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前言
上一篇提到,
受惠於貿易戰加速東協國家的成長,
隨著勞動人口收入提升,
連帶的生兒育女也會興盛,
泰昇作為東協尿布的龍頭,
逐漸步入現代化的東協五國衛生用品使用率偏低的情況
將會在不遠的未來大反轉。
看對產業,也得看對公司
投資人得了解,
雖然產業整體處於擴張與上升,
卻也會因為經營方式的差異,
而讓同產業的不同公司股價有成長幅度的差距,
不論是人為或是外在因素,
因此,
本篇將帶你了解泰昇的營運狀況,
並且分析其潛在的投資價值。
花個五分鐘,你將能了解到....
-
投資潛在價值:本益比、獲利能力、持有價值
-
未來風險評估:競爭狀況、成本上升、原物料
-
經營者分析:經營者評估、本土化經營
-
策略分析:藍海策略、電商崛起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以下正文繼續…
投資潛在價值
本益比-股價於歷史相對低點
近期公司因新設廠及購買新機加入量產,
折舊、試機費用及高成本原物料導致 2019Q1 獲利大幅下滑,
再加上柬埔寨仿冒品事件,
使股價自年初持續修正至本益比河流圖下緣,
當一間公司股價靠近本益比河流圖下緣,
便可輕鬆佈局在相對低點等待收割。
為此,我們就得來分析其獲利能力是否有問題。
獲利能力-高價庫存去化完畢,下半年毛利回升
泰昇營運成果 2019Q2 相較 2019Q1 ,
毛利與營業利益率皆已明顯回升,
衰退的原因是尿布的原料中,
紙漿成本約佔 7 成,
而公司於第一季訂購了約 800 美元/公噸的原料,
但近來因降到 600 美元/公噸,
跌價幅度約為25%,
預計 2019Q3 完全去化高成本原料庫存,
加上高毛利之新商品衛生棉和成人紙尿褲將擴大產能為成長注入活水,
旗下經營之各個新興市場也持續正向成長。
各項動能推升營運,
下一季毛利率可望回到 30 %以上,
持有價值-現金流與盈餘發放穩定
以長期投資存股的角度來看,
泰昇財務體質健康,
現金流獲利將持續成長,
現金股利發放穩定,
盈餘發放率近三年都超過 50 %
公司有賺錢就會分給股東。
更別提最大的股東就是董事長自己。
東協內需市場未來還有大好光景並且不受貿易戰風風雨雨影響,
股本和交易量小不受外資上沖下洗可以穩穩成長,
經營者具誠信且有遠見並且大量持有自家股票,
近期所開發之新市場具備潛力,
推出之新商品和多樣化策略亦符合該產業趨勢,
是一間可以安心長期持有至複利發酵的優秀公司。
目前公司營運穩健無虞,
上半年投資高峰期已過,
下半年獲利看升,
目前股價相對遭到低估而下檔有限。
未來風險評估
競爭狀況-高成長性國家亦吸引競爭者
東協市場這塊大餅自然會吸引其他人前來分食,
泰昇的經營策略始終努力避開和大廠直接競爭,
畢竟廣告投放的資本不如國際企業,
但公司的優勢是應變速度、成本控制、通路經營相對大廠細膩許多,
簡單講就是其中的人情味,
在發展中國家尤其重要,
對製造商來說,
若單純砸錢進通路做行銷與廣告,
而不去維護通路關係使其認真對其自家產品,
其銷售狀況與獲利都會受到影響。
戴董事長二十年來親自耕耘內銷通路,
逐一親自拜訪當地經銷商,
如今泰昇由 100 家經銷商串聯起通路據點,
並由 300 位業務團隊持續負責推展,
已在越南鋪建綿密的內銷通路,
其中橫跨 37,000 家傳統商店,
並擴及至現代超市、賣場、醫院與療養院。
成本上升-自動化垂直整合
發展中國家工資和土地快速上漲造成成本上升
公司短期目標是將產線後段的包裝作業自動化,
提早因應未來的工資上漲,
長期則是將產線進行全面性自動化垂直整合,
降低單位成本並增加效率。
原物料-關注油價波動
主原料為紙漿和樹脂粉、不織布,
泰昇的原料供應商長期維持兩間以上分散風險,
皆為國際大廠,
供應順暢且品質穩定。
價格方面從美國開採頁岩油後,
美國政府推行各種促進能源出口政策,
在供應充足的前提下,
國際油價將維持相對平穩低檔,
有利相關企業降低原料成本。
經營者分析
經營者評估-董監持股過半
泰昇為一家族企業,
董事長戴朝榮先生及其親屬目前共持股泰昇 73.23 %股份,
其中董事長個人持股 43.05 %,
如此高的經營層持股代表經營者利益和股東利益綁在一起,
使得經營層有理由不亂搞自己的公司。
因此探討經營者作為成為重點之一。
本土化經營-避開敵對情緒
一間跨國公司要在當地站穩腳跟,
最重要的就是入鄉隨俗,
與當地社會融合,
減少當地對外來資本的敵對情緒。
以越南來說,
2014 年排華運動,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勞資糾紛,
於 5/13 暴動最嚴重時,
泰昇員工自發性組成自衛隊,
輪班守護公司門口,
一班共 70 人擋在暴民和泰昇之間,
使公司毫髮無傷度過危機,
快速恢復運轉,
從目前越南廠有 800 多名員工,
但僅有 7 名台灣人來看,
除了可見經營者受到當地員工之愛戴,
也可看出見經營者在當地扎根之深。
策略分析
藍海策略-瞄準開發中國家市場
泰昇目前以自有品牌深入越南、柬埔寨,
避開熱門市場以壓低成本、搶佔市占率的大量傾銷競爭。
選擇商品使用率較低且人口成長中的市場重點經營
將客群從嬰幼兒擴大至女性和老年人,
並以代工方式外銷國際美、澳、非洲。
電商崛起-多樣化生產滿足不同需求
外資進駐使得傳統通路逐漸轉成電商通路,
使這些開發中國家人民的消費行為改變,
泰昇電商銷售雖比相比去年同期成長 110 %,
電商的快速成長卻瓜分了傳統通路的營收,
由於傳統通路銷售利潤優於電商通路近一倍,
因此泰昇採用多樣化生產來接觸不同客群和銷售通路,
推出不同版本的商品來配合不同通路的行銷,
避免自家商品互相競爭。
舉例來說,
嬰兒拉拉褲和嬰兒紙尿褲
以及成人紙尿褲系列商品除了原先販售的標準版之外,
近期更推出升級版和經濟版,
往上做較高毛利銷售,
往下做搶市佔率和接觸率。
總結
綜觀來看,
泰昇能於東協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主要是董事長早年搶先進場耕耘的結果。
後續觀察的重點,
便是泰昇在市場擴大的趨勢中,
能否持續守住目前現有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