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腫塊別輕忽!醫師:5 招判斷,這狀況 80% 是惡癌...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 2019-07-15 16:26
  • 更新:2020-04-28 10:48

脖子腫塊別輕忽!醫師:5 招判斷,這狀況 80% 是惡癌...

 

 

脖子摸到腫塊!會不會是長腫瘤啊?

「醫生,你看我脖子這裡長一顆東西,這是什麼?」

「脖子有腫塊,會不會是腫瘤啊?」

由於我們隨時都可以用手觸摸自己的脖子,

大多數人第一次發現脖子有腫塊時,

總是緊張又焦慮,

深怕自己長癌症、或是什麼怪病。

然而,關於脖子的腫塊,

有些事可能跟您想得不一樣。
 

 


脖子摸到腫塊要看哪一科?

先講答案:脖子有腫塊,要看「耳鼻喉科」

您可能有過類似的經驗,

無意間摸到脖子有一顆一顆的突出物,

有時候這些東西還會腫起來、變大顆、甚至會痛!

您可能會感到疑惑:

「咦?!脖子有腫塊,為什麼要看耳鼻喉科?」

先跟大家說明一下,

耳鼻喉科完整的名稱應該為「耳鼻喉頭頸科」。

以筆者住院醫師時期的受訓醫院為例,

每年至少有五百多例口腔癌手術,

這類我們常說的「大刀」,

需要將口腔腫瘤切除、清除頸部淋巴結、

最後再拿身體其他部位的組織來填補切下來的缺陷。


耳鼻喉科醫師對於脖子(或稱頸部)的構造,

相當熟悉。

所以,當您有頸部腫塊的問題,

可以找耳鼻喉科醫師。


為什麼脖子會腫起來?

其實,我們的頸部在正常情況下,

就存在有約莫 200~300 顆大小不一的「淋巴結」,

他們是一群具有免疫功能、幫助循環的構造,

通常呈現橢圓形,摸起來帶有一點彈性,

是在您脖子裡的好朋友。

當身體出現狀況,頸部淋巴結會出現變化,

例如感冒時,

這些淋巴結可能會因為身體發炎反應而腫大;

而若是其他地方有癌細胞,

也可能會經由淋巴循環跑到這些淋巴結。


針對「脖子腫塊是不是腫瘤」這個很多人擔心的問題,

以及究竟要注意什麼事,

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AAO-HNS)

在 2017 年發表了關於「成人頸部腫塊」的治療指引,

有詳細的說明!

(這是針對大於 18 歲的成人,

小朋友不在本次討論範圍)

在談其中的重點之前,

我們先來談談一些有關「頸部腫塊」的一些迷思吧!

 

迷思一:

我脖子這個腫瘤不會痛,

應該不是惡性的吧?

錯!
要注意,大部分癌症轉移到頸部所產生的腫塊,

是不太會痛的。

若是感冒或感染造成頸部淋巴結腫大,

通常會發炎而疼痛。

但因為惡性腫瘤形成的腫塊,

可能長到很大卻沒有疼痛的感覺。

所以,若是不會痛的腫塊,要特別注意喔!

 

迷思二:

我脖子這個腫瘤不是硬的,

不可能是惡性腫瘤吧?

錯!
大部分癌細胞轉移產生的頸部腫瘤摸起來是硬梆梆的,

而且感覺會跟周圍組織黏得很緊、不易移動。

然而,某些頭頸部的癌症,

例如和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相關的口咽癌,

其造成的頸部腫塊,

可能會「偽裝」成類似良性、軟軟的囊腫。

所以,就算腫塊是軟的,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迷思三:

聽說腫塊大於一公分就是惡性的?

不一定!

我們頸部各個區域的淋巴結,

會有不同的大小。

最大的淋巴結位於頸部靠近上方的位置

(稱做 jugulodigastric lymph node),

正常情況下,可以達到 1.5 公分。


不過,要徒手測量腫塊的大小,

其實沒那麼準確。

通常還要再搭配其他特徵,

例如軟硬度、可移動性、

會不會痛等特徵,來判斷。

 

迷思四:

我不抽菸、不喝酒,應該不會長癌症吧?

不一定!

許多頭頸部的癌症,

例如口腔癌、喉癌等等,

的確跟抽菸喝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然而,像是跟人類乳突病毒(HPV)相關的口咽癌,

則不一定需要接觸過菸酒,

反而是和多重性伴侶或口交等性行為有關。

 

迷思五:

檢查起來不像是惡性腫瘤,

應該就不用再給醫師看了吧?

