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郭台銘 董事長要選總統?
2019年上半年台灣最廣為人知的其中一則新聞便是 郭台銘宣布要選總統,
郭董在 2019年4 月 17 日表示:「媽祖幾天前就有託夢給我,要我出來為台灣做事」,
正式宣布參加國民黨黨內初選,角逐 2020 年總統大位,
鴻海(2317)股價 應聲上漲 28%
在郭董正式參選之前,市場已經眾說紛紜,
股價早也蠢蠢欲動,短短兩週已從 70 元上漲至 90 元。
營收創新高,本益比又是在低點
攤開鴻海(2317)的財報,發現 2018 全年營收破 5 兆元創近 5 年新高,
而 2019Q1 營收為 1.05兆元,
比起去年同期的 2018Q1年增 2.5%,
且本益比在相對低點,
但股價卻又一直跌,
是檔可以下手的標的嗎?
營收創新高加上郭董要選總統,
投資人最關注的便是「鴻海(2317)還能買嗎?」
本篇帶你逐步分析鴻海 (2317)未來展望 !
先認識一下鴻海(2317)基本資料
鴻海(2317)全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 1974 年 2 月 20 日,至今已超過 45 年,
並且在 1991 年掛牌上市。
主要經營項目是電腦系統設備及其週邊之連接器等,
及「組裝代工」消費電子產品。
營收結構及產業發展
鴻海的主要業務「組裝代工」,
是消費電子產業的最末端,
組裝就是將各種零組件,
包括晶片、面板、機殼等組裝成品 (如 iPhone),
部分自行生產的零組件,
如連接器等電子零件,來提高組裝廠的收益。
100% 營收來自 3C電子產品,
再細分則手機組裝佔比 3 成,
平板電腦組裝佔比 1 成,
電腦相關 15%,
雲端伺服器 2 成。
以 3C 電子而言近年市場規模最大的仍屬智慧型手機,
其次則有平板電腦及 PC,
下方介紹一下各產業的發展狀況:
(一) 智慧型手機的產業狀況
智慧型手機已經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項日常用品了,
融入消費者的各個生活層面,
全球眾多廠商積極投資以取得商機,
然而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統計,
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從 2017 年開始已經連續 3 年負成長,
顯示需求已飽和,
然而 IDC 預測 隨著可折疊式手機和 5G 智慧型手機推出,
到 2023 年銷售量將回到 15 億的水準。
IDC 報告顯示,
在 106 年第四季全球前 10 大手機組裝廠商中鴻海(2317)排名第 1 ,
即便如此傲人的頭銜,
手機產業銷量減少,
相關的代工組將產業也會受到影響,
而其中 iPhone 是左右鴻海(2317)營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 iPhone 與鴻海(2317)的訂單走勢。
iPhone 貢獻鴻海(2317) 4 成以上的收入
鴻海(2317)在 2018 年取得 iPhone 的訂單較前兩年減少,
然而 iPhone 所貢獻的營收卻年增 11.6%,
主要是因為 新型 iPhone 單價較高所致。
從鴻海(2317) 2018 全年營收 5.29 兆元,
iPhone 貢獻了 2.13 兆元,佔其總收入 4 成以上,
蘋果公司說是鴻海(2317)的衣食父母也不為過,
所以鴻海(2317)營收若要更高,
iPhone 銷售量是很關鍵的因素,
投資人必須要掌握 iPhone 的相關資訊,
再更深層一點,全球手機銷量也要關注,
若是手機產業沒有新功能誕生,例如:摺疊,
很難對消費者有吸引力。
(二) 平板電腦的產業狀況
拿著平板通常就是看影片、玩遊戲,
隨著智慧型手機螢幕越來越大,
手機與平板的差異化有限,
嚴重侵蝕了平板電腦的市場,
根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最新研究顯示 :
2019 年第 1 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年減 5 %,
這已是連續第 18 季衰退,
全球平板電腦已是出貨量持續衰退的市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可拆卸式 2-IN-1 平板電腦獲得商用市場青睞,
仍呈現快速成長,
2-IN-1 平板電腦在 2017 年出貨量為 2192 萬台,
預估到 2022 年可望成長到 3460 萬台,年複合成長 9.6%
(三) PC 的產業狀況
面臨智慧型裝置的取代效應,
近年持續呈現衰退趨勢,
2019 年全球出貨量預估為 2.58 億台,
年年遞減,PC 產業無疑是走下坡的市場。
艾蜜莉告訴你存股怎麼挑 下載去》艾蜜莉定存股APP

想觀賞上述精彩的文章嗎?
【艾蜜莉專業版APP + 每月 2 篇存股心得】訂閱活動開跑囉
現在優惠價只要 199 元!
最高還可享 7 大好禮喔!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
★警語 : 以上只是個人研究紀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