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24 ~ 2/27 原本屹立於武漢肺炎之外的台股突然向下修正,
從散戶到機構投資人,帳上資產都出現一定程度的縮水,
大跌的元凶來自原本對疫情毫無反應的歐美股市,
在歐洲地區病例數於上週六日爆增後,
道瓊指數短短 4 天內從 28,992 點下修到 26,957 點,
跌幅高達 7%,27 日亞股開盤期間,
道瓊期貨一度下殺到 26,468 點。
連假前賣壓出攏
2 月份全球媒體緊盯肺炎疫情擴散狀況,
且疫情都在六日休假時擴大,
因此過去幾周的台股基本呈現一個規律,
六日休市時疫情都會惡化,造成周一開盤台股大跌,
但又因為陸股、美股都沒重挫,指數又會在周五之前拉回去,
這個慣性在本周美股大跌後被改變了,
本來只有內資投資人在賣股,道瓊指數重挫後,
外資也開始跟著大賣持股,
此外,台股 2/28 未開盤,但美股從周一到周三都大跌,
投資人擔心如果道瓊在週四周五繼續重挫,
台股周一開盤會面臨補跌壓力。
被動元件法說會變法會
過去幾周台股除了相對有撐,一些族群也在投信拉抬下,
形成新的題材,其中以被動元件為首的漲價概念股最受法人青睞,
但在周二、周三,華新科(2492)、國巨(2327)相繼舉行法說會、臨時股東會後,
市場的樂觀情緒突然遭到重擊,
先是華新科(2492)在周二釋出目前不是漲價好時機的說法,
國巨(2327)又在周四表示目前帳上存貨只剩下一個月,
雖然已盡力提高復工率以滿足客戶需求,
但目前復工率仍只有 35%,3 月底才能拉高到 50% 以上,
雖然該說法與被動元件供需吃緊的傳聞符合,
但卻點出了另一個問題,如果國巨(2327)復工率都只有 35%,
那其他的台廠狀況也不樂觀,
這導致除了投信重點照顧的題材股在本周三、四重挫下殺,
法人 2 月初就開始拋售的下游類股也跟著續跌。
本周摜破月線股
一些 2 月初開始法人多頭排列,
兼具籌碼面與技術面的股票,
這本周跟著歐美股市無預警下殺,
現階段股票大致可以分成 3 類
1. 法人鎖碼一個月,且本周大跌仍站在月線之上
2. 法人鎖碼一個月,但本周大跌摜破月線
3. 法人從 1 月底開始就不斷拋售,股價已走弱一個月
下表為市值 50 億以上,2 月 21 日股價還位於月線之上,
但 2/ 27 已破月線,且投信過去 20 個交易日買超金額超過 1 億的股票。
(圖片來源 : 小編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題材股 - 觀察後續法人動向
遇到這種情況投資人可以選擇兩種做法,
第一種是嚴守均線紀律,只要股價跌破月線就開始減碼,
若進一步殺破季線(60 MA)就出清持股,
另一種作法則是觀察法人動向,如果投信籌碼尚未鬆動,
就先繼續觀察後續投信動向,
畢竟目前傳出的利空都與之前需求遞延到 Q2 或 Q3 的說法符合,
除非股價已大幅跌破投信成本區間,
不然法人也不太可能在市場出現急殺時在低點砍出持股。
大跌尋找低本益比、高殖利率股
除了 2 月份被各大基金炒高的題材股,
台股還有一些在 2 月初甚至是年前就遭法人調節的股票,
這些標的在 2 月底台股下殺時繼續下挫,
開始出現本益比不到 10 倍,或潛在殖利率 7% 以上的現象,
事實上,攤開不少股票的歷年殖利率,
高殖利率往往出現在大盤有重大利空之時,
有利空才有便宜價,沒有利空股價都會買貴,
當部分持有人相信未來會更糟時,
就會把自己手中的股票在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價位賣出,
但系統性利空總會過去,
投資人反而可以趁此機會開始尋找有無開始出現類似的標的。
2015 年 824 股災
以 2015 年 824 股災的微星(2377)為例,
當年台股在短短 4 個月內,從萬點下殺到 7,203 點,
外資不斷賣超台股,造就不少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的股票,
微星(2377)當年度配息 3.5 元,且年度 EPS 達 4.39 元,
卻在 29.45 元除息,本益比只有 6.7 倍,殖利率高達 11.88%,
4 年後回來看可謂物美價廉,
目前台股類似狀況的股票還不多,但不少中小型股本波並未跟上萬二行情的漲幅,
下跌時卻跟著重挫,投資人此時可思考價值與價格的關係,
切勿盲目跟著外資追高殺低。
(資料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武漢肺炎爆發之後,
台股最火爆的 PCB 股為專攻工業電腦與伺服器板的博智(8155),
雖然目前價格並未低估,
但該公司在 2015 年 824 股災也發生價格低於價值的狀況,
主要是投信在 40 元以上買進數千張持股,
股災爆發後停損出清,但卻面臨到流動性風險,
3 個月內股價被殺到最低 11.75 元,
但博智(8155)過去 5 年沒有一年配息低於 2 元,
824 股災隔年配息 2 元,殖利率相當於 17%。
(資料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