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趨勢已然確立,
雖然各國布建基地台腳步不一,
但無可諱言的,
半導體產業確定
會是 5G下最主要的受益者。
除了台積電多次提及
5G是現下幾年內驅動半導體產業
繼續成長的主要動能外,
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等多位大老闆
更先後提到,
真正的高峰將源自 2021年,
更預期屆時會迎來六到八個季度的高峰期,
這也將會是半導體產業史上最好、最強勁的一波需求潮。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而此刻,只能說是 5G產業的萌芽期,
業界也估算,目前 5G產業釋出的訂單數量,
僅有整體需求的 2%到 5%,
至於 2020年會釋出的需求,
預估會提升到整體需求量的 15%到 30%,
以數量來看,也會比 2019年高出數十倍,
直到進入 2021年,
將會呈現大爆發的態勢。
若單就受惠情況來看,
以概念上來說,5G會伴隨高速運算而來,
因此整體半導體產業均可雨露均霑的受益,
但若是具體效益,
且時間點是侷限在現在到 2020年,
就能直接受益者,
則以 IC設計端的聯發科、矽力-KY,
晶圓代工端的台積電、世界先進,
PA領域的穩懋、宏捷科、全新,
封測領域的日月光、京元電、訊芯-KY、中華精測,
以及載板廠的欣興、景碩等為主。
聯發科 5G單晶片問世
成為營運新契機
IC設計龍頭的聯發科,
自2019年下半年起,因在 5G端重回領先群,
獲得多家外資吹捧,數次調升評等,
股價也從 2018年底最低的 200元關卡保衛戰,
一路上攻到 391元,三季內的漲幅超過 9成;
聯發科的第一顆5G系統單晶片(SoC),
2019年第四季開始小量出貨,
2020年第一季放量,客戶包括 OPPO與 ViVO等,
而其第二顆 5G SOC也將在 2020年下半年推出,
也一樣是採台積電 7奈米製程投片,
外資圈估算,聯發科 2020年 5G晶片出貨量
可達 3,000萬顆,2021年更飆升到 7,500萬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中國廠商在晶片採購上的去美化,
聯發科是最大受益台廠,
第二,2020年全球 5G手機晶片供應商
僅有高通及聯發科,
但高通在三星投片情況不理想,
聯發科也會漁翁得利,
第三,聯發科 5G潛在客戶,
甚至還包括華為與三星。
另外在IC設計端來說,
受惠者還有頗受兩岸青睞,
甚至多次傳出彼岸有意購併的高價類比
晶片設計公司矽力-K Y;
目前全球布局 5G基地台
速度最快的便是中國大陸的華為,
其系統為 Sub-6GHz,
因 5G基地台需要內建數量龐大的電源管理晶片(PMIC),
這部分則是指定由矽力-KY獨家供貨,
讓矽力-KY業績大進補。
台積電手握最先進代工製程
5G晶片生意一把抓
至於晶圓代工端,因 5G高頻高速的特性,
主晶片往往需要採用到
最先進的晶圓代工製程,
這讓身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台積電,
生意一把抓;
簡單來說,
不論是聯發科、高通的5G手機用系統單晶片,
或是日本IDM廠、博通、NXP等業者
的前端射頻RF與LAN晶片與模組等,
幾乎都是委由台積電代工。
而考量 5G基地台或是手機,
內建的MOSFET、IGBT,
抑或是 PMIC等類比晶片數量也會變多,
本土八吋晶圓代工龍頭的世界先進,
也將接單量穩健走揚。
此外,5G因為頻段與速率的關係,
手機和基地台內建PA晶片數量增多,
本土PA三強的穩懋、宏捷科和全新
三大廠營運績效也會持續增溫。
封測形式大轉變
日月光、京元電、精測卡位告捷
目前 5G的頻段主要可區分成
Sub-6GHz及mmWave(毫米波)兩種,
這兩者的RF、PA設備明顯不同,
且 5G採用的RF/PA元件比 4G多出 1倍以上,
遂在射頻前端幾乎都採用SiP模組,
並加入搭載集成雙工器功率放大器模組(PAMiD)、
功率放大器模組(PAM)、天線開關模組(ASM)等
不同SiP模組應用。
在支援 5G的RF/PA模組現階段多採用
可進行異質晶片整合的 SiP技術,
目前該技術最完備訂單數量最多的,
首推全球封測龍頭的日月光集團,
至於 PA晶片端的中低階 SiP部分,
訊芯-KY因有鴻海集團的支持,也取得不少訂單。
至於提供測試介面的中華精測,
也在 9月份宣布在 5G測試端正式就位,
成功在自家的測試介面,
自 5G低頻段 sub 6GHz領域,
延伸到 5G高頻段的 mmWave半導體測試市場,
精測總經理黃水可也證實,
5G測試訂單已經逐步到位,
2020年下半年效應更可觀,
連帶也對 2020年營運展望非常樂觀。
而京元電則是 2019年所有台灣半導體公司裡,
受惠於 5G趨勢最明顯的廠商,
在 5G訂單大舉湧入下,業績不斷刷新單月新高;
京元電在 5G新空中介面(5G NR)相關晶片
測試市場布局完整,
除了聯發科、高通、華為、海思的5G數據機
或基地台晶片、5G系統單晶片測試大單外,
京元電也出租無塵室辦公室
與高通進行 5G測試的共同研發,
至於英特爾雖退出 5G手機晶片市場,
但會加強在 5G基地台晶片布局,
也是選擇京元電為晶片測試合作夥伴。
此外附帶一提的是,
5G領域相關晶片封裝難度偏高,
在ABF基材載板方面,首要供應商為欣興,
而BT基材載板或是 SiP載板則以景碩為最主要供應商,
2020年兩種基材載板新增產能有限,
5G晶片開始放量之際,
上述三種載板恐都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壓力;
顯見 5G大浪下,
技術領先並成功卡位的台灣半導體產業
上下游廠商都會共享商機。
(首圖來源/今周刊)
本文及內文圖摘自
出版社:今周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