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MD 受惠 CPU 勁敵 Intel 缺貨問題未解
持續搶攻市佔率,相關概念股將受惠
2020 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
掀起「在家辦公」、「遠距教學」以及「宅經濟」等趨勢,
帶動相關的電腦以及伺服器出現強勁的拉貨動能。
在這些產品中,不論是桌機、筆電或是伺服器,
想要維持正常運作都必須仰賴於 CPU(中央處理器)。
CPU 的主要功能就是處理使用者各種的指令需求,
就像是人體的大腦,沒有 CPU 的電子產品也無法運作。
目前全球共有 2 間 CPU 巨頭,分別是 Intel 以及 AMD,
Intel 長期以來佔據 CPU 市場 8 成以上的比重。
不過自從 2018 年 Intel 開始 10 奈米的製程後,
因為良率不佳的影響,導致缺貨狀況頻頻出現,
沒辦法供應足夠的 CPU 給相關的下游廠商,
直到 2020 年 Q1 都還未有效的解決問題,
使得身為二哥的 AMD 開始急起直追搶攻市佔率。
根據市調機構 Mercury Research 的研究資料顯示,
AMD 的 CPU 不管是應用於桌機、筆電或伺服器,
近幾季的市佔率都開始出現明顯提升。
說明 Intel 的缺貨可能會延後到 2020 年底才解決。
有些品牌大廠已經決定要提高使用 AMD CPU 的比重,
相關概念股將有機會受惠 AMD 市佔率的提升而帶動獲利成長。
華擎(3515):以主機板銷售為主,也跨入伺服器領域
本身負責設計研發,製造委由母集團和碩(4938)代工
今天要介紹的 AMD 相關概念股就是華擎(3515),
成立於 2002 年,並在 2007 年成功上市。
早期因為華碩(2357)想要區隔主機板市場而轉投資成立,
後來因為集團組織變動,華擎改為隸屬於和碩(4938),
目前由和碩的相關公司持有華擎約 56% 的股份。
華擎本身是負責產品的設計研發與銷售,
製造的部份則是委由母集團和碩(4938)幫忙代工生產。
那什麼是「主機板」呢?
可以想像成是人體的骨骼,是電腦運作所需的主要骨幹,
一片主機板上面有許多的插槽以及密集線路,
供應 CPU、顯示卡、記憶體、音效卡等元件,
可以在插入主機板的插槽後提供元件的互相聯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下圖華擎的營收比重可以看到,原先是銷售主機板為主,
不過隨著近年跨入伺服器、工業電腦以及顯示卡等領域,
主機板業務的比重開始逐年下滑。
每當 Intel、AMD 推出新一代的 CPU,
就會受惠新產品的效應帶動獲利成長
雖然說華擎是 AMD 的概念股,但 Intel 其實也是客戶之一,
只是 AMD 產品的營收比重達到 30% 以上,相比 Intel 較高。
每當 Intel 或是 AMD 推出新一代的 CPU 規格,
華擎就會推出相對應的主機板來供應插槽的需求。
因為目前華擎主機板的營收比重還超過一半以上,
所以想要關注華擎的營運發展,可以追蹤 CPU 兩大巨頭的產品狀況。
接著讓我們來看一下華擎近 10 年的營運狀況,
獲利就像是坐雲宵飛車一樣,上去又下來。
其中可以發現 2014~2016 年出現大幅衰退,
主要是因為華擎面臨到中國市場的殺價競爭,
導致主機板的出貨量嚴重受到衝擊。
而 2017 年開始恢復成長軌道,
主要就是受惠於伺服器所帶動,
2018 年又新增了顯示卡業務。
另外讓我們看到華擎近年的財務狀況,
可以看到 2019 年毛利率突然大幅下滑,
主要就是因為認列顯示卡庫存的跌價損失。
起源是在 2017、2018 年開始盛行虛擬貨幣,
全球掀起挖礦熱潮,帶動顯卡、主機板需求爆發,
相關廠商開始積極的增加相關產能。
不過隨著比特幣價格一路下滑,挖礦熱潮跟著消失,
導致華擎的倉庫中存有不少相關存貨。
因為電子產品擁有生命週期較短的特性,
堆積在倉庫的存貨就必須按照當時實際價格重新評估,
在需求減少導致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會需要認列存貨跌價損失。
華擎(3515):股利政策
近 10 年平均殖利率 6.81%
接著看一下華擎的股利政策表,
扣除獲利較低的年度,發現盈餘分配率大約在 8~9 成左右。
而雖然近 10 年殖利率有高達 6% 以上,
但可以發現 2017~2020 年的殖利率偏低。
主要是因為 2017、2018 年掀起挖礦潮,
使相關廠商的本益比被拉高帶動股價大漲,
而伺服器業務的加入同樣也會使本益比提升。
因此在獲利尚未恢復到過去的水準時,股利沒辦法相比過去,
但股價卻已經受到本益比提升而上漲,導致殖利率偏低。
展望 2020 年:法人預估 EPS 為 8.19 元,年增 65.45%
在說明華擎 2020 整年度的獲利展望之前,
先來談一下 Q1 的營運狀況,
前 3 月公告累計營收為 11.35 億,年增 27.4%。
雖然部份的代工生產基地位於中國,
但業績卻沒有因為停工而嚴重衝擊,
主要是因為延續 2019 年的成長動能。
