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審稿:Dr. Strphen Lai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行為和因素,
都會悄悄地傷害髮質,
以及有定期染髮燙髮的習慣,都會使髮質變差,
不僅讓頭髮的造型更難定型,
頭髮也更脆弱、容易斷裂。
為了替多數人解決受損髮質的困擾,
現今市面上的護髮產品琳瑯滿目,
選擇非常多,但是您知道嗎?
除了找到適合的護髮產品之外,
也要用對方式,以及搭配正確的生活習慣,
才能真正修復和改善受損的頭髮喔!
以下介紹養出好髮質的生活習慣,
及天然又正確的護髮方法。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1. 維生素對髮質很關鍵
有些維生素會直接影響頭髮和指甲的健康,
(Biotin,又稱維他命B7或維生素H) 和礦物質鐵 (Iron),
當人體有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時,
頭髮看起來也會更健康。
攝取的產前維生素(Prenatal vitamins),
包含了上述這些維生素,
所以有些人會藉由補充產前維生素或生物素,
來改善髮質,但是,目前還沒有充分的科學證據
能證實它們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2. 攝取Omega-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
海鮮不僅有幫助預防頭髮稀疏的效果,
還可以讓頭髮看起來更有光澤。
不妨多吃鮭魚、牡蠣、鯖魚、鮪魚、沙丁魚,
它們含有豐富的肽 (Peptide)和 Omega-3 脂肪酸,
可以使您的頭髮更亮澤。
另外,多補充含抗氧化劑的食物,
例如核桃、花椰菜、番茄、藍莓、菜豆(Kidney bean)等。
3. 每隔一天再洗頭
同時也可以清除頭皮上的皮脂(Sebum),
皮脂是皮脂腺產生的一種油性物質,
適量的皮脂可以幫助頭髮更有光澤,
但是如果皮脂過多,則會導致頭髮看起來更油膩。
如果頭髮不是非常髒,或油性頭皮的話,
不妨試試每隔一天再洗一次頭,
這樣能讓頭髮看起來更健康。
如果您想要每天洗頭的話,
不妨用專門針對乾性髮質的洗髮精,
也不會完全的帶走天然皮脂。
4. 減少使用高溫塑型
許多人習慣在出門前,
都會用電棒捲或離子夾來做各種造型,
雖然可以隨意變換髮型很方便,
但是這都是造成頭髮受損的行為喔!
因為高溫會傷害髮質,
所以,除了盡量少用高溫塑型之外,
平常如果要吹乾頭髮,
建議將吹風機維持在離頭部至少 15 公分 (cm) 的距離。
5. 洗澡水溫不要太高
如上述所說,熱能會傷害頭髮,
所以,同樣的道理也是,
若洗頭時的熱水太燙的話,
也可能燙傷頭髮。
如果沒有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的話,
不妨試試用溫水或冷水來洗澡,較不易傷髮質,
而且,洗冷水澡對健康也有許多好處,
如促進血液循環等等。
如果天氣冷,或是還不太能接受洗冷水澡的話,
也可以在洗完身體和頭髮之後,
用涼爽的水沖頭髮 1~2 分鐘。
6. 用天然植物油進行深層護髮
將半杯橄欖油加熱,不需要太燙,
維持在皮膚可以接受的溫熱程度就好,
並將溫熱的橄欖油均勻塗抹在頭髮上,
再戴上浴帽。
接著,用毛巾把頭包起來以維持熱度,
並靜置至少 45 分鐘,累積裡面的水氣。
時間到了之後,就可以用洗髮精將頭髮洗乾淨,
並用潤髮乳柔順髮絲。
除了橄欖油之外,也可以選擇用椰子油,
研究指出,椰子油能有效滲透頭髮的纖維,
強健和修護受損髮質。
先將頭髮浸濕之後,將椰子油塗滿在頭髮上,
並用溫熱的毛巾將頭髮包起來,
靜置一段時間後再洗乾淨。
如果您不喜歡椰子油,
也可以換甜杏仁油或荷荷巴油 (Jojoba oil),
都是有意改善髮質的好選擇。
另外,除了上述的濕髮護髮方式之外,
也有塗在乾髮的方式:
先沾一些椰子油在手掌上,再塗在頭髮上,
並重複這個動作,直到頭髮充分吸收油脂,
不要將頭髮直接泡在油裡,等待 20 分鐘後,
就可以沖洗頭髮了。
7. 大太陽下帶戴帽子
紫外線(Ultraviolet rays)不僅會傷害皮膚,
也會使頭髮變乾。
如果髮質乾枯毛躁的話,
請記得減少陽光下曝曬的時間,
但如果不得已的情況下,
頭髮已經過長時間曝曬後,
可以在頭髮上擦一些一些純蘆薈凝膠,
可能可以幫助修復損傷。
本文由 Hello醫師 授權轉載,
(原文:頭髮分岔無光澤?7天然方式修護髮質)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LULU)
(圖/shutterstock,非當事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