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簡介
華紙於2012年與永豐餘(1907)的紙板事業部合併,主要為生產的垂直整合,為永豐餘旗下子公司,營收主要來自紙張、紙板,但由於因數位化、少子化趨勢導致紙張需求逐年縮減,加上缺乏關稅保護,各國將多餘紙張傾銷至他國,導致一般紙張價格長期弱勢,華紙的一般紙張毛利率皆低於10%,因而轉往毛利較高的特殊紙開發,如紙吸管、不含塑膠膜的紙杯及封蓋等。紙漿的部分主要為短纖,華紙主要優先供應永豐餘使用,主因外部紙漿客戶為了降低運費成本,會要求華紙先將紙漿烘乾,因此降低紙漿外售佔比可節省華紙的成本。華紙紙漿年產能25萬噸,為台灣最大製漿公司,文化用紙產能60萬噸,特殊紙10萬噸,家庭用紙5萬噸。華紙擁有許多土地資產,旗下肇慶鼎豐林業主要種植尤加利樹(43.9萬畝自有林地),每年約可砍伐7萬畝林地,供應30萬噸木頭。花蓮廠土地總坪數為290,834坪,部分土地以出租為業。
2019年營收比重文化用紙40%、特殊紙50%、紙漿10%;內銷51%、外銷49%。

公司營運策略
華紙為降低成本,維持毛利率,需不斷比較原料木片價格、提升製漿工序的纖維取得率。華紙為了減少產品對漿價走勢的敏感度,針對紙漿客戶每月調價一次,紙張客戶則1-2季調價一次。因此當漿價上漲,華紙的紙漿產品利差會先擴大,紙張產品則先自行吸收上漲成本,待合約到期才調整價格;反之而當漿價下跌,紙漿的利差則會縮小,紙張則能維持較長期的利差擴大。簡言之,華紙利用紙漿與紙張利差相抵的特性,降低整體毛利率的波動幅度。
2020年紙張需求低迷
因新冠疫情影響,興起遠距教學、遠距辦公(WFH)導致紙張需求大幅減少,漿價、紙價持續走低。然受惠於20Q3全球紙漿廠普遍進入歲修,供給減少下,漿價逐漸落底,疫情趨緩下,紙張需求逐步回暖,且有永豐金的業外股利收入挹注,2020年的虧損已相較2019年縮減。2020年營收186億元(YoY -10%),稅前純益-3.03億元,EPS -0.18元

2021年紙漿供給緊俏
目前各國疫情趨緩,經濟逐步復甦下,紙漿需求增加,加上因木材短缺、運輸成本增加,導致短纖報價持續上漲,今年以來約上漲35~40%,華紙為反映成本,4月紙張報價再次上漲10%。後市預期全球經濟持續復甦,需求可望延續,加以中國禁廢令、限塑令政策影響,今年紙漿報價可望延續高檔,帶動華紙全年獲利成長。預期華紙2021年的文化用紙銷售量持穩,特殊紙(如紙吸管)則因環保概念持續落實,加以中國限塑令加持下,預期華紙特殊紙銷售仍可維持個位數成長。
預估2021年營收201億元 (YoY +8.1%);毛利率11.8%,年增5.1個百分點;營益率2.8%,年增4.9個百分點;EPS 0.53元。每股淨值13.94元。
結論
評價方面,華紙目前股價淨值比1.17倍,位於歷史區間0.4~1.1倍的上緣,考量近月漿價持續調漲,目前還未見歇勢,且後市經濟將持續復甦,紙漿需求可望維持,加上海運運輸成本居高不下,預期在今年下半年進入旺季時,紙漿報價後市看漲,可望帶動華紙的紙張及特殊紙的獲利。從技術面來看,目前股價強勢呈現多頭排列,尚未跌破短期均線仍可偏多操作,然近期股價正乖離較大,仍須留意追價風險。籌碼面來看,股價已打出10年大底,籌碼相對乾淨,目前增量向上,並出現攻擊訊號,也見到外資有較大的參與意願,多頭走勢仍可維持,後續應有高點可期,投資評等為買進。
華紙K線圖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