2019 年第 3 季 AMD 推出新的 CPU 以及顯卡,
再加上 2019 下半年新增了 2 個歐洲客戶,
因此相關成長動能一直延續到 2020 年的第 1 季。
而放遠華擎未來的獲利展望,
主要會由主機板、顯示卡以及伺服器的產品線成長。
AMD 即將在 2020 下半年推出新 CPU 及顯卡,
受惠 Intel 缺貨,持續在 CPU 市場搶攻市佔率
首先,在主機板以及顯示卡中最大的客戶 AMD,
即將於 2020 下半年推出相關的新產品,
CPU 的部份將推出 Zen 3 架構的桌機處理器,
而顯示卡則會推出全新的 RDNA 2 架構產品。
這次的推出方式就如同 2019 年第 3 季一樣,
新的 CPU 以及顯示卡將會同時上市銷售,
而華擎也會推出相對應的新產品。
根據目前最新說法,AMD 新產品將在年底左右才會正式上市,
因此相關的成長動能將延續到 2021 年。
而在整體 CPU 的供應市場受惠 Intel 持續缺貨的情況,
將使電腦品牌廠商提高使用 AMD 產品的比重,
身為 AMD 概念股的華擎就能因此受惠市佔率的提升。
伺服器業務將在 2020 年新增 3 家客戶,
也受惠於新冠肺炎使流量提升,舊客戶增加訂單
另外,華擎的伺服器業務目前主要客戶皆是 Tier 2、Tier3,
最大客戶為美國第 1 大串流影音平台 Netflix,
並非國際雲端大廠如 Amazon、Google 等 Tier 1 資料中心。
接續 2019 下半年新增 2 個歐洲客戶後,
2020 年還會繼續新增 2 個歐洲客戶以及 1 個美系客戶。
另外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全球流量增加,
華擎在法說會上表示為了因應舊客戶增加額外的訂單量,
4 月還要特別加開產能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都將成為 2020 年重要的成長引擎。
存貨跌價損失提列金額將在 2020 年下降,
有利於提升毛利率
最後,則要提到華擎在認列存貨跌價損失的部份,
因為 2019 整年度都在認列挖擴退潮後的存貨損失,
2020 年相關的跌價損失金額將會有明顯的下降,
因此有利於華擎的毛利率有機會提升進而帶動獲利成長。
華擎(3515)本益比法價值評估:
法人預估 2020 EPS 本益比位階:平均~最高
上表列出華擎近 10 年平均 EPS、本益比的表格,
近 10 年平均 EPS 是 6.11 元,平均本益比是 13.72,
2020.04.28 收盤價是 120 元,位於昂貴價之上。
不過這是用過去 10 年的平均表現來作評估。
但股價是反應未來的獲利能力,所以更要關注未來 EPS,
利用法人預估 2020 年 EPS 的 8.19 元,計算本益比位階,
本益比 = 120 / 8.19 = 14.65,本益比位階:「平均~最高」,
以平均本益比在 13.72 來看,目前高於平均的本益比。
最後要提醒大家新冠肺炎的不確定性因素還在,
若未來疫情影響終端需求的時間超乎法人預期,
後續法人也會隨著公司營運做 EPS 預估調整,
未來務必持續追蹤獲利是否符合原本的預期。
重點結論:主機板將受惠 AMD 推出新產品刺激需求,
伺服器業務將新增 3 家客戶,存貨跌價損失也會減少
從華擎的股價月 K 線圖可以看到,
在 2014~2016 年受到中國在主機板市場的殺價競爭,
華擎獲利出現大幅衰退,股價也一路暴跌。
然後在 2017、2018 年受到挖礦熱潮影響,
題材帶動股價一路飆漲,本益比因此快速拉升。
不過隨著近年主機板業務回穩,
以及佈局伺服器的成效開始顯現,
獲利將正式重新回到成長軌道上。
展望華擎未來的營運動能,
受惠於 AMD 將在 2020 年底推出新產品,
以及在 CPU 市場持續從 Intel 手上搶下市佔率,
再加上伺服器業務將持續增加新客戶,
還有存貨跌價損失的提列金額將減少,
種種因素都將有利於華擎的獲利成長。
潛在風險:持續關注肺炎疫情的相關影響
最後仍要提醒各位讀者注意肺炎的相關風險,
因為目前疫情持續在歐美擴散,
未來務必要追蹤 AMD 的最新狀況,
觀察新產品上市的時程是否受波及而延後。
另外,近期越南在 4/1~4/15 進行全國社會隔離,
因為華擎有部份的代工生產基地位於當地,
將在短期內影響到第 2 季的營運狀況,
不過最主要還是觀察下半年 AMD 的新產品是否受影響。
但是華擎股價從 3 月至今漲幅已經超過 40%,不建議追高,
要持續觀察 Q1 獲利與 Q2 的營運狀況。
貼心警語:
「新冠肺炎疫情不確定性高,可以加入安全邊際的過濾條件,例如打 9 折」
「每個月軟體中的法人預估 EPS 會有微調,記得要注意!」
現在訂閱不敗存股術 APP,終生享月省 $209!
升級後即可閱讀完整財經研究文!【不敗存股術 APP】訂閱內容:
(備註: iPhone 手機請長按連結)
1. 每月 2 篇 APP 專屬實戰文章
2. 每月 4 篇 APP 時事分析文章
3. 每月 1 篇 VIP 專屬選股清單
4.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