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每天只工作5小時,竟最怕「錢生錢」!?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4-12-17 16:51
  • 更新:2018-07-17 15:02

阿拉伯人每天只工作5小時,竟最怕「錢生錢」!?

(圖/shutterstock)

 

「別給我利息,那是不勞而穫的事!」

這種觀念你聽過嗎...?

 

 

 

 

 

記者常和阿拉伯銀行打交道,

對於他們這種奇特的理財觀,

著實花了好長時間才適應過來。


阿拉伯國家特有的「無息銀行」

眾所周知,

在銀行存款有活期和定期之分,

但無論哪種都會得到相應的利息作為回報,

可偏偏在阿拉伯國家,

存錢沒有利息不算,

反倒還要被銀行扣除部分款額用作保管費!

 

起初記者以為這是專門針對外國公司的歧視,

但後來才發現,

這種“不平等條約”就連阿拉伯人也一樣要遵守。

 


原來在阿拉伯人的眼裡,

一切不勞而獲的收益都是真主所不允許的,

所謂的銀行利息也包括在內。

於是就有了“伊斯蘭無息銀行”一說。

這樣的金融體制對老百姓的影響沒多大,只是苦了公司和企業。

 

近幾年,阿拉伯國家適應經濟的需要,

開辦了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和股票市場,

只是前者往往效益不好,

或倒閉或靠政府維持;

而後者也僅僅在幾個較為開放的海灣國家存在。

多數穆斯林仍然十分排斥錢生錢的觀念,

其中不乏公司企業的老闆和富商巨賈們。


名聲比錢重要

記者曾遇到一位阿拉伯職員,

他家裡裝修,實在周轉不開,便找到相熟的同事阿裡借錢。

 

阿裡慷慨地拿出2000美元,

之後很長時間兩人都沒再提錢的事。

當記者問阿裡真的不用催款了嗎,

阿裡說:

“因為我們是朋友,我願意幫助他,

借出錢的時候我就沒有想過要還的事了。”

 

正在我驚訝時,

阿裡又補充了一句:

“當然,如果我有困難,我相信他也一定會幫我。”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其實這種樸素的觀念

正是源自沙漠中

任何人都會給口渴的人一杯水

一樣簡單的道德觀

 

同時,有錢不還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

在家庭和社會關係密切的阿拉伯人中,

如果一個人背上了這種名聲,

那麼必將信譽掃地,很難繼續得到幫助。

不僅如此,阿拉伯社會很少有賭博現象,

就連麻將和撲克人們都退避三舍。

千元大鈔可以放心拿走,絕不用擔心碰上假幣。

 

 

金錢並不是生活的必需,享受才是工作的本質。

不怕花錢,快樂就好

在阿拉伯人看來,

金錢並不是生活的必需,享受才是工作的本質。

在當地,朝九晚五的8小時工作制被縮減為朝九午二的5小時工作制,

浩浩蕩蕩的求職大軍變成了自給自足的小本生意,

加班加點則被咖啡和水煙時間代替。

甚至在很多富裕的石油國家,

本國公民呆在家自營生意不願求職,

政府不得不花大價錢雇用他國勞務!

 

至於相對貧困的國家如蘇丹、查德等,

則承擔了石油國家50%以上的底層工作,比如清潔工、建築工等等。

記者住處的附近就是他們居住的棚戶區,

這些黑皮膚的工人們每天早出晚歸,

手裡拎的永遠是最便宜的1塊錢40個的麵包。

但他們的臉上卻永遠有一種虔誠的表情,

每每在樓下遇到記者和其他的外國同事,總是很有禮貌地低頭回避。

 

 

「享受才是工作的本質」歡迎將這種心態 分享出去!

 

也請給小編一個 讚喔! 讓小編有繼續找好文章的動力~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