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道瓊指數近 4 周遇到了心理關卡,
自 11/9 大漲 834.57 點,站上 29,000 點後,
就反覆在 29,000 點到 30,000 點之間橫盤整理,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台股,11/23 加權指數攻破13,900 點,
逼近萬四大關,接下來 9 個交易日卻開始近關情怯,
與 13,000 點的狀況相同,不論是法人或散戶,都認為指數會在 14,000 點附近形成隱形天花板,
只要早盤多方發動攻擊,就會遭遇獲利了結或是當沖賣壓,
今(12/3)日震盪進一步加劇,開盤即湧現賣壓,
早盤一度下跌 49 點,多方午盤再次發起攻擊,於 10:12 攻破萬四大關,並向 14,100 點邁進,
但前幾日心理關卡的問題再次上演,站上萬四不到 2 個小時,賣壓再度出攏,
尾盤小跌 12.05 點,收在 13,977.09 點,未能站上 14,000 點,
成交量則落在 2,676.26 億,扣除 11/30 MSCI 調整的大量,
近 5 日量能皆落在 2,500 ~ 2,900 億之間,較 11 月下旬的 2,300 億放大,
多方試圖帶量突破萬四大關的意圖明顯。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散戶重大關卡再次加空
這次不少投資人一路從 12,500 點做多到 14,000 點,
給予多頭持有一個月最大的信心來源就是期貨散戶指標,
如過去一個月我們多次提到的,通常小台散戶淨部位為空單時,
指數會發生兩種狀況:盤整或上漲,就是沒有下跌,
當散戶小台淨空單在 11 月 4 日美國大選當天暴增到 18,503 口後,
很多中實戶與法人就開始全力作多,並一路把散戶空單軋到 11 月 18 日結算收在 13,773.29 點,
結算日後指數進入 13,700 ~ 13,900 點的橫盤震盪,
散戶眼看下跌不易,開始回補空單,
淨空單從 11 月 18 日的 25,265 口降至 12 月 1 日的 13,188 口,
但減弱的軋空燃料,在指數於 12 月 2 日上漲 103.47 點,
逼近 14,000 點後,再次增加至 18,070 口,
雖然外資即將開始放長假,不過偏高的散戶空單,還是可能讓 11 月的萬三軋空行情於萬四重演一遍。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外資連假前獲利了結
儘管散戶在台指又開始大舉放空,不過籌碼面的分布與 13,000 點時還是有所不同,
最大的差異就來自外資動向,12,500 ~ 13,800 點的千點行情中,
除了散戶放空外,外資在台指不斷保持 3 萬口以上淨多單,
現貨部位動輒單日買超百億元,也替軋空行情提供強而有力的上漲動能,
然而我們攤開外資近一周的期貨及現貨部位,
期貨淨多單從 4 萬口一路下滑,到近 4 個交易日已落到 1 萬口上下,
現貨部位也不再出現瘋買的景象,回頭看道瓊指數,
也同樣在逼近 30,000 點後開始近關情怯,這裡推測是外國大型機構,
普遍在 11 月獲得不錯的績效後,紛紛開始獲利了結,並待耶誕連假結束,
確認無國際重大利空時,才會在亞股及美股發動過關行情,
此外,期貨 10 大特定人及 10 大交易人雖然在外資淨多單下滑後轉為小幅偏空,
可是期貨市場有人放空就有人做多,外資、散戶都偏空,
說明有大型內資力量在期貨市場做多,而十大特定人扣除外資,
就只剩下政府基金、投信及國內金控業者。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題材股還未出現不理性追價
自台積電(2330)權重逼近 30% 之後,加權指數就越來越難做為判斷投資人情緒的指標,
畢竟這間台灣最強公司的股權主要掌握在外資手裡,
多數股民無法分享到台積電(2330)大漲的果實,
反而是 OTC 指數越來越像過去的台股指數,
台股今(2020)年能突破 13,000 點,主要是由台積電(2330)上漲所貢獻,
如果將台積電(2330)的權重扣除,實際上的漲幅並不高,
就以 OTC 指數來看,12 月 3 日加權指數較 7 月 9 日 高出 14.63%,
