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
此篇文章的撰寫日期是 2020 / 1 / 2
已經事隔 3 個多月,但仍能透過內文了解公司。
投資價值與數據部分,
請各位打開 App 與 價值檢視系統 重新檢視
股人阿勳潛力股-價值河流圖 App
安卓版:https://cmy.tw/007weX
IOS版: https://cmy.tw/007weX
3/09 VIP專屬文裡,寫了這檔股票,
8/01 又再度追蹤它
價格從 75.2 元漲到 105.5 元,
又加上 5.3 元的現金股利
總獲利 47%,但本益比卻僅有 10.85 倍
它是被低估的低調股嗎 ?
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嗎?
今天就來做個追蹤回顧,
但基本介紹不講太多,只講重點,
8/1 影音可以自己去看做基礎了解。
公司代碼:
崇越 ( 5434 )
(董事長 : 郭智輝)
創辦人張永然
死過兩次,凡事樂觀以對
崇越科技董事長 郭智輝
當時只是崇越貿易的銷售員
受到創辦人信任與提拔,
才出來獨立設立崇越科技,
專門代理半導體材料與設備。
郭智輝談起張永然說:
「張老闆是死過兩次的人,他對生死置之度外。」張永然在第2次世界大戰時當過日本兵,當時搭的軍艦一出日本佐世保海軍基地,就被美軍炸沉了,他在日本海上漂流了1天1夜才被救起來。沒多久,軍隊駐紮在廣島時,又被美軍丟下原子彈,結果張永然還是撿回1條命。從此,張永然看待生死超然,對任何事都樂觀以對。
員工對外承諾的事情
就是代表公司
張永然常能原諒部屬的過錯。
郭智輝回憶,當時崇越貿易的銷售員
要自己決定賣什麼產品,
以及產品要長什麼樣子,然後要賣給誰。
有一次,郭智輝把產品規格搞錯了,
最後這款產品賣不掉,如果要賠,
相當於要賠上兩年的薪水。
後來張永然知道了,
就輕描淡寫跟郭智輝說:
「OK,OK,沒問題!」
張永然就自己把這筆帳扛下來了。
還有一次,郭智輝跟客戶報帳報錯了,
導致公司賠本,張永然也是跟郭智輝說:
「你們承諾的事情,就是代表公司。」
儘管會造成公司損失,
脾氣好的張永然仍然選擇原諒部屬,
認賠了事。郭智輝不諱言,
張永然幫他處理過類似兩三件這樣的事情,
讓他刻骨銘心,也成為張永然死忠的部屬,
並獲得張永然的信賴,
讓他帶領一批團隊經營崇越科技。
郭智輝
奉行摩爾定律,管理施鐵腕
半導體奉行的摩爾定律,
也就是每 18 個月積體電路
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會增加 1 倍。
就是因為這個定律,
讓在半導體領域已逾 30 年的他,
不得不走向鐵腕的管理風格。
「因為每18個月這個世界就會改變,也就是每18個月就會替代掉原有的市場,所以如果我們做代理的不能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就會被淘汰。」
因此如果員工犯同樣的錯誤,
他會很嚴厲的斥責,
這風格與提拔他的創辦人截然不同。
但這也讓他成為全台灣
8 吋與 12 吋矽晶圓的最大代理商。
視客戶如家人
通路商其實就是企業級超級業務員,
因此早年郭智輝在打拼時,
型錄上 1,800 種產品介紹倒背如流,
一天拜訪 7 家公司,
記 200 組客人的電話號碼,
他自信地說:
「客人打電話給我,喂一聲我就知道是誰,天天應酬到25點,就是凌晨1點。」
與郭智輝共事 30 多年的
崇越執行長李正榮回憶:「他希望我們和客戶形同家人,要求我們要當到客戶的伴郎,有時還要幫客戶接小孩放學。」
全球最大矽晶圓供應商
日本信越集團就是他的供應商,
供貨量大且品質穩定。
雙方也合資了三間公司
崇越石英、信越光電和台灣信越半導體,
生產矽晶圓與LED磊晶晶圓相關產品,
郭智輝自比奶媽:「他們家孩子吃我們家的奶水習慣了,抱回去看看,根本沒有辦法照顧。」
憂患意識,跨足新事業
台灣半導體業雖蓬勃發展,
郭智輝卻很早就看到隱憂:
「代理永遠沒有春天,賣得好,人家認為是產品好,不是你的努力;賣得不好,是你不會賣,就換代理。所以1995年我才和信越合資成立公司,他們的強項是製造,我們在通路發揮。」
在郭智輝的堅持下,崇越科技從半導體本業
跨足光電、循環經濟 及
大健康(涵蓋生鮮食品)事業領域。
其中,循環經濟被他視為 10 年後
支撐崇越科技成長的第 2 大柱子,
大健康事業則會是第 3 大柱子,
可以支撐未來20年的發展。
郭智輝說,企業要未雨綢繆,
專注在1個商品上面風險很高,
所以他一直不斷思考
與嘗試跨足有前景的新領域。
創業不一定會成功
我們也嘗試過很多失敗
安永鮮物健康超市是郭智輝的新事業,
立志扭轉台灣飲食文化,
從重視「Technology」轉向「Art」,
並希望將台灣打造成亞洲「食尚」中心,
為此他還成立專門申請米其林的管顧公司,
幫台灣餐廳申請米其林,
因為米其林很重視食材的品質,
因此如果台灣有越來越多米其林餐廳,
這些餐廳就會採用他的高科技新鮮食材。
但目前仍處於砸大錢投資的階段,
郭智輝也不諱言,生鮮事業做得很辛苦,
因為不熟悉,是很頭痛的事業,
「但很有意思的是,這真的會令我再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