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當麥克風遞給你時
你的回答是一朵花?還是換來圈圈叉叉?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競選連任時發表競選演說,
台下觀眾卻突然有人大罵:「垃圾!」
觀眾都明白他在辱罵邱吉爾是大混蛋,
然而邱吉爾聽了卻反而停下說話,
不疾不徐地微笑地回答:「先生,我們待會兒再談你有興趣的項目。」
現場氣氛馬上輕鬆起來。
可見幽默回話真的是化解尷尬的最佳良藥,
也是機智的展現。
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回話的能力
那麼要怎麼回話才算好?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些狀況:
主管問,為何我國再生能源的開發一定要當世界第一?
你說:「對、對不起,你說的沒錯,當第二也沒關係……。」
主管問,這是規模很大的企劃喔,你真的辦得到嗎?
你回答:「蛤?這樣喔?對不起!我不知道天高地厚,不好意思。」
主管問,今天日韓足球賽的比賽結果如何?
你為了顯示自己有看轉播,
於是這樣報告賽況:
「比賽開始十五分鐘,韓國隊的後衛○○○先取得一次罰球PK的機會,並且獲得一分……」
面試主管問你前一份工作的經驗,
你鉅細靡遺的述說:
「我在之前工作的餐廳裡,總是用心帶給每一位客人微笑,很快就成為招牌服務生……」
你用的全是形容詞。
你撂了一大段英文想展現自己很專業,
主管只問你想表達什麼意思?
你又繼續撂英文:「就是說,要讓assessment先public化的意思……」
主管問,目前舉辦的辦公室禮貌活動,你覺得該改善哪些呢?
你提出意見:
「我覺得應該處理那些用手機講話很大聲或耳機音樂很吵的傢伙,他們實在是很吵、很煩人。」
鈴木銳智指出,
以上都是很常見的回話,
但都是最容易被扣分的回答!
那要如何拿捏回話的內容及分寸、適當回話,才能成為人生勝利組呢?
聽懂對方問題,才能回答到重點
回話的技巧,一般人最常關心的就是職場面試,
尤其最常被問到的就是誘導性問題,
例如:「你認為自己適合當業務人員嗎?」
此時要回答出面試主管的心裡話,才不會被扣分!
剛從大學畢業的堂妹面試時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她投了幾封履歷後,得到一個大企業的面試機會。
在問完學經歷這些基本資料後,
面試官開始問到應徵職務的問題:
「你覺得自己適合當企劃人員嗎?」
她想了一下後回答:
「我的個性活潑,很喜歡點子創新,
雖然企劃工作可能需要常加班,
但我願意付出精神和時間,
我有信心能勝任活動規劃或產品企劃工作的挑戰!」
面試官聽完露出笑容點點頭,最後堂妹也順利通過面試成為正式員工。
一般而言,當面試官拋出這類誘導性問題,
其實他們心裡想問的並不只是適不適合而已,
還想進一步知道新人是否充分考量到這份工作的額外要求,
例如超時工作、經常出差,
以及確認新人想要這份工作的決心到什麼程度!
因此,遇到這類誘導性問題,
怎樣才能不被扣分?
鈴木銳智就指出:
「首先就是要聽懂對方的問題,然後順著對方的話意做回答」。
與其講話落落長
不如講重點更讓對方信服
另外,講話落落長,
不說重點,很容易讓對方聽不下去。
日本溝通大師齊藤孝就指出,
「說重點,難;快速說出重點,更難。
世界知名企業奇異(GE)甚至將『重點力』列為領導人最需要培養的特質之一。」
那要如何快速說重點?
就是練習在一分鐘內把話說完!
