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陳怡彣,76 年次,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Life Designer 影響力行動家創辦人。高中時,她的生活費只有 3 千塊,為了和朋友出去玩,她用「白飯配胡椒」 10 個月內存下生活費 1 萬。她認為存錢有 3 個狀態,從生存所需到自我實現,回想存錢對她的意義分成三個階段:基本每個人的生活所需、擁有承擔意外發生的能力、達成想做的事情。
文 / 陳怡彣
拼命打工賺錢,戶頭卻只剩 693 元
後來大一到校外聽了場講座,講師說上了大學,每個人應該都要學習掌管自己的財務,所以她回家就主動問媽媽存摺在哪裡,原本滿心期待想著,小時候紅包錢都交給爸媽,應該存了不少。但拿到時,得知自己的戶頭只有 693 元非常震驚!看來壓歲錢好像都被拿去繳學費了,且 7 月放榜後,為期 3 個月的打工錢也拿去繳學費了。看著只剩三位數字的存摺,慶幸著自己還有高中自己存的 1 萬塊(看來辛苦存來的錢,最後沒有和朋友去玩樂)。現在她反而感謝父母用直接的方式讓她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生活負責。」
從那刻起,激起她應該打工賺錢的念頭,那時候的打工沒明確目標,只想著要如何照顧自己的生活、付自己的學費:「我覺得我還蠻幸運,用打工之餘的時間去上一門課,那堂課的講師也是改變她人生很重要的關鍵,他說他在大學期間賺到人生第一個 100 萬。」她認為她才大一,這件事情可以試試看。推算下來,每個月要存 2 萬元,當時她從自己的補習班開始打工賺錢,因為有被老師介紹才開始接家教,家教的時間是打工的 1 ~ 3 倍,這個方法的確是有機會達到她所設下的目標。最忙時,一周接 13 個家教,半夜 12 點還在上課。
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在課外打工,但她的課業仍能維持在班上前幾名,因為獎學金也是她重要的收入來源。而且把學校功課顧好,有錢還有好成績,可以去申請研究所。大學給自己立了三個目標:第一是考上台大研究所、第二是存 100 萬、第三是找到別人免費提供出國的機會。後來透過僑委會的外派巡迴老師,得到去國外教文化的機會,教外國人她擅長的扯鈴。
大學生早八起不來,4 年睡掉 59 萬?
後來三個目標她都如期完成了,她想分享的是「睡金理論」。不用身材或臉蛋,「你只要有時間就可以了」當時她教了一個學生,他本身其實不喜歡數學,但他說未來想賺很多錢,她猜應該是以金融領域相關為志向,於是想盡辦法促進他對學習數學的熱忱。她問:「你知道現在大學生早上 8 點到 10 點會做什麼事情?」學生回:「一定是翹課,不然就在睡覺。」
那些睡覺的時間,可以賺多少錢?
若以 2020 年的基本時薪來算:
平日早上 8 點 ~ 10 點 去工作,
2 小時 x 5 天 x 52 週 x 4 年x $ 158 / 時 = 328,640 元。
假日早上 8 點 ~ 12 點 去工作(很多年輕人喜歡睡過中午),
4 小時 x 2 天 x 52 週 x 4 年 x $ 158 / 時 = 262,912 元。
整整 4 年下來共有 591,552 元。
雖然這樣的算法很極端,必須要有工作配合這樣的時間安排,並讓自己處於沒有休息日的狀態才可以辦到,但她想表達的是,當你今天想要利用這些資本去做一些事情時,你是很可以做一些新的挑戰或嘗試,在你擁有珍貴的時間時,不要浪費。她最後存下一百萬多一點點,因為她每年寒暑假會多去參加些兩岸交流活動或到國外做研習,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涯。
畢業坐擁 2 桶金,卻開始懷疑人生
她在研究所兩年又存了第 2 個一百萬,快畢業時看看身邊已經在工作的朋友、學長姐們的生活過得怎麼樣,大家在職場上表現出來的感覺幾乎不是那麼享受。再來思考著,是不是選擇某項領域,自己就好像得做一輩子不然轉行的成本太高了...與其選個行業直接投入,好像應該多花點時間去了解不同的領域,她想想自己已經有存了些錢這時該給自己多點時間,去做想對這個社會想做的事、看看不同的世界。
尋找人生志業,展開 365 行體驗計畫
她當過農夫也體驗過當工人,雖然現在很多節目或資訊,但她認為親自參與和感受是更深刻的。曾被問認真賺錢是為了什麼?以前的她想說,當然是要買房子不然呢?但仔細計算,就算自己接更多家教或找很多工來打,努力賺 30 年好像還離買房很遙遠。這個問題影響她蠻大,讓她重新反思人生這件事,她要找這輩子最想做的事,然後在過程中去累積人、財富、專業能力等,追求的不再只是單純戶頭數字上的成長,也希望生活、工作是同時並進的,現在的她創業了,做自己開心的事並同時有收入,把工作做好,讓事業有口碑,帶來更多財富,形成正向的循環,就是她的理想生活。
資料來源:
東風衛視 ( 單身行不行:月光族翻身理財網紅 賺錢賺到懷疑人生?)
Money錢 ( 6年存下200萬!「時間管理達人」陳怡彣分享存錢心法 )
更多輕理財觀點,好文推薦你:
- 有錢人的時間 不只 24 小時?!20 歲時你看時間的方式,決定了 30 歲後 你站的位置...
- 薪水連繳學貸都不夠...「不敢想未來」是種傳染病,上班族麻木如殭屍,台灣變成陰屍路
- 星巴克儲值卡、健身房會員卡...月薪只賺3萬,快丟掉這5樣東西,徹底擺脫習慣性過度消費
- 拿iphone的年輕人,卻抱怨存不到錢、買不起房...施昇輝曾中年失業:重視小確幸 正扭曲你的價值觀
- 買房,往往是年輕人的第一個負債!陳重銘:別急!每月存兩張 0056,十年後每月 4萬現金流輕鬆購屋!
本文為 CMoney 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撰文者:陳怡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