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道瓊指數上周受大選的不確定性及歐洲疫情二次爆發的隱憂干擾,
從 28,000 點大幅修正至 26,000 點,
那斯達克也由 10 月中的 12,000 點,回跌至 11,000 點,
台股原本表現相對美股抗跌,但在美股連番重挫打擊下,
上週五亦回跌至 12,546.34 點,再度遠離 13,000 點關卡,
今(11/2)日早盤因破線紀律性賣壓湧現,
一度摜破 12,500 點關卡,最低來到 12,480.66 點,
惟尾盤資金鎖定台積電(2330)拉抬,終場由黑翻紅,
上漲 44.97 點,收在 12,591.31 點,
成交量 1,645.92 億,低於 1,700 億,市場觀望氣氛依舊濃厚。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10/30 台股急殺
儘管歐美股市從 10/28 開始,就在疫情重燃的恐慌驅使下湧現拋售潮,
但台股直到 10/29 收盤,都還收在 12,662.91 點,
且跌點大多集中在權王台積電(2330)身上,
多數股票一直到 10/30 最後一個小時,才突然出現大量賣單摜壓,
成交量也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從 1,350 億爆增到近 2 千億,
盤後外資更是出現讓投資人倒抽一口涼氣的賣超 222 億,
由於 10/30 剛好是摩台指下市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媒體大多認為針對該反常現象,與新加坡交易所的摩台指下市有關。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外資期現貨一起了結
台股十大特定人及十大交易人從 6 月以來就保持淨空單,
但身為大資金的法人,不太可能讓空單從 11,000 被軋到 12,500 點之上,
比較可能的狀況是法人機構採用期現貨搭配的阿爾發策略,
買進現貨、放空期貨,並視行情的狀況不同調整部位,
而外資近年長期在台指維持淨多單,市場也推測外資的空單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摩台,
摩台最後一次結算後,外資既然手上空單數減少,
下在台股的現貨也會同步降低,以免現貨多單曝露在系統性風險下,
11/2 外資也由賣轉買,買超 29.1 億元,
雖然指數在季線及月線之下,投資人短線應提高警覺,
但週五的賣壓既然是非正常狀況下的產物,美國大選後若無重大黑天鵝,
指數還是有機會帶量突破 13,000 點。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官股拉回加大買超力道
儘管近一周台股表現受美股影響,拉回至 12,500 點附近,
而 10 月初悄悄回歸台股的官股買盤,
在 10/29 及 10/30 反而加大買超力道,
雖然 2、3 月份系統性風險期間,
官股沿路從 11,000 點買超到 9 千點之下,
不過官股也是 4 ~ 6 月份台股最大的買盤之一,
官股此時加碼,說明對美大選後的行情還是有所期待。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11 月潛在上漲股
儘管指數直到 10 月底都還在 12,000 ~ 13,000 點之間震盪,
但不少中小型股與 7 月初相比,已經出現 10% ~ 30% 不等的跌幅,
有些甚至逼近 3 月股災的低點,也就是說,
就算指數選後有機會重振旗鼓,投資人手上的股票也不一定會漲,
本文使用
1. 融券餘額大於 3 千漲以上
2. 股價位於月線(20MA)之上
3. 投信持股市值超過 5 億
三個條件,整理出目前仍處於多頭架構,且散戶放空力道較強的 11 月上漲潛力股。
1. 群創(3481)
面板雙虎友達(2409)、群創(3481) Q3 轉虧為盈的新聞過去一周已經被媒體多次報導,
受惠於疫情帶動的遠距商機,加上中國業者整併、韓國業者退出,
LCD 產業從 6 月份開始就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友達(2409)、群創(3481)也在報價上漲 10% 左右後,
於第三季分別繳出 EPS 0.3 及 0.16 元的成績,
雖然群創(3481)沒有召開第三季法說會,但根據友達(2409)法說會透漏的風向,
目前面板缺貨的情況並沒有緩解跡象,隨著歐美疫情二次爆發,
市場對面板的需求只會更旺盛,訂單能見度已經看到明(2021)年 Q1,
且中國政府正在將補貼資源從面板產業轉向半導體產業,
中國業者從 2021 年開始勢必要停整以往依靠補貼維持營運的商業模式,
這對面板業接下來 2 ~ 3 年的價格穩定度有正面幫助。
(圖片來源 : 公開資訊觀測站)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由於面板業過去多次獲利曇花一現的不良紀錄,
加上雙虎股本皆高達近百億,轉虧為盈的利多並未讓群創(3481)股價帶量突破,
近一周依舊在 10 元上下打轉,從籌碼面來看,
投信在財報公告前進場卡位,並在確認轉虧為盈後加大買超力道,
10/15 ~ 11/2 共買超 7.29 萬張,
代表散戶空單的融券則由 10/12 的 8,617 張上升到 10/26 最高 1.63 萬張,
雖然財報公告後有部分空單回補,但截至 10/30 融券餘額仍有 1.46 萬張。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