的資金。誰也沒想到,這家集團做的卻是買空賣空,他們根本沒有連動債,只是用「後金給前金」(收後面人的錢,用來付前面投資人的利息),取得銀行的信任。說穿了,就是真正的老鼠會跟龐氏騙局。
至於大名鼎鼎的美國馬多夫本人,由於本身的資源夠大,與美國銀行界很有關係,不但騙了西班牙國家銀行、匯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巴黎銀行、野村證券,連加拿大皇家銀行也全部都騙了!
不論是美版或台版,受騙的銀行雖然損失慘重,大部分都沒有倒,因為銀行銷售金融商品並不掛保證, 在厚厚的公開說明書裡, 一定會寫到「萬一 ○ ○ × ×,本銀行概不負責」等字樣,只是投資者不會看到。
結果,很多人一輩子的養老金,都死在這種「保證獲利」,或這種「保證拿回本金」上頭。不少金融專家,包括巴菲特都說過類似如下的話:「我不相信任何的金融投資,在市場上可以不損失,可以給你『保證獲利』,或者持續讓你享有一致性的利潤。」
「但是年復一年,所有的人都相信,會有那麼一個單位存在,只要錢進去,他就會給我們被動收入,讓我們非常安穩的睡眠。如果你真的很相信這個神話,等到一生積蓄都失去時,後悔已經太遲了!」。
如何不被保本、避險商品迷惑?
只要聽到任何「保證」,請一定要立刻思考:為什麼可以保證?保證付你利息,且比當時的定存還要高,更要思考清楚。是的,沒有任何控制在別人手中,不能隨時自由贖回的錢是真正安全的。
例如,我們現在定存只有 0.8 % ,請問,要去哪裡才能夠賺保證給 2 % 、 4 %,甚至 10 % 的錢給你?就算我們去銀行借款,利息也不過 1.3 % 到1.8 % 。而他保證給你 2 % 的利息,到底要從哪裡生出來?(當然是從後面老鼠們的奉獻中拿出來的。)
無論如何,我知道,我們都會有風險趨避的心理,可是不管怎樣, 請你永遠不要聽到「保證獲益」、「絕對償還本金」、「保證給你一樣的利息」就跳進去。只要能做到這樣,至少就可以持盈保泰,而不會等到有一天才愕然地發現,原來口口聲聲跟你保證的,就是最不能保證的!就跟有人會在你年輕貌美的時候,告訴你說,「我保證一輩子愛你!」一樣。感情,有時候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你可以……先深呼吸,明白理想未必是現實嗎?
買保險不吃虧,就要靠自己:
- 一張表讓你看懂,各種「退休必備保險」優缺點!(內含 年金、長照、醫療險等比較)
- 為家人留下最好的禮物!壽險「這樣保」 每天一顆茶葉蛋的錢,就能有 500 萬元保障!
- 騎機車跟汽車對撞死亡,他保的「駕傷險」竟不賠!這 2 種駕駛人傷害險理賠差很多... 一張圖就懂!
- 買「儲蓄險」急用錢想解約,卻被扣 10 幾萬解約金... 市面上 3 種儲蓄險,根本不能和定存相比!
- 別以為「實支實付」就會付全額!1 個案例看:想全額理賠,合約有「這條款」差很多
本文摘自《 #人生實用商學院:誰偷了你的錢?》,作者:吳淡如、出版社:時報出版
( 圖:facebook / 責任編輯:c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