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北股市近期出現一個弔詭的現象,
一般來說,股市表現疲軟時,外資會大賣台股,賣股之後將資金匯出台灣,
導致台幣也會呈貶值走勢,即所謂的「股匯雙殺」,
但過去 2 周加權指數由 2/20 日最高 11,827,83 點,
下跌到 3/2 最低 11,049.85 點,
台幣卻從 30.5 左右大幅升值到 29.9 兌 1 美元,
也就是說,外資賣了股票之後,資金不僅沒有匯出台灣,
反而還從海外匯了更多錢進來台灣,
市場上也出現一種外資賣股是在「打假球」的聲音,
台股表現也開始出現與美股脫鉤的現象,
3/3 道瓊指數大跌 785.91 點,台股卻上漲 18.73 點開出,
終場漲點擴大到 64.63 點,以 11,392.35 點作收,
不過上漲家數 321 家,下跌家數 482 家,
且成交量 1374.95 億為連續 2 個交易日下滑,
投資人雖然不再恐慌賣股,
但已減碼的部位仍在場外觀望,遲遲沒有再進場。
(資料來源 : 證交所 )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若再不買股,將視為炒匯
因股匯不同步的現象在市場上引發議論,
認為賣股又不把錢匯出,還繼續從海外匯入,
恐有炒匯嫌疑,若不想被央行認定為炒匯,
只有把錢匯出台灣,或進場買股票兩條路可以走,
不過坊間一直盛傳外資有第三種規避炒匯嫌疑的方法,
就是跑去借券市場借股票。
(圖片來源 : 經濟日報)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借券餘額並未大增
根據這個傳聞,外資只要借了股票,但沒有賣出,
就相當於在零風險的情況下持有股票,
達到外資進來台灣純炒匯的目的,
不過我們觀察過去 2 周借券市場的借券總張數,
2/19 借券餘額為 11,832,657 張,
3/3 則是 11,866,767 張,
股匯不同步期間,借券市場整體張數只上升 34,110 張,
並未出現明顯增加。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3 月 4 日外資轉賣為買
因此我們可以想像目前的情境,
國際投資人在大跌期間把台灣的股票賣掉,
換成新台幣放在台灣的銀行,
接著因美股大跌,市場出現降息預期心理,
國際機構預期降息後美元會走弱,
又把賣掉美股換得的美金,匯來亞洲換成台幣或日幣,
造成台幣與日幣不貶反升,
於是台灣的銀行裡面出現一堆外資的熱錢,
這些錢如果想繼續以台幣資產的形式留在台灣,
就勢必要進場買股票,如果不想買股票,就必須匯出台灣,
3 月 4 日台股逆勢美股上漲 64.63 點,
盤後資料也顯示外資開始轉賣為買,小買 63.05 億。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外資賣投信撿
2 月下旬以來,強勢股幾乎都是土洋合力作多的股票,
或外資賣超力道小於內資法人買超力道的股,
只要外資賣超力道大於內資承接力道,股價就會向下修正,
我們假設外資賣、投信撿的股票,
裡面的外資有不少是跟著國際盤面調整的機構資金,
賣股的理由其實與公司的基本面無關,
如果外資在台灣的熱錢多到被央行逼著買股票,
就可能優先買進這些大跌期間被內資撿便宜的標的
以下使用 3 個篩網:
1. 外資過去 5 個交易日(2/26 ~ 3/4)累計賣超
2. 投信過去 5 個交易日買超 1 千張以上
3. 公司總市值大於 2 百億(熱錢進出以中大型股為主)
1. 可成(2474)
2019 年各家手機廠開始推出多鏡頭手機,
手機的競爭從以往的外觀轉向鏡頭大戰,
光學相關廠商成為市場的主流股,
也因為鏡頭在手機供應鏈裡的重要性提升,
一些分析機構預期,其他零組件的價格將受到壓縮,
其中就包括過去 iphone 換代都飽受市場矚目的機殼族群,
機殼龍頭可成(2474)在過去 1 年台股的萬二行情中,
從 360 元左右下跌到最低 180 元,
雖然去(2019)年 11 月外資熱錢最兇猛時,
可成(2474)一度上漲到 280 元,但隨即又被鏡頭狂熱的外資機構降評,
股價殺回到 230 元左右,不過這個狀況在 2 月下旬出現改變,
投信也從 2/20 開始回頭買進可成(2474),
累積到 3/4,9 個交易買超 3,458 張。而身為熱錢代表的外資則在 2/24 ~ 3/3 賣超 5,584 張,
3/4 則轉賣為買,買超 705 張。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 月 19 日,美股大跌之前,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出具報告,
預期立訊精密可能會在 2021 年跨入 iphone 組裝供應鏈,
並認為可成(2474)將成為立訊在這一戰略上的關鍵合作夥伴,
事實上,無論是鴻海(2317)或和碩(4938),
機殼都佔他們 iphone 組裝訂單中很大一部分的獲利來源,
如果一家 EMS 廠無法建立起自己的機殼供應,
就很難從 iphone 組裝業務中獲利,
雖然立訊聯合可成(2474)跨足 iphone 組裝目前還是繪聲繪影的傳聞,
但投信卻在該消息傳出後,連續 9 天進場卡位。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