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2603)
- 今年上半年EPS 15.02元,推估全年EPS最少25元,將創歷史最高紀錄。
- 今年7月營收458.8億歷史最高,8月國際運費也創10多年來最高紀錄,若沒意外8月營收還會比7月好,但9月起國際運費逐漸下降。
- 去年疫情爆發前,股價約在12.5元左右,而長榮是從去年8月開始飆漲,至今年7月6日達233元歷史新高,隨後一路往下降,近期在120~140多元間來回整理,以目前趨勢來看,有可能持續下探。
為何從12.5元漲至233元?
重要關鍵原因
受惠疫情、塞港問題嚴重、國際運費不斷上漲,導致獲利不斷提升。
🤔🤔🤔
航運營收強!但股價呢?
大家都覺得長榮今年營收很棒,股價有機會重新站回200元以上,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長榮的未來關鍵在於《運費》,如果運費每隔1~2年就會來到像今年一樣的高點,那長榮相對比較安全,但現在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長榮自1987年上市以來迄今34年,只有今年運費特別高,近10年長榮經營績效有7年賺錢、3年虧損,賺最多的那一年,是去年的EPS:5.06元,也就是運費開始飆漲的時候;其次是106年的EPS:1.97元,也就是在正常情形下,長榮每年EPS很難超過2元以上。
國際運費還會繼續創新高嗎?
答案是否定的,中美線8月中旬漲得太誇張導致外貿不敢出貨,如果運費導致虧錢,公司當然寧願不賣,所以未來國際運費只會緩慢下降、不會再漲了,自9月以來國際運費已經連續下跌2天。
當疫情趨緩、塞港問題逐漸解決,運費自然下降,尤其航運公司不斷增加貨船,將導致競爭更加劇烈,運費終究會崩盤。
長榮會重新站回200元以上嗎?
答案幾乎不可能,因為追高套牢的實在太多了,主力不可能幫大家解套、自己反而被套牢,尤其像外資基本持股約26%,成本價可能只有個位數或10多元,所以早已賺翻,甚至還賣掉基本持股,目前外資持股已經降到25.6%。
除了運費問題外,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過熱》,散戶拼命進場攤平,股價跌不下來,三大法人更無法在低點承接,進而降低進場意願。
🍎🍎🍎
後續走勢如何發展?
雖然長期而言,筆者並不看好航運能站回前高,但只要長榮股價在固定一個區間上下超過1個月,且成交量經常低於10萬張,也許就會是值得關注的相對低點。
⛔⛔⛔
文中所提股票僅為個人研究心得,並非投資建議,請自行審慎評估風險,盈虧自負。
💝💝💝
歡迎加入《發財1哥》免費LINE群
想看一哥分析誰?快來參加票選!
連結>> https://cmy.tw/009jsi
🚞🚞🚞
跟著《發財1哥》走,一路-----
發!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