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護國神山台積電的加持下,
台股於今(2020)年 7 月創下歷史新高,
發燙的股市吸引許多投資人想搶進,
但個股風險高,昔日股王都可能落難,
投資人下一步該如何布局?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文 / 薯哥
最近身邊不少朋友問起,
台股創下歷史新高後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我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不管創新高還是創新低,
每當有人想預測台股的下一步,
就該先想想「預測」的本質與意涵,
以及台股為什麼創新高或創新低
(新高或新低的極端狀況
往往才會吸引眾人目光),
一旦掌握這兩件事,
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答案往往也就浮現了。
首先,關於「預測價位」這件事,
是身為證券分析師的天職,
但是我必須負責任地說,
價位的預測,就像是買彩券一樣,
需要運氣才會中獎,
不論價位預測是用
利率、通膨、政策、產業前景、
貿易戰的受惠者、新科技的大趨勢、
個別公司的大訂單
與護城河⋯⋯等各種理由包裝,
都還是包裝而已,
等到答案揭曉的那一天,
預測(猜)對的那一半歡呼、
預測(猜)錯的那一半噤聲,
這就是專家也難逃的宿命,
差別只是人的記憶力有限,
專家沉潛一下、或是
換間公司、改個名號,
就可以捲土重來繼續「預測」。
其次,台股今年為何能夠創下史上新高?
為何能夠一舉突破 30 年前的 12,682 高點?
先看看國際股市,撇開被科技巨擘
(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等)
拱上天的那斯達克指數不看,
國際上的主要股市都沒有再創歷史新高。
所以,在沒有像蘋果、微軟、亞馬遜等
富可敵國的企業帶動下,
台股為何還能得天獨厚創新高?
從市值解構
台股靠誰創新高
以台股約 1.3 兆美元的市值來看,
根本不需要、也容納不下蘋果這類
超級企業大漲來帶動市值上升,
因為蘋果本身市值已經逼近 2 兆美元,
比全台灣上市公司
加總起來的市值還高出 5 成。
所以,從控盤者的角度來看,
只要有 1 檔市值規模龐大的公司,
雖不像科技巨擘那樣富可敵國,
但能夠拉升台股點位
創造「繁榮」氛圍,
後繼的投資人們(抬轎者)
自然就會蜂擁而上。
因此,答案揭曉:
攤開台股創新高的結構來看,
就是 1 檔台積電(2330)的上漲所帶動,
如果把台積電整個 7 月
大漲拉動台股
創歷史新高的貢獻拿掉,
台股和 6 月之前
無人聞問時一模一樣,
表現與國際股市並無二致。
台積電 6 月底時收盤價為 313 元,
7 月開始一波大漲,
甚至出現單日漲停做收的極罕見表現,
股價在 7 月 28 日一度暴衝至 466.5 元,
等於比 6 月底的 313 元
足足高出了 49% 的漲幅;
台積電市值也從 6 月底的 8.1 兆元
一路飆升至 12.1 兆元。
同時間,台股指數從 6 月底
的 11,621 點開始跟著台積電上漲,
到了 7 月 28 日同步
與台積電創下歷史新高,
一度來到 13,031 點的新里程碑,
大盤指數的市值也從 35.3 兆元,
一度上漲至 39.6 兆元。
有趣的是,大盤市值增加 4.3 兆元,
台積電同期間市值也增加 4 兆元,
顯示大盤指數與市值創新高,
幾乎都來自於台積電的貢獻。
當然,7 月還有許多上市公司除息
導致台股市值扣減,
但這頂多也只有數千億元的影響,
和台積電貢獻的 4 兆元相比,
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台股創新高 人人搶進場
下一個贏家會是誰?
搞清楚「預測」的本質,
也解構了台股創新高
就是因為 1 檔護國神股台積電之外,
我還要提醒投資人
一種非常受用的投資心理學應用,
可以運用在台股創新高的情境當中。
從投資人的心態來看,
台股創新高就好比某類保單
的預定利率又要調降
(市場預期保費將調漲),
或是某區新建案熱錢湧入
(市場預期房價將會漲),
吸引消費者搶著買進,
簡而言之,台股創新高
(市場預期還會更高)的氛圍
就是平常不太理你的朋友開始問起股市,
因為在他們詢問之前就已經預期
還會漲、現在不買可能會後悔,
或是他們只是想聽聽
分析師專業的意見,
來支持他們看漲的想法,
反正他們就是想要進場
搭上上漲的轎子,
不論結果是坐轎還是幫人抬轎,
只要不是站在街邊看戲就好。
基於衝動進場的心態,
只期待「賺快錢」的美好,
肯定忽略了「股價波動的風險」,
這時不論是「擇時」或是「選股」,
都是非常危險的事。
基於上述理由,
我想台股創新高後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正確答案只有天知道,
一如下一期彩券會槓龜,
還是有人包牌抱走頭彩,
只有開獎後才知道。
不過,我知道的是,
創新高和我們一般人
一點關係也沒有,為什麼?
