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籌碼K線研究小組製圖)
國際金融市場分析:
美股表現速覽 :
本週美股四大指數表現如下: ( 週 K 棒漲跌幅 )
道瓊指數→ 上漲 322 點,漲幅 1.21 %
費城半導體→ 上漲 2 點,漲幅 0.19 %
標普 500 指數→ 上漲 48 點,漲幅 1.65 %
那斯達克指數→ 上漲 155 點,漲幅 1.94 %
非農數據亮眼,淡化降息預期 :
G20 川習會後,美股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疑慮降低
美國 6 月份 ADP (小非農) 僅新增 10.4 萬人,大幅低於市場預期
一度使降息預期再度升溫,
但是最新的非農就業數據於 5 日公布出來,出乎市場預料
增長 22.4 萬人,遠優於預期的 16.5 萬人
強勁的總經數據,又淡化華爾街對聯準會 (Fed) 降息的預期
國際重點事件速覽:
1. BDI 指數攀升至 10 個月高點
庫存回補,周四(7/4) BDI 指數攀升至 10 個月高點
法人指出,從 FFA 海運遠期契約運價觀察,
目前市場對旺季運價是偏多看待,有利散裝航運產業
2. 日韓貿易關係 緊張情緒升溫
日本政府 7/4 日起針對 3 種半導體,對南韓發動出口管制,
雖不是直接禁止出口,但申請許可的程序嚴格且費時
後續日本政府不排除發動「第二波」的管制措施
南韓民間則出現抵制日貨的聲音
3. 非農就業數據強勁 美元走強金屬走弱
強勁的非農就業數據除了壓低市場降息預期,
也讓期貨市場出現波動
美元指數於 7/5 盤中一度突破 97 整數大關
黃金收低 1.5%,白銀和白金也分別下跌 2.2% 和 3.8%
4. 美中雙方預定下週將重啟貿易談判
美中雙方計劃於下週開始重新談判,計劃先透過電話協商、再面談
美方代表為萊特海澤(RobertLighthizer)、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
中國則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貿易談判代表。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單方面加稅,
是貿易摩擦的起點,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協議,加徵的關稅必須全部取消。」
本週台股分析:
本週台股表現較為保守,僅有週一(7/1) 多方攻勢強勁
單日上漲 164 點,漲幅達 1.53%
但週二至週五,成交量能逐日縮減
週五(7/5) 台股量能僅 865 億元 (部分原因為 7/4 美股休市一天)
從技術面觀察,指數在本週中曾站上 10,800 整數大關
目前仍守在季線之上,維持整理格局
從週線圖角度觀察,
加權指數上漲 54.9 點,漲幅為 0.51 %
領漲的族群包括 : 生技醫療、MOSFET、觀光百貨股
展望下周,若成交量能夠回升
加權指數應有機會站穩 10,800 整數大關
另外,下周 7/10 為上市櫃營收公告日,
預期市場焦點將轉至營收成長股上
(資料來源:籌碼 K 線)
本週台股重大事件:
1. 三星搶台積電 7 奈米訂單 法人估計影響不大
本周全球繪圖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證實將下單 7 奈米 GPU 晶片給三星
台積電(2330) 掉單的消息,壓抑本周股價表現
法人表示,輝達此次的轉單將影響台積電今年營收約 2~3%
但如果三星品質良率不如預期,
輝達可以隨時將訂單轉回給台積電
另外,台積電(2330) 手中仍擁蘋果、華為、聯發科、高通等的訂單
因此法人認為輝達轉單,對台積公司實質衝擊應是有限
2. 業界傳出第三季 MLCC 價格跌幅將收斂
產業庫存去化情勢趨於正向發展,
被動元件業界傳出,第三季 MLCC 價格跌幅將收斂至10%之內
雖然中美貿易關係緊張程度下降有利客戶拉貨意願
但國內法人保守預期要至 Q3 季底,市場庫存才能逐步去化完成
3. 大立光(3008) 公告 7/11 將召開法說會
下周 7/11 股王大立光(3008) 將開法說會,
因目前已進入蘋果新機拉貨旺季
外界關注的法說重點包括 :
1. 蘋果訂單動向、下半年多鏡頭趨勢
2. 公司擴產進度
雖受華為禁令事件影響,大立光(3008) 6 月營收衰退 9.58%
但法人仍看好下半年蘋果、三星訂單能挹注大立光(3008) 成長動能
4. Tesla Q2 交車數量創高 台廠相關供應鏈受市場關注
美國電動車大廠 Tesla 第 2 季交車數達 9.52 萬輛,創下新高記錄
顯示先前生產瓶頸的問題 ,Tesla 具解決能力
因 Tesla 交車數成長,台廠相關供應鏈亦受市場關注
近期包括和大(1536)、貿聯-KY(3665 ) 股價都有所表現
5. 老字號貿易商潤寅傳出詐貸案 影響 13 家銀行
潤寅實業透過虛造應收帳款,向 13 家銀行詐貸。
根據金管會公布,授信餘額達 79.91 億元,
其中王道銀行與台企銀是最大苦主。
下週重大事件預告:
1. 上市櫃公司將公告 7 月份營收
2. 大立光(3008)預計 7/11 召開法說
3. DRAM 大廠南亞科(2408) 將於周三 7/10 召開法說會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