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旅行作家保羅.索魯(PaulTheroux)
曾在《旅行上癮者》
(FreshAirFiend:TravelWritings,1985-2000)
一書中寫道:「當我獨自一人時,
我比較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單身的時候亦然。
因為單身,知道盡力而為,
不去等待日子變好,
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快樂充實,
懂得品味歲月的美好,
就能品味自己的人生。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 / 偶希都理
我的人生,我說了算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每個階段的挑戰不同,心境自然也不同。
若說女人二十歲過的是「青春」,
那麼年過三十,
重要的不再是生理年齡,而是心理年齡。
因為有了自己的品味、自己的堅持,
過的就是心靈上的「第二青春期」。
隨著年紀增長,
經歷過的每件事都揉進了歲月裡,
就形成現在自己的樣子。
儘管到了今日,
生活中依然存在對單身者根深柢固的偏見,
尤其當超過某個年紀後,
就算自己安於恬靜、自在的生活,
不免還是會遭到他人冷眼以對。
剛開始時的確會感到恐慌、焦慮,
但人往往都是在不斷激勵自己的過程中,
一步步地走過困難的道路,不是嗎?
進入三十歲,
單身生活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
姊妹們聊天的話題還是環繞在戀愛上,
只是又加入婚姻、小孩等內容。
環顧周遭親友,
聽聞已婚的朋友談論婆媳之間的惱人相處,
或是有小孩後被剝奪的自由時間,
不禁竊喜單身的美好,
慶幸自己還有時間享受自由生活。
三十歲絕對不是結不結婚的門檻,
反而是對人生負責任的關鍵。
為什麼到了這把年紀還單身,
就得變成他人眼中的異端?
不得不說,這是我自己的人生,
怎麼像是別人在幫我過?
單身絕不代表失敗,
而更能凸顯勇於對抗社會氛圍、
有自己的想法。
內外兼具的三十歲女人,
絕對是既美麗又充滿自信,
要想成為那樣的人,千萬別輕言放棄自己。
四十六歲是最不快樂
中年危機的最高峰
有人說,女人一過了四十歲,
如果想要嫁出去,
機率比在飛機上碰到恐怖份子還要小。
多數人在四十歲後不知不覺走上單身之路,
或許並非真正喜歡單身,
但因為對婚姻產生遲疑,
於是抱持且戰且走的心態。
再者,個性大多早已定型,
雖自有一套對外防衛機制,
但在精神上卻常覺得孤立無援。
四十歲單身是一個轉捩點,
對女人而言更是複雜、
焦慮及各種壓力集於一身的時期。
根據《經濟學人》的一項調查表示,
四十六歲是最不快樂、中年危機的最高峰。
同時,女人在四十歲左右,
也是進入更年期的時候,
身心都容易產生極大變化。
對女人來說,
人到中年或許是世上最可怕的事,
這意味著自身會衰老得更快。
沒有哪個女人會希望自己衰老、無助,
別讓自己跌在慌亂的思緒中,讓節奏亂了調。
請整理沉澱紛擾的思緒,
有了頭緒後就能提前做好準備,
一切都將顯得從容許多。
學習讓自己放下各種壓力、維持健康的身體,
並找到安身立命的價值,
就是四十歲族群的首要目標。
自在生活,濃淡兩相宜
至於五十歲的單身女人,
走過半個世紀的光陰,
不僅哭過、笑過,也愛過、恨過,
當然也曾彷徨、奮鬥過,
從漫漫歲月中學到的是,
不再一味追求生活的完美無缺。
相較於年輕時宛如嗆辣的烈酒,
年過五十的生活
更像是一杯散發淡香的清茶。
懂得珍惜當下的真實與平淡,
發自內心深刻明瞭,
真正決定幸福的關鍵
不是單身與結婚的差異,
而是一個人內心的自在與滿足。
(中略)
正如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
莎莉.麥克琳 (ShirleyMacLaine)
提出的 20|40|60 法則:
「二十歲,你執著於別人怎麼看你;
四十歲,你開始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六十歲,你才會明白在二十歲時,
會評論你的人只有你自己而已。」
更多好書試讀,讓另一半更愛你:
- 順從 只能換來 表面假好,而非「交心」!
- 不想參與另一半的 各種聚會...呂秋遠:那就等著被「另一個人」取代!
- 夫妻吵架時「溝通」,你的婚姻 毀掉一半!(男人、女人都該看看...)
- 離過婚的人 就不能談戀愛嗎?呂秋遠:離婚不是罪,請先了解對方的「前任」
- 「偷吃」哪有那麼多理由?不愛了就 好聚好散,也別找一堆藉口 傷害彼此...
本文摘自《一個人,好好》
作者:偶希都理 / 出版社:出色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Lenox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