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我們認為某件事不應該發生時,
就會把他視為一種錯誤。
而當你認為這是個「錯誤」時,
那麼你必然需要找到一個對象來承擔,
於是指責、抱怨、懷疑就這麼發生了…
但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陷入這種負面情緒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周梵
都是你的錯,我們才會…
剛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放假回家了,
和媽媽一起出門買東西,
回家時我們把全身上下找了一遍,都找不到鑰匙。
雖然很不情願,但只好被迫接受了這個現實,
我們都忘記帶鑰匙了,導致進不了家門。
而我爸那時出差,也沒辦法回來救我們。
沒辦法,只好打電話叫鎖匠過來開鎖。
那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更沒有社群網站。
所以我沒什麼事可做,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聽著我媽的一陣陣數落。
媽媽沒好氣地一直在說,
要你把鑰匙帶著你總是忘記,
你根本是把家當旅館,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我很不開心,不停地辯解甚至反擊,
我越解釋我媽越生氣,數落得更厲害。
我:這又不是我的錯。
媽媽:那是誰的錯呢?難道是我的錯嗎?
我:為什麼一定要有個人有錯呢?
媽媽:沒錯的話,我們在外面站這麼久,
還要浪費錢找人開鎖,這不是錯是什麼?
那個時候我智慧不夠,還理不清這其中的緣由,
雖然覺得很不對勁,但也無法反駁我媽媽,
現在才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
當你認為這是個「錯誤」,
大腦自然想找到對象來承擔
心靈導師艾克哈特說,
所有的痛苦都來自對當下的批判。
當我們力量不夠時,就會希望「意外」不要發生,
因為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
所以就會變成對當下發生的事情的抗拒,
認為那「不應該發生」,
那麼自然就會覺得這是個錯誤。
只要你認為這是個「錯誤」,
那麼你必然需要找到一個對象來承擔這個錯誤。
要麼就是對內攻擊,要麼就對外攻擊。
能量低的時候就是內在的低能量情緒比較活躍的時候,
例如:煩躁、焦慮、惱怒、
焦急、愧疚、自責⋯⋯
因為這種內在越不穩定就需要外部越穩定,
所以會對生活中的環境、事、人有很多要求,
這些人事物的發展只要稍有點偏離內在的期待,
就會引發負面的情緒。
小到一次塞車、孩子哭泣,
大到流失大客戶、資金短缺、
婚姻中有人出軌、生病等,
因為內在沒有足夠的力量
能夠承載這些期待之外的事情發生,
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失敗者。
為了掩飾這種無力感和挫敗感
我們就會為它找個代罪羔羊
於是,你抱怨的對象就出現了。
可能是一個具體的人,你爸你媽、你的伴侶、
你的孩子、你的老闆、你的同事,
或某一件事(不管這是你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某些現象—這種向外歸因的辦法會看起來更客觀,
所以似乎抱怨得很合理,
例如批評這個國家,政府、教育體制、
交通問題、司法制度、經濟環境,等等,
通常男性這麼做的比例會更高一些。
但抱怨就是抱怨,抗拒就是抗拒,
不會因為你找的「代罪羔羊」更宏觀和抽象,
這種抗拒當下和內心不穩定的情形就會消失。
如何不陷入這種負面思考?
如果你身邊的人也有這種歸因的思考路徑,
你們就正好一拍即合,彼此強化這種信念,
以及強化它所帶來的無力感和受害感,
那麼這種模式就變得更不容易被察覺了。
而當你能量越高時,內在的力量就越強大平穩。
那如何讓自己的能量保持平穩並不斷提升呢?
我們先來看看我們都是如何削弱自己的能量的吧!
批判是最有效的削弱內在力量的方式。
批判的能量就是攻擊的能量。
想想你每天有大量的能量用在攻擊上,
同時內在還要生成防禦性能量—自我辯解或自我隔離,
那麼你的能量不低才怪。
無論這份批判是對自己的還是對他人的,
本質上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
因為當你在批判時,已經有了相應的感受。
閱讀更多深度好文,成就更好的自己:
- 一個人的失敗始於脾氣!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控制 脾氣,溫柔說話」!
- 閉嘴,是最缺的教養!會說話 是能力,但「不說」是更高的智慧...
- 「你的氣場,會吸引相同的人」學會 3 點,運用這股巨大的力量,幫你翻轉命運!
- 「說話方式」決定一個人的 修養! 別再用錯方式,降低了你的修養!
- 三把改變你人生的鑰匙: 接受、改變、離開......
本文摘自《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
作者:周梵、出版社:時報出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Ann)
(圖/shutter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