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0 上半年台商回流帶動廠辦建造需求熱絡,
潤弘(2597)已動工的合約金額成長 42.9%
上篇文章提到 2020 年前 7 月核發建照總樓地板面積年增 15.3%,
房市從 2016 年落底以來,已經是第 4 年呈現正成長,
從建照分類來看,住宅、辦公室、工廠及倉庫等是成長主因,
尤其 2018 年以來中美貿易戰爆發,台商陸續回流設廠,
造成廠辦建造需求熱絡,如新竹科學園區、台南科學園區等地,
同時員工的居住需求,也帶起了住宅類的建造同步成長,
從圖 2 看到 2020 年前 7 月辦公室、工廠及倉庫年增率高達 30% 以上,
增長幅度超越整體的核發建照總樓地板面積。
核發建照總樓地板面積的成長不僅有利於建商獲利,
「營造廠」更能與時俱進反應當下的房市環境,
其中差別源自於財務報表認列的規則不同。
建商採「完工交屋」入帳的方式,
建案完工後,必須拿到使用執照再交給客戶時才能認列營收,
而「營造廠」則是採用「完工比例法」,
按照工程進度,以百分比的方式認列工程合約的金額進營收,
也就是蓋多少進度,認列多少百分比的營收,
當核發建照向上成長,代表建案工程需求跟著成長,
此時「營造廠」接到工程訂單後,
只要正式動工後,就能逐期認列營收,
因此獲利的波動性會相對建商平穩。
而營造業又可細分為綜合營造、專業營造、土木包工,
不同執照能夠承攬的工程項目、金額都不同,
其中綜合營造還有甲、乙、丙 3 個等級,
經過一定持照時間、承包總額、資本要求才能升級,
等級越高,能夠承攬的工程規模就越大,
較大型的建案,只有甲等綜合營造廠能夠承包,
台股中的潤弘(2597)就屬於甲等營造廠。
根據潤弘(2597) 2020 年 Q2 財報,
目前已經動工的合約金額約 200 億元,
相較 2019 年底已開工金額的 140 億,成長 42.9%,
顯示 2020 年的建造需求相當熱絡。
(資料來源:2020 年 Q2 財報,第 47 頁)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升級【不敗存股術 APP】專業版
即可閱讀完整的財經分析文章
1. 每月 2 篇 APP 專屬實戰文章
2. 每月 4 篇 APP 時事分析文章
3.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4.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升級【不敗存股術 APP】專業版
即可閱讀更多的財經分析文章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1. 每月 2 篇 APP 專屬實戰文章
2. 每月 4 篇 APP 時事分析文章
3.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4.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