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後買車,一年可多賺18萬。著名「棉花糖實驗」告訴你:決定你變有錢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Sunny愛Money – ETF理財網

Sunny愛Money – ETF理財網

  • 2019-09-05 17:06
  • 更新:2019-09-06 11:00

延後買車,一年可多賺18萬。著名「棉花糖實驗」告訴你:決定你變有錢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文 / 汪汪

原文標題 / 延遲享樂,提前富有

                               

根據《CNBC》報導,

世界5位知名富豪:

巴菲特、臉書創辦人祖克伯、

女首富沃爾頓、IKEA創辦人坎普拉、

NBA快艇隊老闆鮑爾默,

他們都只開平價車,

其中最便宜的僅值2萬美元。

他們有錢卻不亂花錢,

本篇將解釋有錢人為什麼這麼做。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成功與失敗的差別

在於「延遲享樂」

在《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這本書中有提到:

史丹佛大學一個代表性的實驗,

他們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

讓他們選擇是要馬上吃掉1塊棉花糖,

還是等15分鐘後,可以吃2塊棉花糖。

研究人員發現,

能夠等待獎賞的小孩,長大以後,

全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成功。

 

這個「棉花糖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答案:

成功與失敗的差別,

並不光是努力工作或夠不夠聰明,

而是在於擁有「延遲享樂」的特質。

不急著吃的人,較易獲得成功,

而急著吃掉的人,

則不斷地在累積債務。

 

一個小選擇

讓資產差距276萬

接下來,我將再舉一個

大人的例子來說明:

小明和大雄 30歲時各自存了80萬元,

這時大雄決定把這80萬元拿去買一輛新車,

小明則沒有。他們的資產狀況如下:

 

資產狀況        

 

這時我問大家一個問題,

請問一般人會認為誰比較富有?

我想這個答案很清楚,

雖然他們兩人目前財富相當,

但因為大雄晉身有車階級,

所以一般人會認為大雄比較富有。

 

只是大家不瞭解的是,

大雄每年會多了一些額外的開銷,像是:

1.每一年牌照稅要1萬多元。

2.每一年燃料稅要6千多元。

3.每一年保險費(強制險、第3人責任險、

   竊盜險及其他)要3萬多元。

4.每一年保養費要2萬多元。

5.每一年汽油錢要3萬多元。

在不算停車費的情況下,

大雄每一年就會多10萬元的開銷。

 

假設小明每天的交通費是200元,

每一年的費用是200×30(天)×12(月)

=72,000(7萬2千元)。

所以每一年大雄會比小明多花費3萬元,

10年下來是30萬,15年就是45萬。

 

 

15年後,

小明又多存了100萬元,

終於決定買新車了,

且沒動用到之前的80萬元。

而大雄也把舊車賣了,

跟著換了100萬元的新車

(假設大雄因為工作認真,加薪幅度

彌補了他和小明這些年開銷的差距)。

他們的資產狀況如下:

資產狀況       

 

這時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

請問一般人會認為誰比較富有?

雖然小明比大雄多了現金80萬元(不計利息),

但因為一般人只看得到有形資產的部分,

所以會認為他們兩人是同樣富有的。

 

但其實他們的差距不僅僅如此,

因為當年小明那80萬元不是存在銀行,

而是拿去買了股票。

假設小明在民國92年

以80萬元買進0050(台灣50),

每年領到的股利,

在隔年第一天的交易日,

再度投資0050,如下圖:

台灣50      

 

我們以106年底

最後一天收盤價82.15元,

計算其15年來的投資報酬,

因為最後一年還有股利

78,451元還沒再投資,

所以投資成果為:

82.15×32,687.92+78,451

=2,763,763(276萬元)

 

這裡呈現了一個事實,

小明只不過晚了15年買車,

和大雄的財富差距就有276萬元。

這就是小明不急著吃「棉花糖」的差別,如下:

 棉花糖        

 

雖然如今小明和大雄同樣擁有一輛新車,

但他們之後的財富差距還是會繼續擴大,

因為小明每年可用投資股票產生的股利來幫他養車,

但是大雄只能動用到他自己的薪水。

 

變有錢的那些人,

時間、精力和金錢,

總是用來提高他們的資產淨值

在《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這本書提到:

變有錢的那些人,他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總是用來提高他們的資產淨值。

規劃與控制消費,

是財富累積觀念的關鍵因素。

而一般人在打造財富活動的時間分配上,

卻是完全不同的走向。

 

例如,有些人可以說出車商的名字、

風格、價錢、是否有現貨…等,

以及他們可以告訴你怎麼買才划算。

但這些買車知識,永遠不會產生資本利得,

也不會提高自身事業的生產力,

反而了解這些資訊往往要花掉很多時間和精力。

反觀他們在投資股票時,

僅憑有限的知識就進行投資,

常常因為魯莽投資而損失一大筆錢。

 

 

所以小明和大雄會造成如今財富的差距,

其原因可能在更早之前。

大雄可能都是在看一些消費高手的資訊,

像是3C、汽車雜誌等,

於是他存夠了錢,馬上就買了新車。

而小明可能對理財很有興趣,

很早就開始看一些財經書籍,

或報名參加投資課程講座,

了解什麼樣的投資方式比較適合自己,

於是他早就知道沒錢時別太早買車,

晚點再買沒關係。

 

如同巴菲特現在還是用

舊式非智慧型的三星翻蓋機,

他不會去排隊買新iPhone,

他買的是蘋果股票。

最後,我以巴菲特的話做個總結:

「當今天要花費任何1塊錢時,

我會思考,如果將這1塊錢用於投資,

今天每1塊錢,50年後都價值1,000元!」

 

 

更多理財觀念,這些好文推薦你>>

 

提醒:本文僅為個人操作記錄與心得分享,請自行判斷謹慎評估風險。

本文授權轉載自 Sunny愛Money  ETF理財網

延後買車,一年可多賺18萬。著名「棉花糖實驗」告訴你:決定你變有錢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首圖來源於 shutter stock    

責任編輯 / Murph

 

Sunny愛Money – ETF理財網

Sunny愛Money – ETF理財網

Sunny愛Money是新手及小資族的最佳理財夥伴,教你用 ETF輕鬆致富。 我們規劃了最完整的ETF報價資訊,邀請理財專家教導新手正確理財觀念,提供獨家多元試算表格。 每天跟著Sunny愛Money成長一點,不小心就完成了「不知不覺存錢」的目標!

Sunny愛Money是新手及小資族的最佳理財夥伴,教你用 ETF輕鬆致富。 我們規劃了最完整的ETF報價資訊,邀請理財專家教導新手正確理財觀念,提供獨家多元試算表格。 每天跟著Sunny愛Money成長一點,不小心就完成了「不知不覺存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