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今(2020)年全球受武漢肺炎影響,不僅金融市場劇烈動盪,
實體經濟面也在封城效應下遭到嚴重打擊,
從 3 月下旬聯準會出面解決流動性危機,
並帶動市場整體價格反彈以來,
就一直有一股聲音認為基本面已經與股價嚴重脫鉤,
這類觀點認為基本面的打擊尤其會反映在 4 月份的營收上,
不過五一連假過後,台股上市櫃公司一一發布 4 月份營收,
實際狀況卻與悲觀論者的看法有明顯的差距,
直白的說,不少公司 4 月份的營收旺到不行。
產業出現兩極化
3 月份歐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
市場悲觀人士都認為這是 2008 年金融風暴的再現,
甚至還有人將大跌與 1929 年崩盤相並列,
認為封城會造成所有的經濟活動的無法正常運作,
不過這種看法卻忽略了一個事實,
即目前大多數的消費行為都是在網路上完成的,
因此疫情反而助長了亞馬遜、微軟、網飛、Shopify 這些網路巨頭的業績,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截至 5/5,與 2 月中高點相比,也僅下跌 10.46%。
受惠的電子股
這波疫情讓遠距商機的爆發,帶動相關雲端、商用筆電及視訊產品的需求大增,
今年 3、4 月份,許多電子業的從業人員,
都納悶自己每天都在加班,
訂單排到爆滿,怎麼自家公司的股價還天天跌停?
甚至殖利率飆到 10%?投信因為與業界都有交集,
對公司業績掌握度高,因此 3 月份投信重壓的電子題材股,
除了這波反彈行情表現剽悍,3、4 月營收年增率也讓市場驚豔。
受害的傳產股
傳產業的狀況又與電子業有所不同,
封城讓民眾關在家裡足不出戶,
以往由實體店面出售的衣服、鞋子銷量大減,
就算有網路購物打通銷售渠道,但不出門就不太會有買新衣服的需求,
且歐美封城、停工之後,車廠、大型機機具廠也停止進貨,
也連帶影響到車用零組件的出貨,
而這些下游產業的斷鏈及需求下滑,又造成對石化產品的需求銳減,
整個傳產業,從下游到上游,都成了這次疫情封城的受害者,
但台股又是以電子股為主,
也就導致台股的表現比道瓊來的強勢,與那斯達克比較相近。
3 月營收月增、累計年增股
本文透過四個條件篩選出 4 月營收月增 + 累計年增股,
不過反彈走到這裡,投資人在關注營收之餘,
還是要判斷一下股價是否「已反應」或「反應過頭」
1. 2020 年 4 月營收月增率 > 0%
多數電子股,無論產能是否在中國,
3 月份復工率都已拉升至 50% 以上,
如果 4 月份營收比 3 月份還高,
就已經不是遞延出貨的問題,而是有需求帶動(可能是遠距商機)
2. 4 月營收單月年成長 20%
3 月營收年增 30% 都不稀奇,
但如果進到 4 月還能年增 20% 以上就顯得比較稀少。
3. 前 4 個月累計營收為年增
電子股今(2020)年 Q1 問題大多落在供給端而不是需求端,
單月營收因出貨時間遞延而出現劇烈起伏,
單月營收年增 40% 不一定代表業績很好,
還是要拉長看 1 ~ 4 月的累計營收。
4. 過去 60 日平均日成交量大於 2 千張
這個篩網很簡單,除了營收好、業績好,還要是市場上的熱門股,
冷門股容易出現股價對營收毫無反應的尷尬狀況。
(圖片來源 : 小編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1. 群光(2385)
電子零組件大廠群光(2385) 4 月營收年增 31.7%,
累計前 4 個月年增 4.1%,
群光(2385)三大業務分別是鍵盤、鏡頭模組以及電源供應器,
早期這三大業務都是圍繞在筆電周圍展開,也推升公司業績突破 7 百億,
近年筆電市場疲弱不振,公司也在 2011 年開始啟動轉型,
去(2019)年已將 PC 營收壓到 50% 以下,
而這剩下 50% 的 PC 營收剛好撐住
群光(2385)在這次疫情的業績(手機、平板及智慧家庭出貨衰退),
遠距辦公帶動商用筆電換機潮,除了下游系統廠忙著補足終端筆電庫存,
上游零組件廠也受惠拉貨潮,但要注意的是,
目前法人普遍認為商用筆電換機潮僅是短期現象,
長期來看商用筆電終究是已經飽和,難以再現高速增長的產業。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 義隆(2458)
觸控 IC 大廠義隆(2458)近 2 年產品成長動力本身就來自
觸控板、觸控筆、觸控螢幕晶片及 NB 指紋辨識晶片這些與 NB 息息相關的產品,
Work from home 帶動的商用筆電換機潮
反而可以抵消疫情後消費性市場的衰退,
長期來看觸控晶片在 NB 的滲透率上升也有助於義隆(2458)的營收增長,
在多項需求拉動下,義隆(2458)今年前 4 個月營收累計年增 25.9%,
3、4 月更是分別創下年增 59.3 及 49.1% 的佳績,
業績表現在 IC 設計類股中名列前茅,絲毫看不出有受到疫情影響。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3. 金居(8358)
金居(8358)是 AMD 上游,
隨著 5G 及伺服器等產品的訊號頻率越來越高,
銅箔也會往越高階的方向發展,
基地台部分因要處理的訊號量大增,導致 5G 的 PCB 層數會比 4G 來得多,
且 5G 的頻率較高,損耗變大,故會用較高階的銅箔來解決訊號損耗的問題。
伺服器部分,無論是 AMD 的羅馬晶片或是 Intel 的 Whitley
皆因傳輸速率提升而對 PCB 的損耗有較嚴格的規範,
因此未來的伺服器 PCB 層數會變多、PCB 上的銅箔的規格會變高。
而金居近年開發出了十分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在低損耗銅箔這塊金居推出極具性價比的產品,
在相關新需求拉動下,
金居(8358)今(2020)年營收除了 4 月份年增 33.3%,
前 4 個月累計營收亦年增 35.6%,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