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道瓊及那斯達克指數本周一 ~ 四繼續上漲,
帶動兩大指數分別攻破 28,000 點與 11,500 點,
雖然投資人對股價與實體經濟面脫鉤的狀況仍充滿疑慮,
但在聯準會可能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到 2021 年底的預期心理下,
美股仍舊在懼高症中維持驚驚漲格局,與美股不斷走揚的氣勢相比,
台股近 2 周的表現就顯得較為失色,
繼上週四(8/20)破月線引發賣壓暴跌 416 點後,本周四剛填補上周黑 K,
欲挑戰 13,000 點時,賣壓又再度湧現,造成 8/27、8/28 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 104.4 點,
收在 12,728.85 點,再度回到月線(12,750.65 點之下),
成交量部分,上週爆出長黑巨量後,本周成交量從 2400 億上下,
下降到 2 千億左右,漲跌家數則呈現五五波,
指數上攻不力,主要是漲多的大型電子權值股壓回造成。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月線出現鈍化
電子股是今年 4 ~ 7 月帶領台股從大空頭變成大多頭的主力部隊,
但受中美貿易戰從關稅戰延燒到科技戰影響,
原本一直默默賺取去美化財的電子股,面對美國步步進逼的禁令,
也面臨到可能無法出貨給大客戶華為的風險,加上上半年疫情引爆的雲端、遠距商機,
可能在短期爆發的拉貨潮之後面臨庫存去化的問題,
6 ~ 7 月底投信人手一張的半導體族群反而成為台股這波上不去萬三的最大阻力,
比較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及大盤的走勢,
8/18 聯發科(2454)破線之前,兩間公司的走勢幾乎一致,相加也幾乎等於加權指數的線圖,
但在聯發科(2454)因華為禁令擴大,短線由多轉空後,指數就從沿著 20MA(月線)上升的格局,
變成在月線附近糾纏,20MA 也出現鈍化趨勢。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高檔玩火的融資
台股 3 月份短短一個月內從 11,500 點下殺到 8,523.63 點,
不僅融資維持率摜破 130%,來到最低 122.58%,
大量的融資斷頭潮也讓融資餘額大降 400 億,但槓桿就像是一個雙面刃,
不同時間使用會造成不同的結果,4 ~ 5 月份谷底反彈時,融資餘額僅由 900 億回升到 1,100 億,
但這一段才是融資威力最大的時候,當台股由等待第二隻腳變成 V 型反轉後,
融資餘額才快速上升,在 11,700 ~ 12,700 這僅僅一千點的位階內,
融資餘額從 1,177 億來到 8/17 最高 1,508 億,
而從台股過去的歷史來看,高檔用融資買股就是在玩火,
稍有不甚就可能步上 3 月份融資前輩們慘遭斷頭的後塵,
一些使用融資的投資人也清楚自己所承擔的風險,因此大盤在 8/20 破月線當下,
融資餘額就大減了 55.05 億,不過現階段投資人浮躁的情緒,
讓融資餘額在短短 5 天內增加 51 億,來到 1,492 億。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官股行庫買賣超
除了融資餘額高低,官股行庫是另一個判斷股市價格是否偏貴的指標,
4 月底我們拉出 2015 年股災反彈的走勢,
發現到 2015 年 8 大行庫從萬點走跌之後就一路加碼買進,
8/25 國安基金進場後繼續買超,一直到 10 月中反彈開啟第二波漲勢,
並出現月線、季線黃金交叉後,8 大官股行庫才出手連續拋售,
開始拋售後 2 個月大盤就向下出現第二隻腳,
說明官股習慣低進高拋,一旦價格來到官股認為偏貴的區間,
操作方向就會從一直買進變成一直賣出。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官股行庫覺得價格偏貴
今年官股的買賣以 6 月中為分水嶺,6 月中之前八大行庫火力全開護航,
在市場還充滿不確定性時,與投信一起扮演撐起台股價格的重要角色,
但 6 月中外資開始回頭瘋買大型電子權值股後,官股的態度就出現 180 度的轉變,
指數從 11,500 上漲到 13,000 點的過程中,官股不斷賣出股票,
雖然資金泡沫讓大盤得以保持多頭走勢,但現階段市場價格偏貴,
卻也是事實,否則官股不會一直保持賣超動作。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官股、投信合賣股
外資近一個月態度乎多乎空,官股又連續 2 個月賣超,
內外資法人中,唯一還在買超的投信,
也開始針對手中基期較高的股票進行調節,
如果官股、投信都在賣,可能代表短線價格偏貴,且有修正的風險,
下表為使用
1.八大官股行庫總行過去 15 個交易日賣超 1 億元以上
2.投信過去 15 個交易日賣超 5 千萬元以上
兩個條件,整理出 15 日官股、投信合賣股。
(圖片來源 : 選股勝利組)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