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一句話! " 你沒有變強,是因為你一直很舒服 "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5-01-21 14:09
  • 更新:2018-07-17 15:02

給年輕人的一句話!

(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強者,一種是弱者。

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

 

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

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你為什麼沒有變強?

 

(贊助商連結...)

 

 

 

日思夜想要把自己變得更強,

感覺自己百般努力卻還是停滯不前?

到底是什麼,拖了你的後腿 ?

別再埋怨現實太“骨感”了,根本原因在於你!

當人在處理令自己感到不適的事情時,

大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藉口與誘惑,

驅使我們選擇做更容易的,

令自己舒服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所認為的拖延症。

其實,從生理上來講拖延症是一種生物本能——“趨利避害”

面對自我定義為“不舒適”的事情,

我們便會本能地想方設法避開它!

雖然如此,但我們依然可以克服拖延症。

 

 

有益身心的活動加強自我

比如,投身健身,學習新語言,

探索未知領域等拖延症“重災區”

從意識上改變對它的認識,

告訴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征服,

你便會使自己變得更強。

 

要知道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

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

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但是痛苦的過程並不會持續很久,

直到你習以為常,

所有的不適都會隨著你良好習慣的形成而消失。

 

如何將自己變強?

都說世界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既臨大敵,你是不是會感覺永遠無法戰勝呢?

事實上,“打敗自己”並不難。

因為“不適感”可以通過訓練被減弱,

當我們將一件不適的事情變成習慣,

它便由不適變得舒適,

讓你成為更強的自己。

那該如何做?

 

1、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

這件事情會讓你有點不適,但是做成了以後你會收穫很多。

2、分量進行

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分解成若干個獨立的事件,

要確保每個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適程度內。

你可以先測試一下你盡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後減去20%,從這個值開始。

3、開始去做

並且不要強迫自己,把它當做一種樂趣去挑戰。

4、隨著你的能力增強,逐漸增加分量。

 

這個方法的精髓在於把一個很大的痛苦分解成若干份小的不適,

然後將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養成習慣,將不適轉變成舒適。

(文章來源)

 

透過上面的這些方法,可以培養一些好習慣~

要變強,就不要讓自己過得“太舒服”!增強自己吧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