因為台股創新高
是來自於台積電創新高,
而大多數人手上
都未持有台積電的股票,
因為這檔股票有 75% 的持股
是在外資與投資機構手上,
過去 1 個月小額持股者減少、
大額持股者增加,
誰是贏家顯而易見,
而我可以確定的是,
贏家不是你家,
也不是我家,而是那些外國人。
創新高的下一步
用 2 個解方布局
所以,面對台股創新高之後,
投資人下一步到底該如何?
解方有 2 個。第 1 個解藥
是給有自信的積極型投資人,
基於上述對於「預測」、
台股創新高原因、投資心理學等說明,
如果投資人仍然認為自己預測很準,
對於台股創新高的原因也不太介意,
畢竟不論是台積電一枝獨秀,
還是台股普天同慶,
只要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同理,會漲的股市就是好股市,
因此,台股創新高就是想進場大買股票。
那麼,有自信的積極型投資人就進場吧,
不論是要追買強勢股、技術面操作、
短進短出、當沖、波段操作,
或是聽明牌操作都可以,
但是請別忘了風險,
畢竟投資有賺有賠,盈虧要自己負責。
第 2 個解方是,
可以試試成分股當中有台積電的 ETF。
投資人可能覺得納悶,
為什麼是這類型的 ETF?
其實答案很好理解,
因為絕大多數的指數股票型 ETF
都有 1 檔成分股叫做台積電,
差異只是占比高低而已。
投資人接著一定會問,
那麼該選哪一檔成分股
有台積電的 ETF?
答案更簡單:都可以,
主要是看個人的投資風格。
因為選這類 ETF 的目的
不是為了一定要買台積電,
因為最值得買的股票
絕對不是只有台積電而已,
選擇 ETF 的目的
是為了讓你分散風險、降低波動。
投資 ETF
風險調整後的報酬較優
投資人肯定還會追問,
為什麼不選 1 檔台積電就好?
這個答案比較複雜,
所以我舉例說明。
大約 10 年前有 1 檔台股股王,
它不但在台灣呼風喚雨,
連現在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公司
蘋果都怕它三分,
當時的時空背景豈容你
懷疑股王飛天遁地的本領。
10 年後回頭一 看,
當年的股王
已從 4 位數股價掉到現在只剩 2 位數。
另一個例子是 1 檔 IC 設計股王,
這 10 年來始終
維持台股 IC 設計龍頭地位,
但是科技業競爭激烈難免逆風,
這些年來股價從 500 多元,
一度掉到 200 元,
之後又漲回 500 元大關以上,
接著又跌回 200 元之下,
好不容易今年重振雄風
一度大漲到 700 多元。
試問,你抱得住這樣的大波動嗎?
你有這麼神可以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如果沒把握承受單一持股的可能風險
(由盛而衰、大起大落),
可選擇上述的 ETF。
但切記原則:
ETF 仍然具有股價波動風險,
而且無法避開系統性風險
(例如金融海嘯、新冠病毒疫情),
只是風險調整後的報酬
肯定優於多數成分股。
如果投資人還想進一步降低波動,
可以搭配與股票型 ETF 相關性
較低的防禦性標的
(如電信、公用事業、
必要性消費產業)或債券型 ETF。
買股前做功課,了解更多:
- 時下最流行!AirPods將推第三代,多家台廠搶攻市..專家只推這 4檔!(一張圖看TWS績優股)
- 會計師張明輝 教你看懂 3大報表關鍵字、嗅警訊!(以台積電為例) 加碼揭露 企業財報造假手法!
- 「淨借款」百大企業排名 >> 小心!他們借款多又沒獲利...專家點名 這10間盈餘品質不ok!
- 眼科龍頭 大學光(3218)獲利創新高!原因竟是 台人從小到老 眼疾層出不窮..(6檔眼科類股一覽)
- 台股優等生 仁寶(2324) 竟被「艾蜜莉定存股」剔除?她憑 價值股法:難賺價差,就趁沒賠時賣出..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撰文 / 薯哥)
由 Money 錢 156 期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Willi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