《台上台下都吸引人的說話整裡術》作者渡邊美紀也指出,
讓忙碌的人聽自己說話的關鍵,
就是回覆問題時,不要一開始就講得鉅細靡遺,
要盡量在一分鐘內把話說完。
職場觀察家張旭嵐就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間公司要做廁所綠化,
就請總務規劃美化事宜,總
務大量採購並殺價、比價,幫公司省了一些錢,
心裡想說如果讓老闆知道自己幫公司省錢,
那會是功德一件,
於是他在會議上,
老闆詢問進度時,鉅細靡遺的回報了細節,
甚至連衛生紙改成捲筒式比較省錢也報告出來,
由於報告實在詳細得過了頭,
讓老闆忍不住發飆:
「你知不知道,你這樣一個人報告三分鐘,
但是你浪費了在場的一百多位主管共300分鐘!」
他本來想藉由這件工作成果變成公司裡的紅人,
沒想到卻毀在不懂得直接報告工作重點及結果,
從此被老闆定位為「做小事的人」,
要升職更不可能。
回話避免用太多形容詞
避免被主管誤解
回話常見的另外一個問題,
就是使用太多形容詞。
我們經常會用市場「不錯」、業績正在「高速成長」、景氣「不好」……等,
諸如此類的形容詞和感官語句來說明工作。
然而,這樣說話只會讓對方抓不到你的精準語意,
對問題的描述一旦不夠精準,
就容易使人誤解自己講話內容的重要性,
甚至讓對方反對自己所說的意見,
因而失去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效。
有位同事的老公是一家手機品牌的客服部主任,
經常面對客訴問題。
有段時間,他發現有很多客戶抱怨新款手機的按鍵功能,
他認為有必要向上呈報,
就找經理報告:
「最近有特別多客訴電話是來抱怨OO型號那款手機的按鍵功能,
是不是需要請品管部門再全面檢查一下這款手機的品質……」
經理聽了沒太大反應,
只回答他:「知道了。」
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過了一個禮拜,
有經銷商說要把這款手機的貨全部退回,
經理才想起這件事,來開罵:
「你上次說客訴電話很多,也沒說多多少,下次要講清楚!」
鈴木銳智指出「回答問題是有公式的」,
就是在說要使自己的說明能夠讓人一聽就抓住重點,
而祕訣就在於回話要多用具體數字表示問題,
少用感覺性形容詞敘述,
只說「有特別多」,不如改成「近三個月內,平均每個月增加60件客訴」,
具體數字能讓主管立刻聽懂嚴重性,
才不會延誤處理,還把責任怪罪在自己頭上。
與其說傷人真話
最好換個立場來說
我們也常遇到一個回話問題,
誠實到底好不好?
《柯波帝:冷血告白》電影中,
柯波帝跟朋友閒聊,
就以嘲諷的語氣說:
「我的一個作家朋友說他不希望他的新書引起爭議,
可是老天,他那本書的內容是講一個黑人同志和猶太男人搞在一起,
拜託,這樣的東西,本來就是會引起爭議的啊……
人啊,至少應該對自己誠實……」
他的朋友接著就問:
「所以,你覺得人要誠實囉?」
柯波帝卻頓了一下,才慢慢地回說:「倒也不是必要……」
雖然誠實是美德,
但回話時如果太誠實,
很可能得罪了對方而不自知,
不能每次都用「心直口快」來自我解套,
否則,經常會有犯糊塗而得罪人的時候。
職場劇《杜拉拉升職記》有好幾個不同版本,
分別是大陸演員徐靜蕾、姚晨、王珞丹飾演杜拉拉,
當記者問到王珞丹版的杜拉拉和徐靜蕾版有何不同時,
王珞丹回答:「年齡上不太一樣。」
她隨即意識到自己把女人最在意的年齡問題給說了出來,
魯莽地傷到人,懊悔不已,
事後還透過朋友傳了訊息給徐靜蕾道歉,
這才止息一場紛爭。
美國知名演員凱瑟琳‧海格(Katherine Heigl)
某次受訪談到她所主演的一部電視影集《實習醫生》的編劇們像是二流作家,
她卻渾然不知自己這樣說已經樹立了敵人,
還兀自發言道:「誠實是最好的。」
也許誠實是好的,
但換個立場、角度來說也未嘗不可,
因為聰明的回話是懂得顧慮對方的感受,
有時候對方想聽的不是你的心情,
所以別只會說「我認為、我覺得」,
同一件事實,換個立場來說,
反而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舌頭」
最醜惡的東西也是「舌頭」
可見說對話是多麼重要的事,
能夠說出正中對方下懷的話更是一門不可不學的回話藝術。
開口回話前,
先檢視自己是否患有回話吃癟的6種症狀,
回話時再套用鈴木銳智的回話4種技術,
掏真心、說重點、做差異、拿數據,
弄懂這些竅門,
就能為職場生涯或者日常生活,
鋪條好走、不崎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