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宗澤-拍攝圖片)
全球布滿衝突因子
致避險升溫
近年來國際政經情勢趨向動蕩,
中美關係逐漸惡化,
兩大強權從貿易關稅戰,
延伸到金融貨幣戰
及科技智財權之爭,
另外地緣政治包括中印邊境爭議、
香港議題、南海主權爭議、南北韓情勢,
皆牽動著市場及產業的發展,
造成股市波動劇烈,
2020 年初爆發新冠疫情,
導致 3 月景氣衰退,
重創全球股市與油市,
促使眾多投資人紛紛轉向避險商品。
(贊助商連結)
黃金坐擁 3 大優點
受投資人青睞
「黃金」順勢成為暴風雨中的避風港,
因為黃金擁有 3 大特質,
首先黃金開採量有限,
可以穩定的供給維持市場價格穩定,
再來黃金因具有高度延展性及導電性,
使黃金成為近代電子、航太、醫療等工業科技,
不可或缺的原物料之一,
第三因為黃金是各國央行
國際儲備的主要來源,
於各國均具有高度流通性,
往往被視為具有高度保值功能的資產。
金價漲勢趨緩
獲短期支撐
由於疫情所引發的經濟蕭條,
使金價自3月中每盎司1471美元,
在2個月內一度急漲至1758美元,
此一波段漲幅近20%,
但全球股市卻又在4至5月上演谷底反轉,
造成金價漲勢趨緩,
黃金現價區間落在1650至1740美元之間,
但未來仍有許多因素將左右金價發展,
將於下方逐一解析。
影響金價的 4 大因素
央行利率、經濟指標
首先會對金價照造成影響的是美元,
因為黃金以美元計價,
若美國聯準會FED提高利率,
進而使美元升值,
使投資人會受到誘因刺激,
傾向捨棄黃金並轉向購入美元,
第二是景氣變化,在後疫情時期,
各國解封後的經濟逐漸活絡,
中國 5 月份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50.7,
略高於市場預估的 49.5,
而同期美國PMI指數為 39.8,較前期上升 3.7,
再加上美國 5 月份失業率 16.3%,
較市場預期的 19% 來得低,
可見景氣逐漸好轉,
一旦避險情緒下降,
黃金的需求自然會減少。
國際局勢、地緣政治
再來是國際政經局勢與地緣政治發展,
由於中美關係自 2018年起趨向惡化,
從貿易關稅戰延燒至金融貨幣戰,
甚至近期新闢的科技及智財權戰場,
美國大選將至,對中方態勢越發強硬
陸資企業受創,中國貧富差距加深
中美皆需要製造外部衝突,
來化解內部高漲的壓力,
在兩大強權鬥爭下,
不確定因素將帶來市場恐慌,
使資金從股市流向黃金等避險商品,
此外地緣政治對金價影響,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來中國和印度的邊境爭端升溫,
南北韓切斷聯絡管道,香港問題未解,
令局勢趨向緊張,加上南海議題浮上檯面,
各國對南海主權歸屬皆有不同意見,
局勢看似一觸即發,
若上述地區爆發衝突,
所造成的動亂會使民間對於黃金需求激增,
進而推升金價。
短期金價怎麼走?
外資法人有話要說
高盛集團在 6/8 在發布的研究報告中,
指出長期實質利率偏低,
加上美元匯率走疲,
因此認為金價有望獲得支撐,
並重申其對 12 個月金價的預測,
仍為每盎司 1800美元,
另外瑞士信貸近日所提出的報告也指出,
低利率、美元疲弱及通膨壓力等三因素,
若無獲得改善或進一步擴大,
將可能繼續推升金價上揚,
或至少使金價得到暫時的支撐。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
金價近期在 1700元大關徘徊,
顯然向上遇到阻力、向下獲得支撐,
當景氣復甦時,若社會穩定繁榮、經濟快速成長,
避險市場對黃金的需求自然會下降,
因此若金價跌破支撐區間,即須謹守停損機制。
快速結論
1. 黃金因供給量有限、價格穩定,常作為保值資產
2. 近期政經情勢趨向動蕩,順勢拉抬金價至每盎司1700美元
3. 樂觀的經濟領先指標,造成金價漲勢趨緩
近期價格將在1700大關徘徊
4. 南北韓、中印邊境、香港及南海爭議一觸即發
若演變為軍事衝突,將推升黃金需求及價格
5. 美國大選將至,選前不確定因素增加,黃金成熱門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