錯!

若是因為發炎或感染造成的頸部腫塊,

經過治療後,

腫塊通常會在 2 到 3 週內完全消失、

回復到正常狀態。

若您治療後,腫塊仍持續存在,

一定要再回診檢查!

因為有些惡性腫瘤一開始

可能會表現得像是發炎或感染。 

 

 

頸部腫塊,案情可能不單純!

發生在小孩的頸部腫塊,

以感染造成的最多。

然而在成人,因感染造成腫塊的比例較低,

而長腫瘤的機會較高!

許多頭頸部的癌症,

例如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

喉癌、甲狀腺癌、唾液腺癌、

淋巴癌甚至皮膚癌等等,

都會以頸部腫塊做表現!

 

所以若您發現任何異常的頸部腫塊,

建議應該先找耳鼻喉科醫師,

幫您做頭頸部詳細的檢查,

先排除癌症的可能,才是最安全的作法!

 

出現什麼症狀比較像是惡性腫瘤呢?

● 最近身體沒有其他感染的症狀:

若不是因為感染而產生的淋巴結腫大,

就要懷疑是惡性腫瘤。

 

● 腫塊持續超過「兩星期」,或不知道多久

 

● 腫塊是「硬的」:

惡性腫瘤裡面充滿癌細胞,

大部分摸起來會是硬的。

不過上面提過,

有些癌症的頸部腫塊摸起來也可能是軟的。

 

● 腫塊「不能移動」:

因為癌細胞可能吃穿淋巴結,

跑到周圍組織,

造成腫塊像是被黏住一樣!

 

● 腫塊「大於 1.5 公分」:

上面提到,

有些正常的淋巴結會達到 1.5 公分那麼大,

不過若超過這個大小,是惡性的機會就變高啦!

 

● 腫塊表面的皮膚有潰瘍、破皮:

惡性腫瘤的細胞可能會往表淺侵犯、

甚至吃穿皮膚,造成潰瘍。

 

 

除此之外,您還需要注意這些「警訊」!

● 年紀「大於 40 歲」:

隨著年紀增加,發生頭頸部癌症的機會上升。

不過,上面有提過,

有些口咽癌也會發生於年輕人,千萬別大意!

● 喉嚨痛、口腔潰瘍:

若頸部腫塊伴隨喉嚨痛,

要注意口腔、喉嚨的粘膜是否有腫瘤而導致潰瘍。

● 吞嚥困難:

可能暗示喉嚨深處有潰瘍、甚至長腫瘤,

影響吞嚥的順暢度。

● 最近聲音改變:

要小心喉部附近有腫瘤,

而影響發聲的構造。

● 和頸部腫瘤「同一側」的耳朵痛、聽力變差:

在喉嚨深處的癌症若是影響到感覺神經,

可能會造成同一邊的耳朵有疼痛感。

另外像是鼻咽癌因為長在耳咽管附近,

會影響其通暢度,

造成同一側中耳積水、聽力變差。

● 和頸部腫瘤「同一側」的鼻塞、流鼻血:

要小心可能是鼻子裡長腫瘤、或是鼻咽癌。

●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許多癌症都會造成患者體重減輕。

而頭頸部的癌症可能會因為影響吞嚥功能,

造成營養缺乏、體重下降。

● 之前有過頭頸部的癌症:

要注意是否有復發的情形。

● 臉部或頸部的皮膚有異常病灶:

有些皮膚癌也可能會轉移到頸部。



脖子摸到腫塊,應該怎麼辦?

若醫師認為您的腫塊可能是發炎或感染引起的,

請先依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

再回診前的這段時間,

您可以用手指檢查腫塊大小

(例如:一個指尖那麼寬),

和之前比較一下,腫塊是否有變化。

若是良性腫塊,

常過 2 到 3 週腫塊會「完全消失」,

但若沒有、或是消了又出現,請務必回診,

醫師會幫您做進一步檢查。

這些檢查可能包括頸部超音波、電腦斷層、

核磁共振或是正子掃描等等。

 

貼心小提醒

總結以上,若您發現有頸部腫塊,

最重要的是:

「確定您的頸部腫塊治療後已經完全消失,

若腫塊持續存在,

請按照醫師的安排,做進一步檢查。」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您更了解脖子的腫塊。

若有發現任何腫塊,千萬別掉以輕心,

一定要找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檢查喔!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Kaedy)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想看更多,歡迎追蹤我們】

 

 

【猜你還想看這些】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