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 2020-09-09 18:22
  • 更新:2020-10-05 17:36

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股 8 月下旬開始雖然在 12,500 點 ~ 13,000 點之間震盪,

但看似區間整理的盤面之下,類股的輪動卻極為劇烈,

Q2 股價漲過頭的高基期電子股幾乎都造遇到賣壓打擊,

反觀 7 月之前表現落後大盤的傳產及內需政策股,

在指數高點頭部現形、遙遙欲墜之時,取代天價電子股成為新的撐盤角色,

隨著 8 月營收陸續公告,投資人也可以注意到不少 4 月份開始,

營收年增率表現有如 90 年代末期電子股起飛時期的股票,

其表現相較 7 月份已出現增長趨緩的趨勢,

這一現象也應證了之前市場預估,部分疫情帶動的電子產品,

需求可能已經在 Q2 見頂的看法。

 

 

Q1 市場的不理性

台股今(2020)年基本面與股價的關係,大致可以分成 3 個時間點,

第一個時間點是 1 月中國封城,工廠無法運作,

電子股營收大幅下滑,但市場預期需求只是遞延,並未消失,此時股價與基本面相比偏貴,

第二個時間點則是疫情在歐美全面爆發,

並引發全球股市恐慌性拋售,台股也迎來金融海嘯之後最快速的下殺,

這個時候投資人只知道逃命,全然沒有時間思考疫情是否創造其他的需求,

這導致股價跌到遠低於基本面,熟知公司真實營運狀況的內資法人則大舉進場掃貨,

呈現出一幅投信力抗外資,用銀彈把台股買成 V 型反轉的景象。

 

Q2 股價如脫韁野馬暴衝

邁入 4 月份之後,相關電子股陸續公告營收,

投資人赫然發現,疫情雖然對觀光及傳統產業造成重創,

但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商業活動並不會因此停滯,

反而會透過網購、遠距辦公、居家娛樂等方式,讓人類社會正常運轉,

這一變化也帶動了相關電子股的業績爆發,

尤其是筆電及桌上型 PC 產業,在人們開始在家上班及上課後,

出現 10 多年沒出現的大規模換機潮,市場資金也立刻湧入這些股票,

把股價推升到遠高於疫情之前的水平,

到 6 月底結帳的時候,已經出現股價跑在基本面前面的狀況。

 

基本面與股價逐漸靠攏

8 月中台股整理盤下,電子股出現大幅度回檔,

原本股價跑在基本面前面的狀況也被大幅修正,

至此基本面與股價逐漸靠攏,但後續隨之而來的需求提前反應及中美貿易戰惡化兩大疑慮,

讓市場開始對這些基本面爆發後,本益比看似偏低的股票產生疑慮,

也導致資金出逃電子股,轉進內需為主或停留在少數下半年還看的到需求的電子股,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美股身上,9 月初開始,納斯達克被炒到天價的科技股慘遭拋售,

資金轉往某些受疫情影響輕微,但 Q2 以來漲幅一直落後指數的價值股。

 

8 月營收月增、年增股

本文透過五個條件篩選出 8 月營收月增 + 累計年增股雙強股,

並搭配 6/16 ~ 9/9 漲幅,投資人自行判斷

8 月營收是「已反應」、或「已經在出貨」

 

1. 2020 年 8 月營收月增率 > 0%

Q2 業績爆發的電子股,其業績分布在 4 ~ 6 月基本都呈現月增,

且金額一個月比一個月還驚人,但 7 月份開始,不少公司就已出現月減趨勢,

到 8 月份繼續維持下降趨勢,消失在營收月增、年增股清單上。

 

2. 8 月營收單月年成長 40%

同樣是疫情受惠股,還是有一些公司表現優於同業,

在 8 月初法說會表示 Q3 依舊看旺,繼 7 月營收呈月增、年增後,

8 月份繼續上攻,這裡使用單月年成長 40% 作為篩網,

 

3.  過去 3 個月累計營收為年增 40%

營收連續年增代表並非一次性訂單,而是有連續性的需求帶動公司營收,

使用 3 個月累計營收年增 40%,找出累計 3 個月營收表現強勢的公司。

 

4. 股價於月線(20MA)之上

技術面有時候會走在基本面之前,如果一家公司營收一直年增,

股價卻表現疲軟,甚至跌破均線,可能是市場提前反應後續營收將走軟的事實,

透過該篩網,將 9/9 股價已低於月線的股票排除。

 

5. 過去 60 日平均日成交量大於 2 千張

這個篩網很簡單,除了營收好、業績好,還要是市場上的熱門股,

冷門股容易出現股價對營收毫無反應的尷尬狀況。

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 : 小編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1. 世紀鋼(9958)

政策導向的內需股票一直是內資大戶的最愛,

除了廠房、銷售地都在台灣外,未來盈餘也因為標案性質,

比景氣陰晴不定的電子股還容易預測,過往法人對這一類的股票大多著墨不深,

但在電子股基期偏高,且中美科技戰越演越烈後,

像風電、太陽能電廠等政府主導的產業,突然變成資金避風港,

而 2 年前就開始布局規劃的綠電,也從今(2020)年下半年開始,

陸陸續續有營收開始認列,世紀鋼(9958)及上緯投控(3708)這兩間風電上游股,

也都出現在 8 月份的營收月增、年增股裡面,

法人預估,世紀鋼(9958) 2020 年 EPS 可以達 5.5 元水平,

2021 年則有機會站上 10 元,除非出現比中美貿易戰、疫情都還嚴重的事件,

最終數字應會與法人預估數相近,從營收來看,世紀鋼(9958)已連續 4 個月月增,

並從 6 月份開始就保持 200% 以上的營收年增率。

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 力山(1515)

健身器材廠力山(1515)於今(2020)年 4 月 16 日被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點名後,

就一躍成為市場上知名的防疫概念股,該公司的大客戶美國 Peloton interactive inc,

是一間結合視訊直播與健身器材的線上健身房,美國人熱愛健身,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學習不一定好,但健身絕對不可少,

居家健身風潮讓 Peloton 股價、業績同時爆發,

市場也預估下半年開始,力山(1515)的營收將出現 50% 以上的增長率,

從實際數字來看也確實如此,6 月份開始營收顯著增加,

到 8 月份已連續 4 個月呈現月增及高年增率,

而 Peloton 股價已在 9 月份無懼科技股回檔,創下歷史新高,

預期接下來 1 ~ 2 個月,高營收年增率的狀況還將持續下去。

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3. 精元(2387)

自從蘋果去(2019)年宣布鍵盤改版後,台股就出現了所謂的鍵盤三雄,

分別是作導光板的茂林-KY(4935)、按鍵薄膜的科嘉-KY(5215)以及這兩間業者的下游組裝廠精元(2387)

這三間公司雖然不是鍵盤產業的大頭,但卻都是蘋果鍵盤的供應商,

2020Q1 開始,蘋果改版後的 Mac 筆電,出貨量受居家辦公需求帶動上升,

而針對 iPAD 推出的巧控鍵盤,4 月份推出後也同樣受到消費者喜愛,

鍵盤三雄中的業績出現跳躍式成長,與其他商用筆電族群不同,

Mac 筆電相關供應鏈 7、8 月份都還沒看到營收動能趨緩的現象,

除了傳出可能被搶單的茂林-KY(4935)股價走弱外,

科嘉-KY(5215)及精元(2387)一直到 9 月中,股價都還維持在相對高點沒有回檔。

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政策導向的內需股,Q3 不受疫情及貿易戰干擾,8 月營收再刷歷史新高!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CMoney官方

CMoney官方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