OTC 指數卻只上漲 2.19%,多數中小型股近 5 個月漲幅其實嚴重落後指數,
又從漲停家數來看,近 2 周漲停家數雖然較 11 月下旬之前增加,
但平均落在 30 ~ 40 家之間,還是較 6、7 月份動輒 50 ~ 60 家少,
代表題材股雖然開始回溫,但還未出現不理性追價。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官股萬四態度偏多
官股的態度可當作台股的風向球,
除了今(2020)年 3 月史詩即股災官股套牢外,
在正常狀況下,八大官股行庫買進時,台股走勢往往偏多看待,
反之則偏空看待,官股在 7 月份從常態性買進變為常態性賣出後,
指數就陷入長達 3 個月的橫向盤整,
直到 10 月份才恢復連續買進,台股逼近萬四後,
官股反而加大買進力道,
近 2 周官股的買超金額明顯大於 11/18 結算日之前。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根據以上的邏輯,本文繼續採用上週
「作帳行情全面啟動,13 檔投信、外資聯手狂敲億元,作夢行情發酵中!」
一文中的篩網,即過去 6 個交易日,
投信買超金額大於 1 億、外資買超金額大於 1 億的股票,
且為了確保投信在這支股票是有影響力的買盤,
將其中投信持股比率低於 1% 的標的刪除,
上週該篩網成功篩出環球晶(6488),
之後 4 天漲幅最高達到 35.2%。
1. 群創(3481)
去(2020)年面板報價跌破廠商現金成本,
產業陷入有如 2012 年的慘況,友達(2409)、群創(3481)股價雙雙在 Q3 跌破 7 元,
過剩的產能讓市場悲觀看待雙虎的未來,
但景氣循環股的轉機往往出現在危機之後,
從需求面來看,今(2020)年 3 月份開始蔓延全球的肺炎疫情,
讓不少陷入瓶頸的電子產業迎來久違的換機潮,
居家辦公、居家娛樂,帶動家用 PC、商用筆電、電競筆電及電視機的需求,
連帶讓桌機顯示器、筆電面板、電視面板的貨量上升,
然而供給面卻與需求面呈相反方向,首先是中國廠商在經歷去(2020)年的面板割喉戰後,
不少中小型業者已支撐不住,被中國面板大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收購,
其次是韓國大廠 LG 決定將重心移往 OLED 發展,並於 2020 年底到 2021 年初關閉 LCD 產線,
需求面暴增、供給面下滑,讓面板報價從 6 月份開始不斷走高,
報價的走高也反映在雙虎的營收上,6 ~ 10 月群創(3481)的營收年增率皆保持雙位數年增,
雖然面板零組件缺料影響到 10 月出貨動能,但營收下滑是需求過於旺盛引發的缺料所致,
同業友達(2409)董事長 12 月 2 日也指出,
這波由宅經濟帶動的面板漲勢之強勁,是 20 年來首見,
再加上產業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預期需求吃緊的狀況將持續到明(2021)年上半年,
疫情之後報價也可望擺脫過去的劇烈波動,趨於穩定。
(圖片來源 : 群創法說會簡報)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群創(3481)股價在 8 月底面板報價大漲後,
從 8 元攻到最高 10.6 元,之後漲多修正盤整一個半月,
由於 Q3 轉虧為盈的可能性極高,股價於 10/21 再度轉強,
外資、投信聯手作多,讓股價回到 10 元之上,
10 月底 Q3 財報發布後,剛好遇上韓國業者延後關廠的利空,
原本放空的外資禿鷹再度出手賣超,
借券賣出餘額本已降至 50 萬張之下,11 月份在借券賣壓打擊下,
回升到 60 萬張之上,也造成股價在 11 月台股萬四行情時,表現遠遠落後大盤,
不過隨著 12 月初報價即將公布,市場已預期報價還將維持小漲局面,
韓國業者延後退出,報價卻還小漲,說明需求非常強勁,
12 月 1 日與友達(2409)、彩晶(6116)一同爆量大漲,短短 2 個交易日從 10.05 元上漲到 11.85 元,
雖然放空的禿鷹不死心繼續加空,但籌碼面已出現做多的外資聯手投信,軋作空外資的狀況。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