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年後台股的表現明顯較美股強勢,就以 2/5 封關後到 2/16 台股開盤前來看,
道瓊指數累計上漲 1.5%,那斯達克漲幅則為 1.95%,但同一時間台股在美國掛牌的 ADR 卻紛紛大漲,
在 ADR 強勢表現的帶動下,台股2/17 ~ 2/18 大漲 662.11 點,一舉突破前高 16,238.46 點,
並一度站上 16,500 點,雖然今(2/19)日加權指數受權值股漲多拉回影響,
盤中一度大跌 200 點,但權值股走弱反而有利於中小型股表現,
儘管收盤指數依舊下跌 83.13 點,上漲家數 555 家卻遠大於下家數 284 家,
顯示在新興市場熱錢行情下,台股投資人已擺脫指數懼高症的情緒,
開始讓受權值股左右的指數與中小型股脫鉤,積極追價各類題材股,
成交量方面,2/17 開紅盤一次宣洩過年潛在買盤,來到 4,230 億,
之後 2 個交易日都控制在 3,500 億上下,並未出現高檔連續爆天量失控的劇本。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散戶兩天翻多,指數續攻有難度
雖然台股在 2/17 ~ 2/18 連續兩天大漲後,投資人情緒轉趨樂觀,
但這並不代表指數可以不斷複製 2/17 的 5 百點行情,
我們同樣攤開過去半年萬用的散戶期貨指標,2/5 由於去(2020)年過年期間爆發武漢肺炎導致開紅盤日重挫,
加上指數基期偏高,不少散戶投資人都到期貨市場放空或佈避險單,當天收盤散戶淨空單為 9,377 口,
結果 2/17 指數暴漲 559.89 點,空單慘賠不用詳述,連避險單都可能因為沒有買進大型半導體股,
而出現持股漲輸大盤的現象,避險避到被權值股軋空,
也因為短線漲幅太過凶猛,不少散戶在短短 2 天內棄械投降,
到 2/18 散戶期貨部位已經由淨空單轉為淨多單,而如之前所說,
只要散戶在期貨市場做多,指數要繼續上攻的難度很大,因此 2 月下旬之後,
除非散戶又開始偏空操作,不然權值股可能邁入盤跌或區間震盪的走勢。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內資大戶繼續強力作多
雖然散戶翻多讓短線軋空力道下降,不過期貨籌碼面的另一個指標:十大特定人淨部位,
卻顯示出過去 4 個月一直在期貨市場做多的神秘內資大戶不僅沒有減少多單,
還增持手中的作多部位,就拿 1/27 及 2/19 來做比較,
外資淨空單減少 6,165 口,十大特定人及十大交易人淨空單
卻分別減少 11,793 口及 10,873 口,遠高於外資減少的空單數,
代表扣除外資之後的大型內資(金控、投信、壽險、政府基金),
在這段期間不是減少空單就是增持多單,既然過去一年推升指數最大的力量:大型內資,
還沒有翻空的意願,則指數短期雖然續漲不易,但也不至於出現大幅度的拉回。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年前賣股,年後搶著回補
今(2021)年過年前不少達人、專家鼓吹不要抱股過年(當然本專欄是沒有這樣做的),
投資人害怕不確定性的心理也讓該論調在過年前一周成為主流風向,
這些不想抱股過年的賣壓讓台股在 2/5 之前一直被壓制在 15,800 點附近,
同一時間融資也大幅減少,總計 1/28 ~ 2/5 融資連續 7 個交易日下滑,
減少金額高達 113.55 億,這些賣盤在過年後兩個交易日通通變成買盤,
成為推升台股年後大漲最大的燃料來源,以 2/17 及 2/18 兩個交易日來看,
融資分別增加 33.9 億、33.76 億,但增加金額還不足以彌補年前減少的,
而在年前抱股的投資人紛紛獲利了結之際,這些搶著買回的融資有望成為支撐獲利了結賣壓的力量,
讓指數不至於出現拉高後反轉大跌的走勢。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軋空手融資回補股
基於上述狀況,我們使用年前融資大減,
年後融資回補的篩網,
本文採用
1. 2/1 ~ 2/5 融資減少 1 千張以上
2. 2/17 ~ 2/18 融資增加 1 千張以上
3. 2/17 ~ 2/18 外資買超 1 百張以上
三個條件,整理出軋空手融資回補股
1. 旺宏(2337)
去(2020)年 Q3 開始電子股吹起一股漲價概念股的風潮,由於疫情代訂筆電、桌機需求上升,
晶圓代工業者出現產能供不應求的現象,再加上 Q4 開始疫情復甦的車用、工業用也極需 IC 產能,
晶圓代工頓時成為漲價概念股,之後 2018 年的老面孔,被動元件、矽晶圓、Mosfet 紛紛出列,
連 IC 設計業者都拿搶不到產能當藉口對客戶大漲價,漲價成為電子股的主旋律,
不過有一個族群一直到去(2020)年 12 月底才傳出漲價利多,那便是疫情之前就在醞釀漲價風暴的記憶體族群,
無論是標準型 Dram、Nor flash 或 Nand flash,在 3 月股災前拉抬一波並跟著大盤崩跌後,
就一直不受資金青睞,直到 11 月份開始有各類記憶體 2021 年可能供不應求的聲音傳出,
資金才開始湧入記憶體族群,其中散戶投資人最常買的旺宏(2337),
雖然在疫情之初受惠大客戶任天堂宅經濟需求,獲利也優於過往水平,但股價不漲就是不漲,
11 月份多家券商重新評估旺宏(2337)的獲利能力,普遍將 2021 及 2022 年 EPS 上修至 3.5 ~ 4 元,
股價才一舉從 31 元大漲至 40 ~ 45 元,過去 3 個月共有 7 家券商出具旺宏(2337)報告,平均目標價落在 50 元。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投信在 12 月將旺宏(2337)拉抬至 46 元之後,就開始有獲利了結的動作,
股價也開始在 38 ~ 42 元之間區間震盪,一直到昨(2/18)日 Nor flash 因美國暴風雪,
影響到英飛凌在美國奧斯汀的 Nor flash 生產消息傳出後,漲價預期心理才重新引爆,
股價盤中強攻漲停板,投信及外資單日分別大買 2,363 張及 41,468 張,
2/19 投信繼續買超 7,158 張,此外,年前 5 個交易日融資賣超 1,854 張,
在利多新聞發酵後,短短 2 個交易日就大買 14,575 張,
顯示短線除了法人買盤,軋空手的力道也非常強勁。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